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份子,你為什麼不生氣?

友善列印版本
不管是什麼樣的場合,只要是一談到政治上的「統獨問題」,自覺明理的台灣人無不自動把話題轉向不再深究,不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展開極其強烈的意識形態批鬥。其中,尤以「台獨意識」不但容易被打入負面詞彙的集合,當使用「(激進)台獨份子」來形容一個人時,多半帶有貶義的譏諷色彩,就好像形容恐怖份子一般。而在318學運中,最常聽到的反對聲音就是「被民進黨操作」要「搞台獨」的學生們;甚至是在場的民眾們有些都對台獨主張持面對毒蛇猛獸似的躲避態度。「台獨」這樣子的政治立場,又何以會成為台灣一半以上民眾拒絕碰觸的議題?
 
圖說:鄭南榕在《新潮流》雜誌上的文章。圖片來源:網路
 
在嘗試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也許我們必須先檢視一下台獨運動的歷史發展,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國民政府時期最早的台灣獨立運動可追溯至廖文奎先生在見識到陳儀代表的國民政府在台灣管治帶來的民不聊生、官員的貪污嚴重以及欺壓農民之後萌發的對國民政府反抗之心。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廖氏和其胞弟遭到了通緝並逃至香港成立「台灣再解放聯盟」,並以其台灣民族主義論述為核心主張建立台灣民主政府。爾後這個團體還經歷「台灣民主獨立黨」、「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等不同稱號的改組,被視為是對抗國民政府的台獨運動鼻祖。
  
在同一時期,因為島內自228以來白色恐怖統治和戒嚴的雙重政治封鎖下,企圖追求左統的共產主義和企盼左獨的台獨主義這些可能懷有顛覆政權思想的言論都是不合法的存在。因此當時許多的台獨支持者,包括黃文雄、史明(註1)皆在海外從事相關組織運動(註2)。蔣氏政權把持的國民政府當然不會姑息這些對其權力有害的「台獨份子」,因此以國家暴力逮捕、「整肅」相關海外人士在國內的親友,甚至「監控」並列出「黑名單」致使其不能返國。
 
這一波政治掃蕩行動激起的就是1970年代追求自由且打著民主及本土化的大旗蓬勃發展的「黨外運動」。最後到了1980年代,才突破了戒嚴的僵局,將本土政治運動由體制外的社運全權過度至體制內的中華民國議會選舉。
 
這些似曾相識的衝撞情景正是台灣現今中老年齡階層所經歷的一切,對大部分的他們來說,「台獨主義」在生活中是被禁止的,是違法的,甚至是致命的!當時的人避談政治,政治同他們來說便是無可反對的一言論堂,一反即傷。這種「政治懼怕」或「政治潔癖」的現象即使在解嚴後仍然可見一般。這是為何避談「台獨」甚至連邊都不願碰觸的第一個層面。
 
再來第二個層面,若追溯台獨意識形態的脈絡,會發現其發展和推廣與民主進步黨是密不可分的;或許換個方向說,民主進步黨的成立和黨綱核心論述(台獨黨綱)皆脫離不了台獨主義。因此在政治立場標籤化的過程中,會經常性地將「台獨」、「偏綠」、「民進黨」這些標籤自動掛勾。又延續著「政治潔癖」的民眾在放大政黨與政治人物為了自身利益的自私行為後,不願被歸類、「抹」為任何一種色彩,才因此拒絕被標籤化、被說為「台獨份子」、或表達關於「台灣獨立」的政治傾向。
 
民進黨在八年執政時期為主張「法理台獨」,也就是陳前總統疾呼的「一邊一國論」和高喊台獨萬歲所帶來的挑戰國際秩序(美國的「Trouble Maker」)和兩岸關係急凍(反分裂國家法),使得「激進式台獨」和「主張台獨」的分野再次縮小。作為一種挑戰和衝撞兩岸恐怖平衡現狀的行為,台獨因此被視為帶有負面色彩的主張。
 
另外,失靈的政黨政治所帶來的社會二元對立價值觀下形成的意識形態戰爭。為了擁護自身的核心,國民黨派系支持者會將「支持台獨」和「台灣鎖國」做為類比來攻擊民進黨派系支持者,並定調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就是如此。尤其是在社會普遍不認同國民兩黨是負責任政黨的現在,不管是公民社會運動抑或是縣市首長的無黨籍參選人,都忌諱與民進黨做直接連結而影響社會觀感。當反對國民黨的勢力不願與民進黨做連結,不希望因為政治立場遭受批判及二元歸類時,便會直接地避談獨立問題。於是台獨份子就在潛在支持者沉默不出聲,政治鬥爭下的反對者極力放送負面觀感的氛圍下被灌注了負面意義。
 
講到這裡,「台獨份子」們難道不會生氣嗎?說穿了,他們是因為價值對立和爭奪權力下製造出的假議題的負面受害者罷了。且若說要深入研究台獨主義,恐怕社會上多數人是力有未逮,認識也是粗淺。
 
根據TVBS去年六月所做的民調(註3),如果在單純的獨立和統一只有一種選項,則最後選擇的結果是68:18(獨立:統一);但若是在加上「維持現狀」這個選項,則選擇的結果會變成22:62:8(獨立:維持現狀:統一)。從這兩個結果可以看出的是,為數不少的人認為維持現狀就是獨立的狀態,而將「台獨」這個名詞視為是激進追求獨立的代表。但是這份民調的提問是一個廣泛的問題,如果要深入了解大家對於「獨立」不包括維持現狀時的真正想法:是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的獨立?還是以重立國號並修訂「台灣國憲法」方式的獨立?恐怕這個粗淺的調查是沒有辦法反映出來的。
 
統獨的選擇是台灣社會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現狀不可能永遠維持,而對於「台獨」的泛化認知和避談也應當被消除。作為一種引領走向的政治主張基礎,民進黨不會也不該與台獨主張解除掛勾,因此必須改變的是社會對於「現狀」的維繫感------就是必須認清維持現狀並不會是平衡的長久解。我們跟中國不正常的國與國關係勢必要有面臨然後解決的一天,但是這個解決的方案是甚麼?「台獨」是其中一種可能的選項,是一種發展的方向,不該被視為禁忌而避談。「台獨份子」們也有責任不斷提出法理敘述論證正當性,而不是訴諸社會對立的情緒化破壞行為。
 
(註1)兩人至今仍健在並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包括這次的318學運。
(註2)包括著名的「424刺殺蔣經國」。
 
關鍵字: 意識型態台獨蔣經國綠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