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想想】黑潮能否帶來信任?

友善列印版本

「黑潮」是北太平洋西岸的暖流,黑潮將熱帶溫暖的海水帶往寒冷的北方海域,從菲律賓開始,流經台灣,再沿著日本往東北向流,與親潮相遇後匯流成北太平洋洋流。

(溫暖的黑潮,抵銷了來自北方的中國大陸沿岸涼流的影響。圖:網路

因為黑潮的流速快,可提供迴游性魚類快速便捷的路徑向北前進。此外,黑潮在抵達台灣南端時,黑潮下層海水向上湧升,將海中的營養與鹽份帶到海面上,吸引魚群匯集,形成一個優良的漁場。因此,台灣漁民在黑潮的流域範圍,不僅可以捕捉到迴游性魚類,也可捕獲養分所吸引而來的魚群,以及其他因迴游性魚類所吸引而來覓食的大型魚類。

黑潮,在北太平洋西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日本向來重視黑潮研究與文化,台灣也成立黑潮(Kuroshio)海洋文化基金會,表達對台灣海洋環境、生態以及海洋文化的關心。

 

(探索黑潮的呼吸與脈動,是每個島國子民的責任。圖:網路

黑潮除了在海洋生態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外,因為黑潮幾乎都依循著既有的洋流軌道,台灣與日本的漁民對於魚群的來訪,都可以掌握大致的出航時程;然而,如果黑潮突然「失信」改變方向,那就必然會影響漁獲以及海洋生態

據此,或許黑潮可以解釋的另一層意義是信賴(信任),因為漁民相信黑潮是固定不變地流著,讓漁民的生計有了著落。最近,太陽花學運演變成同名的黑潮,這股黑潮,是否可以像黑潮一樣為台灣帶來養分與收穫?我期待黑潮可以為台灣注入新生命力,但是,黑潮所帶來的另一個訊息卻是社會充滿了不信任。

330黑潮佔領台北街頭,絕大多數媒體採信主辦單位所稱的50萬人;但是,台北市警方卻說只有11.5萬,原本就與學生站在對立面的旺中集團以及反對學運的網友,也都引警方數據來貶抑黑潮。為此,不少支持學運的網友還依據警方過去計算人數的方式,好好計算一次藉以訂正警方的數據。

 

(對立的雙方,對人數的質疑,就是不信任的開端。圖:蘋果日報

雖然學運在410晚上和平落幕,但因為學運成員認為台北市中正一分局局長方仰寧違反不強制驅離承諾,以及方仰寧聲稱不給予公投盟任何集會遊行路權申請,引發網友不滿號召「路過」包圍中正一分局事件。路過此役,不僅造成原本支持學運的聲音分成兩股意見,加上原有的反學運聲音,社會互不信任的聲浪日益加劇。

因為方仰寧宣布辭職,因而聲援方仰寧臉書的聲音已經超過26萬,但質疑者強烈懷疑這是有預謀的。網友指出,方仰寧在4月11日晚上11點被包圍時宣布辭職,但是該聲援臉書卻在驅逐公投盟成員前的4月11日清晨5點就成立。不僅如此,後來網友還分析聲援方仰寧的人數呈現不正常且等數率的線性成長。網友更進一步抽樣分析,不僅有三分之一是新帳號或不發文的殭屍帳號,甚至還有一堆帳號是來自俄羅斯

不管聲援方仰寧的臉書是否真的有問題,現在,我們光從質疑黑潮的人數以及質疑聲援方仰寧臉書粉絲人數這兩點,就可以充分說明社會上充滿了對彼此不信任的聲音。在台灣,已經完全看不見那個可貴的胸襟:「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

此外,學運落幕後,不少聲援學運的學生也紛紛抨擊媒體,認為媒體轉向,開始攻擊學運。學運期間,很多人以為多數媒體是學運的朋友,現在卻認為媒體是學運的敵人;然而,對於多數媒體雙重標準的不信任,不是早已就存在許久了嗎?

至於,是否還有「不信任」的主要源頭呢?這個源頭,當然是馬英九莫屬。2008年,馬英九獲得台灣總統直選有史以來的最高票數與最高得票率;雖然,他的承諾跳票了,但是,大家還是選擇相信他,繼續在2012支持他。如今,馬英九變成馬英9%,他卻倚仗著總統的權力,執意推動不被多數人民支持的黑箱服貿。

馬英九的意志力向來凌駕於民意之上,動輒用黨紀處決呼應民意的黨籍立委,例如今年1月,陳學聖不認同《地政士法》覆議案,堅持依照民意投票,結果被國民黨停權一年。陳學聖不在乎黨紀處分,他強調民意代表就是代表民意,重大案件表決,像美牛案、核四案都要先看民意在哪一邊。之前也有國民黨立委因為美牛案表決跑票,陳根德等立委被處以停權三個月,此次則是重懲陳學聖。當時陳根德早就警告說,立院新會期有服貿、稅改等重大議案待審,黨「殺雞儆猴」意味濃厚。羅淑蕾也痛批馬和黨透過高壓統治來恐嚇藍委,就算兩蔣時代也都沒這樣。就連國民黨立委都這樣抨擊馬英九了,人民如何相信馬英九會節制他的權力?最近,他又對美國說:只要人民支持,不排除與中國協商政治議題。如今,多數人民不支持黑箱服貿,馬英九還是要推。你真的能信任馬英九嗎?

在這個台灣,人民不相信總統,雖然馬英九只有9%,馬意還是不斷強壓民意。可是,當馬英九想推動的議題或政策,一旦被導向成藍綠後,公共議題與政策就不再是公共議題與政策,它們只會變成藍綠對立。同樣地,黑潮跨越黨派,這些學運的核心成員也在民進黨執政時反樂生、現在也在台南反鐵路東移,但黑潮卻在藍綠對立下,黑色變成了綠色。所以,我真的很懷疑,這股黑潮是否真能為台灣社會帶來信任甚至共識的基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