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台灣的慢船】 台灣2008-2016:待定義的年代

友善列印版本

我很喜歡看諸如「回顧1960年代」、「80年代搖滾音樂史」或二次大戰史之類的時代回顧性影片。儘管這些類紀錄片的影片,往往會因為製作單位的史觀和詮釋,無可避免展現出某種程度的以偏蓋全或疏漏,但能在沈澱之後回過頭去檢視歷史,總能讓人獲得不同於當時的體認。

這類影片的製作,本身就註定引起爭議,它們多數由歐美大電視台製作,例如BBC、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或是MTV、VH1等等。有人會嘲諷此類影片的「帝國主義視角」,因此中國電視台近年來也開始試圖以它們自己的角度去詮釋歷史。但說真的,有總比沒有好,反正百花齊放,各取所需,各自解讀,原本就沒有人規定一定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歷史。

這不是置入性行銷,不過,國家地理頻道最近開始在台灣播出1990年代系列回顧,稱90年代為「最後一個偉大時代(The Last Great Decade)」,青壯年世代剛好有機會藉此思考那個自己曾身炙的年代。

1990年代有什麼值得回顧的呢?第一集提到冷戰結束與世界秩序的改變,這是不能不提的。上週的第二集則觸及因黑人Rodney King被警察無情毆打而引發的洛杉磯暴動,以及它所反映出的美國種族問題。和最近密蘇里州發生的警民衝突比對,我們會發現種族問題從來不曾消失,大概也不會消失。

網路興起徹底的改變全球的未來,聽著那如今已聽不到的吱吱叫電話撥接聲,頗有思古之幽情。音樂部份,當然不能不談由西雅圖發跡的grunge music和90年代的代表性樂團Nirvana,以及紅透半邊天卻又快速殞落、舉槍自盡加入「27俱樂部」的主唱Kurt Cobain。另外,實境電視秀(reality TV)崛起,一時間蔚為風潮,黑人開始在好萊塢和演藝圈占有一席之地,另外還有吃人肉啦、抓狂人妻將老公小雞雞切掉之類,幾椿駭人聽聞的社會案件。

紐約世貿大樓地下室爆炸案,如今看來完全是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的預演,但是在當時沒有人預見。

有很大的篇幅花在敘述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的總統任期,包括他如何以阿肯色州長的小咖身份,在民主黨初選不被看好,卻一再逆轉局勢,扮演The Comeback Kid,最終贏得提名。之後又是如何擺脫外遇、逃避兵役和吸大麻醜聞,並成功的運用媒體宣傳,為自己拿下總統大位。

對我而言,1990年代是轉大人的時期,從狂放不羈的大學生、學運,到當兵時莫名其妙的遇上台灣飛彈危機,差點以為當兵當不完,再到就業,學著「社會事」的一切,看著劉邦友和白曉燕命案發生,然後以1999年的921大地震告終(對台灣人來說誰不是呢?),未曾想像到的是,跨入新的十年,馬上迎來的是史上第一次的政權輪替。台灣的1990年代如果拿來拍紀錄片,似乎也是精彩萬分。

說起decade這個字,很有趣的是,民進黨執政的2000─2008八年期間,後來被連戰和多名御用學者稱為「失落的十年」(The Lost Decade),而且不厭其煩的一再使用。坦白說,我也不覺得那段時間到底有多失落,尤其是和二次政權輪替之後比較。

所以不得不想,如果將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台灣社會政經文化發展史也來拍成紀錄片,同時將此八年姑且也以「decade」命名之,這會是個什麼樣的十年?馬英九嗜談個人的歷史定位,並期待以兩岸關係一錘定音,但是唯有用這樣的視角去看馬政權,才更能正確映照出馬英九的presidential legacy。

我們幾乎可以確定,這樣子的一部紀錄片,不能不包括馬英九是如何席捲媒體光環,以和柯林頓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模式,成為史上第一個因為媒體優勢而勝選的總統,也不能不包括看似善意、廣獲國際好評的兩岸關係舒緩,卻因為缺乏國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意識,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兩岸關係。

準此,我們幾乎不能不去提台灣意識和中國意識的拉鋸,所謂的藍綠惡鬥,以及台灣國家政策對多元文化的龜速反應。我們更無法對這段期間快速、徹底崩壞的政府和憲政體制,再度被激化的階級意識,以及隨之而來能量龐大的公民運動視而不見。

最近有人開始懷念蔣經國的「清明政治年代」,許多人提起阿扁時期那「失落的十年」猶有恨意,馬英九給台灣的2008至2016年又會是什麼樣的年代?我知道馬英九很急著要去自我定義,但先別急,再過兩年,每個人心中都會拍出自己的一部片子,說不定國家地理頻道也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