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論壇
Published on 想想論壇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

首頁 > 【時事想想】藍色的憂鬱:消失的國民黨與消失的馬英九

【時事想想】藍色的憂鬱:消失的國民黨與消失的馬英九

時事想想 [1]
李知了 [2]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以「政治外科手術」為題報導國民黨此次選舉的狀況,經濟學人首先以台北市長選舉為例,報導台灣人多認為連勝文是特權的太子黨,讓人感到厭惡。經濟學人也說國民黨在中南部選情悲觀,選舉結果將讓不收歡迎的馬英九與國民黨雪上加霜。不待經濟學人評論報導,不少國民黨候選人深知國民黨與馬英九是票房毒藥,所以把國民黨藏起來,現在連中選會也要把國民黨藏起來。

前些日子,嘉義市有人懸掛「投給陳以真就是支持馬英九」的看板遭到施壓移除;前日(11月18日),雲林縣也有5000條寫著「票投張麗善就是支持馬英九」的布條一夕間被割除約8成 [3],顯然馬英九根本就是票房毒藥。老實說,在中南部的國民黨籍候選人不僅不想與「馬英九」三個字沾上邊,也根本不想與「中國國民黨」以及「黨徽」扯上關係。而且,中選會也疑似配合國民黨的策略,此次選舉的選票不會出現黨籍欄。2014年8月8日,台聯要求選票上必須印上政黨名稱,但是國民黨反對,理由是不利國民黨選情。 [4]

[5]

因為馬英九是票房毒藥,國民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竟然打算控告懸掛「票投張麗善就是支持馬英九」的人。話說,馬英九處心積慮想拿下雲林,此次力挺張麗善並在9月24日與11月2日公開與張麗善同台,力挺張麗善。不過,張麗善在地方營造的形象卻是完全與國民黨與馬英九無關。例如,張麗善的廣告文宣看不到與國民黨相關的黨徽、文字與顏色,反倒是強調粉紅、黃色、橙色以及一朵太陽花。至於這些去國民黨化並加上一朵太陽花的手段是否收到效用呢?答案是肯定的,雲林年輕人比較支持國民黨的張麗善,而非民進黨的李進勇。主因是因為年輕人普遍厭倦藍綠,李進勇扛著民進黨旗幟,張麗善卻看不到任何政黨色彩,而且還有一朵太陽花。

[6]

雲林縣隔壁的嘉義縣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國民黨提名嘉義市長候選人的陳以真在文宣廣告不提國民黨,當然也看不到馬英九與國民黨。為了提醒嘉義市人,陳以真是國民黨提名、馬英九欽點,於是有人懸掛「投給陳以真就是支持馬英九」的看板,雖然看板遭到施壓移除,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自主懸掛「投給陳以真就是支持馬英九」的布條或看板。

嘉義縣就更妙了。國民黨籍嘉義縣長候選人翁重鈞扛著國民黨大旗已經在嘉義縣擔任過20年立委,國民黨與黨徽居然在此刻消失了。國民黨與黨徽不見了,取之而來的卻是KANO與棒球。在文宣廣告中,選民只看到翁重鈞穿著棒球裝,扛著球棒或手握著棒球,甚至宣傳中也不斷出現KANO,強調重返榮耀。然而,最近KANO被中國封殺 [7],卻不見翁重鈞向中國抗議;顯然,KANO也只是選舉工具罷了。

國民黨的選情之糟,讓許多國民黨人相當憂心,連戰、郝柏村不僅刻意激化操作族群議題,連戰還罵對手混蛋,郝柏村也前進眷村固票,就連深藍支持者也如驚弓之鳥。譬如,想想論壇有篇文章談台北市長候選人趙衍慶與713事件(又稱澎湖七一三事件或澎湖事件) [8],同情這位老榮民處境,結果竟遭致深藍文史工作者強力抨擊,不僅否認趙老伯與713事件 [9]的關係,也批評想想這篇文章意圖影響連勝文選情。其實,趙老伯本身就是713事件中的那8千多位學生之一,只是因為年紀輕、個子矮,所以未被強迫從軍,可以繼續就學;趙老伯當然不算受害者,但的確是713事件見證者。此外,蘋果日報在11月20日的專訪也證實了他與713事件的關係 [10]。此外,立場鮮明的聯合報也連續兩天在頭版刻意操作民進黨與柯文哲根本不存在的契約論 [11]。

馬英九執政6年多來的無能,導致人民實質所得倒退16年,不僅物價年年跳漲,房價也天天漲翻天。最近,國際石油價格下跌25%,但是馬政府卻只調降油價9% [12],馬政府對於業者拒不降價也無能為力 [13]。如此天怒人怨的結果,就是讓國民黨候選人竭盡所能切割國民黨與馬英九。或許,消失國民黨與消失的馬英九,那不想讓人知道的713事件 [9],以及不存在的民進黨與柯文哲契約論 [14],在在都說明著:這場選舉中,那一抹藍色的憂鬱。

最重要地,選舉只剩幾天,網友發現馬政府主導的中選會,也疑似配合掩蓋中國國民黨字眼的行動,原本過去的選票上會明列候選人黨籍,這次選舉卻拿掉了。此次選舉公報的選票範例,已經將黨籍拿掉,這是前所未有的景況。下面幾張圖說明了一切:過去的選票有明列黨籍,如今選舉公報明示的選票範例已經拿掉黨籍;如果這不是選舉奧步,什麼才是選舉奧步呢?

[15]

[15]

[15]

 

 


Source URL: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396

Links
[1]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tags/6020
[2]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author/2450
[3] http://election.ltn.com.tw/2014/news.php?rno=1&type=breakingnews&no=1161223
[4]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9000374-260102
[5] http://newtalk.tw/news/2014/11/11/53481.html
[6]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382
[7] http://news.ltn.com.tw/news/entertainment/paper/828556
[8]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389
[9] http://mypaper.pchome.com.tw/kuan0416/post/1300097531
[10]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41120/510170/%E3%80%90%E5%A4%A7%E9%81%B8%E3%80%91%E8%B6%99%E8%A1%8D%E6%85%B6%E8%90%BD%E8%8B%B1%E6%96%87%EF%BC%9AIloveTaiwan%EF%BC%81
[11] http://taiwan-fugue.blogspot.tw/2014/11/by_20.html
[12]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31157
[13]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117/36212351
[14] http://www.dpp.org.tw/news_content.php?sn=7526
[15] http://www.setn.com/vote/News.aspx?NewsID=4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