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論壇
Published on 想想論壇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

首頁 > 【時事想想】司徒文如是說

【時事想想】司徒文如是說

時事想想 [1]
全力中年 [2]

[3]

「司徒文警告:兩岸維持現狀是種錯覺」、「司徒文:不看好募兵制」、「司徒文:廢核後替代能源難覓」。司徒文說,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

前美國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想必驚訝,他的演講在退休之後還會成為報紙頭條;其實,我也很驚訝,因為司徒文並沒有說出什麼我們不知道的事,但媒體的處理方式,宛如科學家發現彗星即將在24小時之後撞地球一樣,是什麼不得了的發現。

司徒文的論述,都是在國內早已被講到爛的論點: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台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兩岸之間無所謂「現狀」,因為動態的現狀隨時在被改變著。這些顯而易見的說法之所以登上頭條,自然和他的身份有關。

這讓人不禁有幾點感嘆和想法。第一,外國人──尤其是美國人──說的果然比較值錢、比較真實,這也難怪台灣政治老喜歡搞「告洋狀」、出口轉內銷這一套。所以,馬英九是bumbler由經濟學人來認證,九二共識在大選前夕由包道格(Douglas Paal)來背書,台灣這個名字在世界棒球經典賽期間由日本媒體口中冒出來,硬是不同。

第二,AIT處長,即使是前任AIT處長,在台灣政治中都佔有不可被忽視的重要地位。

第三,美國官員,特別是AIT官員,往往在離開現職或退休後才吐真言,白樂崎(Nat Bellocchi)如此,楊甦棣(Stephen Young)如此,司徒文如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前東亞助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和現任AIT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未來亦將如此。

AIT處長這個位置很妙,位置雖不大,卻在台美關係中扮演著巧妙而重要的角色。但此人畢竟要執行美國政府現行政策,經常要說些言不由衷的話也就不足為奇。話說多了會出事,要求台灣增加國防預算的楊甦棣,就曾被認為是「親近扁朝」「對台灣內政說三道四」,卸任未久的司徒文,也為美國牛肉被釘得滿頭包。話說少了,又會被解讀為美國對台灣事務漠不關心、冷漠以對。

研究二二八事件中極關鍵的一本著作「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作者葛超智(George Kerr)在1947年的職務就是駐台的美國副領事。

多年下來你會發現,對台灣愈是了解,特別是曾長期派駐、居住台灣者,離開現職後都很難不為台灣說話。他們想要守護的對象不見得是台灣政府,但一定包括在他們口中「辛勤、堅毅,卻又在數百年來遭受無情國際政治擺弄」的台灣人民。

由此觀來,退休後決定長居台灣的司徒文,儘管沒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儘管談話仍可能抱持美國利益至上的立場,依然給人一種撥雲見日的舒坦感受。至於未來會不會出現第二個葛超智,只能留待歷史去證明了。

 

[新聞] 司徒文警告:維持台灣現狀 是種錯覺 [4]

[新聞] 前AIT處長司徒文開砲「不看好募兵制」 [5]

[新聞] 司徒文:廢核 替代能源難尋 [6]

 

附錄:司徒文演講全文(英文) [7]


Source URL: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26

Links
[1]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tags/6020
[2]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author/2525
[3]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3-03-15/34567
[4] http://newtalk.tw/news/2013/03/15/34567.html
[5]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761264.shtml
[6]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3031600110.html
[7] http://taiwancorner.org/?p=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