加泰隆尼亞的獨立運動

友善列印版本

就在西方媒體連篇累牘報導希臘巨大債務的同時,另一頭歐豬西班牙的境內,一個進行了數個世紀之久的獨立運動正在急速加溫。位於西班牙東北角的加泰隆尼亞(Catalonia)自治區,於11月25日舉行議會改選,選舉結果送出的政治信息詭譎複雜,讓馬德里的政客憂心忡忡。

加泰隆尼亞是西班牙17個自治區之一,為西班牙最富裕的區域,貢獻西班牙五分之一以上的出口,著名的巴塞隆納為其首府。但西班牙崩壞的經濟,迅速拖垮加泰隆尼亞的財政,赤字已擴大到420億歐元,竟然佔西班牙全國債務的三分之一強,儼然是西班牙這頭歐豬的豬頭。

馬德里的財政官員抱怨這個豬頭的開銷過大,但巴塞隆納的財政專家認為這是中央以加泰隆尼亞的稅收來支撐全西班牙的結果,因為中央回播的預算不到上繳的60%。在這樣的情緒下,當加泰隆尼亞首相馬斯的財務紓困要求被馬德里拒絕時,人民的憤怒立刻爆發,一百五十萬人在今年九月擁上巴塞隆納街頭,以民族主義為出口,凝聚了西班牙境內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分離主義示威。

馬斯所屬的聯合政黨(CiU)雖然長期鼓催獨立,主張脫離西班牙進入歐聯,但屬於中間偏右的溫和路線,以撙節的政策與馬德里保持可以對話的空間。馬斯緊縮財政,包括大砍健保與教育預算,已讓人民累積了相當的不滿,如今面對高漲的民族情緒,馬斯只能順水推舟,大動作解散還有兩年任期的國會,允諾舉行獨立公投。

CiU改選前佔議會總席次135席的62席,馬斯訴求人民讓CiU的席次在議會成為絕對多數以推動公投。但有分析家認為這是馬斯的緩兵之計,因為西班牙憲法不允許分裂主義公投,溫和的馬斯未必願意與馬德里造成沒有退路的衝突。

因此,讓馬斯掌握一個更穩定的議會未必對馬德里不是一件好事,但11月25日的選舉結果卻出人意料。馬斯的聯合政黨從62席大幅下降為50席,而另一個左傾且更激進主張獨立的政黨,加泰隆尼亞左派共和黨 (ERC) , 則由原來的10席倍增為21席,成為第二大黨。

如今ERC在議會的實力除了可牽制馬斯配合馬德里的撙節政策外,還可逼迫馬斯實現競選諾言舉行獨立公投。雖然兩黨的社會政策南轅北轍,但國家的想像則一至,合作的訊息已經釋出,兩個獨派政黨聯合已控制議會的絕對多數,也就是說,馬德里與巴塞隆納之間同屬一國的共識正迅速的消失中。

經濟問題當然只是導火線,加泰隆尼亞的民族主義在西班牙15世紀統一建立帝國之後即與之不斷衝撞,建國的企圖總是被武力輾平。二戰前夕爆發的西班牙內戰拉扯整個歐洲的良心,加泰隆尼亞的知識份子幾乎一面倒倒向由蘇維埃支持的人民陣線,希望以共產國際來抵抗由希特勒支持的佛朗哥,表面上是當時西方知識份子普遍的左傾與反法西斯現象,但更深層的憂慮則是佛朗哥主張的大西班牙民族主義,將直接壓迫加泰隆尼亞的獨立性。

這個憂慮不幸成真,史達林出賣了人民陣線,佛朗哥1939年戰勝後,加泰隆尼亞的自治地位完全消失。偉大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從此開始了他近四十年的流亡,終身拒絕回到佛朗哥統治的加泰隆尼亞,甚至拒絕前往承認佛朗哥政權的國家。

「我是加泰隆尼亞人,現今西班牙的一省,但加泰隆尼亞曾是甚麼?加泰隆尼亞曾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今天我要告訴你為什麼。」這是1971年卡薩爾斯受邀到聯合國演奏時演講的一小段, 那時他已95歲高齡,那段演說至今仍迴腸盪氣,他照例演奏了加泰隆尼亞民謠《白鳥之歌》以懷念祖國,也代表那一代人亡國的惆悵。

佛朗哥極權統治到1975年過世,之後西班牙才得以開始民主化,加泰隆尼亞也恢復自治。西班牙經濟逐漸改善,加上冷戰後拜歐盟與歐元市場之賜,在經濟的榮景之下,西班牙與加泰隆尼亞享受了三十年的融洽,但彼此的國族認同仍然涇渭分明——這由馬德里與巴塞隆納之間足球賽的火藥味便可嗅出。如今歐債危機,只是添加這個悶燒了數個世紀之久的薪柴。

當然,一方高漲的民族主義,必定激起另一方被挑戰的民族主義。在巴塞隆納要求獨立的同時,馬德里的民族情緒也被燎起。激進的言論開始出現,甚至不惜以武力威脅,與中國的憤青面對台灣問題時如出一轍,蓄意喚起四分之三世紀前西班牙內戰的痛苦回憶。

最後是否會走到這一步,沒有人知道,但兩個糾纏的民族主義的再一次衝突已隱然在地平線邊緣出現,就像日月循環,週而復始。那一個卡薩爾斯口中的偉大民族,就這麼被左右兩個騙局反覆摧殘。

做為一個台灣人,我們從加泰隆尼亞看到了自己的歷史。加泰隆尼亞與西班牙的衝突始於中世紀封建制度的勢微,約略與漢人開始移民台灣形成在地獨特的民族風貌同時期。

西班牙帝國統一後併吞加泰隆尼亞與清統一中國後滅鄭只差三十年。之後在曲折的歷史裡各自塑造了獨立的國族想像,也分別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成為區域內最現代化的經濟體,發展至今。

進入二十世紀中葉,佛朗哥與蔣介石的鐵蹄分別踏上了加泰隆尼亞與台灣,兩人均為極端反共的法西斯,一為泛西班牙民族主義者、一為泛中國民族主義者,以高壓抑制在地文化。兩人惺惺相惜,竟死於同一年,強人死後的民主化與經濟發展讓加泰隆尼亞人接受西班牙的統治,就像台灣人接受中華民國。

如今經濟敗壞讓加泰隆尼亞重新反省,與西班牙的結合是否真的是互惠的選擇?就像台商過去二十年對中國的投資,台灣不但無法從中得到回饋,還製造中國干預台灣政治的施力點。CiU主張分離但與馬德里過分妥協,民進黨亦然。

最近加泰隆尼亞政壇的變化,也許也預告了台灣民情的走向與政壇的重組。在加泰隆尼亞,激進的ERC崛起意外地成為指導CiU關鍵性的力量,這樣的發展是禍是福有待觀察,但在台灣的民進黨,乃至於國民黨內部過分妥協的本土派是否要有所警惕?

若繼續只給口惠而一無作為,一個更激進的監督力量可能就要產生,這對台灣的發展是禍是福,將更難觀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