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論壇
Published on 想想論壇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

首頁 > 【荷事生非】 三個願望一次滿足的鹿特丹水廣場

【荷事生非】 三個願望一次滿足的鹿特丹水廣場

全球脈動 [1]
Yuntsui Chang [2]

[3]

一座同時解決雨季儲水問題及提升都市空間和居住品質的廣場,成為顧及氣候變遷、水資源管理、都市設計的經典作品。水廣場成功的經驗也成為世界各地團體爭相學習的對象,該案例更獲得2013年荷蘭國家水資源創意獎及2014年國際綠色科技特別獎。近年來旱撈不斷的新聞暴露台灣水資源管理面臨的極大挑戰,台灣都市需要的不是新水庫之類的公共設施,而是這種都市社區尺度的空間再設計,打造獨特的魅力城鄉。

全球第一個多功能的水廣場

平時是打籃球和溜滑板的遊憩場,雨天成為都市的滯洪池,鹿特丹火車後站的小社區裡隱藏著由荷蘭景觀建築事務所De Urbanisten [4]設計打造,於前年(2013)完工的倍恩特姆廣場(Waterplein Benthemplein)。它是全世界第一個結合防洪系統的水廣場,既人性化又具有實質群體功能,成為國際都市空間設計中公共設施的典範。

水廣場由三個大小不一的小盆地組成,在傾盆大雨時,雨水經由不鏽鋼製成的排水溝收集起來,再加上附近建築物屋頂收集的雨水,總量可達170萬公升。為了降低都市洪泛的機會,這些雨水被儲存起來,不立即排入下水道系統以減輕其負荷量。為了讓民眾能夠了解預期淹水部分在哪裡,水盆塗上深淺不一的藍色標記。

 

[5]

[6]

荷蘭老招跨界合作:社區參與的都市空間

其實,一開始倍恩特姆廣場只是一般普通的水泥鋪面,剛好附近的高校學生要求市政府提供一個更好的開放空間好讓他們休閒活動,這個提案和鹿特丹市政府的水廣場計畫不謀而合。在De Urbanisten事務所建築師的帶領之下,當地的住戶、學生和企業參與了這個廣場的規劃與設計。

[6]

荷式鹿特丹創新

如同現今各地的許多大城市,鹿特丹市由密集的建築物和大面積不透水的鋪面組成,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下,鹿特丹將面臨更密集的雨季,市中心沒有多餘的空間容納這些雨量。在2005年鹿特丹建築雙年展的會議期間,水廣場的構思誕生了 ─ 一座同時解決雨季儲水問題及提升都市空間和居住品質的廣場,成為顧及氣候變遷、水資源管理、都市設計的經典作品。水廣場成功的經驗也成為世界各地團體爭相學習的對象,該案例更獲得2013年荷蘭國家水資源創意獎及2014年國際綠色科技特別獎。

近年來旱撈不斷的新聞暴露台灣水資源管理面臨的極大挑戰,台灣都市需要的不是新水庫之類的公共設施,而是這種都市社區尺度的空間再設計,打造獨特的魅力城鄉。

參考資料:
Rotterdam Climate Initiative [7]
De Urbanisten [5]
The Dirt  [8]


Source URL: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157

Links
[1]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tags/policy/57
[2]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author/4156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jf4BTL3pE
[4] http://www.urbanisten.nl
[5] http://www.urbanisten.nl/wp/?portfolio=waterplein-benthemplein
[6] http://http://www.urbanisten.nl/wp/?portfolio=waterplein-benthemplein
[7] http://www.rotterdamclimateinitiative.nl/en/100procent-climate-proof/projecten/benthemplein-the-first-full-scale-water-square?portfolio_id=194
[8] http://dirt.asla.org/2014/03/13/detours-obligatory-rotterdams-water-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