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從九月號《康健》雜誌看台灣老人照顧機構評選

友善列印版本

九月號《康健》公布百大優質老人照顧機構,名單列出各地區優質機構名稱及性質、收容對象、所需價格與推薦理由,評估對象涵蓋安養、養護、長照及日照組織,除了分析前十名機構特點,文中也描繪出理想機構輪廓,相較於內政部一百零二年度老人福利機構評鑑,《康健》對於軟體和照護方式給予更詳細的描述,可提供民眾選擇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然而縱觀國內的老人照護機構評比,似乎還有以下兩點不足之處:1. 完善資料庫的建立及資訊透明化 2. 評估指標的完整性 。以美國為例,其公部門及學術界對於這兩點在養老院(nursing homes)的評鑑上有諸多的討論,台灣可借鏡此經驗而發展自己的評估模式。

美國官方醫療保險網站建制了一套完善的全美養老院資料庫及評分表, 不但列出機構的基本背景(如: 床位數目、營利或非營利單位、地點)、醫護人員與住民數比、短期及長期住民數比等資料外,也透過一至五顆星的評分方式,評鑑每間機構的健康查核、人員配備、照護品質及整體服務,不但最後評鑑結果一目了然,查核缺失(如:跌倒、感染)及評分理由(如:給錯藥、過度讓住民自主管理藥物等醫療疏失)也清楚羅列,讓一般民眾在瀏覽的過程中有機會了解各機構的優缺點,進而選擇最適合自己(或親人)的養老院;換句話說,專家或官方的評分只是幫民眾做最初步的審核。透過資料的透明化,消費者握有最終選擇決定權。

舉例來說,多重殘障者可能會對醫護人員人數和服務項目要求較高,而經濟相對弱勢者可能選擇離市區較遠但健康及安全查核通過標準的機構。反觀國內的評估報告,通常是一年或多年評鑑一次,資料呈現的方式單一且不透明(通常僅以表格的方式呈現最後的評比結果:優等、甲等、乙等、丙等),使民眾多半無法因自身條件而做出最合適的判斷。 以評估指標的完整性來看,康健雜誌並未提供各推薦者的評鑑指標,而內政部一百零二年老人福利機構評鑑主要是針對「組織」、「員工」、「健康照護」等行政和醫療面進行評估,對於最貼近住民的「居住環境」則較少著墨,使得評估並不全面。

在安養機構中,失智住民占有一定比例,只著重建築法規、無障礙環境及消防法規的檢驗無法了解建築設計和空間配置是否能滿足失智症者的需求,例如:由於失智老人的空間感較差,強化對空間定位(spatial orientation)和尋路技巧(wayfinding skills)非常重要,建築設計必須能幫助住民回答「我現在在哪?」及「我該怎麼到達目的地?」明顯的文字或圖片標示或視覺地標是其中一個考核重點。

除此之外,失智老人常有感官覺受退化的現象,空間配置中有良好的環境刺激如聲音、顏色(裝飾)、味道、觸感等有助於提升大腦認知功能的資源非常重要;嗅覺上,應避免臭味、漂白水味和藥水味,而早晨的咖啡香、庭園的花香對於時間和季節則有提示作用;視覺上,醫院般的室內裝潢,如白色油漆或磁磚、長而冰冷的走廊、反光的地板則與記憶中「家的環境」有極大的反差,可能拉長住民從家轉換到機構的遷居適應期(relocation);若機構的公共空間允許住民放置自己慣用的小型家具(如:坐了一輩子的搖椅),熟悉的觸感和氣味都會強化與過去生活的連結而增加歸屬感。

因此,為了使評鑑指標更完整,評鑑的內容設計應該由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除了社會福利專家,環境設計、食品科學的相關人員意見也應納入。

台灣的老人照顧機構評鑑仍有許多的進步空間,資料庫的建制、評鑑資料的傳播,都是可以繼續努力的方向。而要發展適合台灣的評鑑指標及標準,需要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政府代表、家屬,甚至住民本身的參與,才能使評鑑內容更完整,讓社會大眾更能掌握安養機構的品質和發展,進而產生監督的力量讓每個人都擁有尊嚴終老的權利,而這也才是機構評鑑所帶來的正面效應。 

關鍵字: 康健社工老人照護長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