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論壇
Published on 想想論壇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

首頁 > 【開往台灣的慢船】客房服務:拒中抵抗線持續下修的警訊

【開往台灣的慢船】客房服務:拒中抵抗線持續下修的警訊

史努比 [1]

[2]

2007年11月,美國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一場聽證會 [3]中,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加州眾議員蘭托斯(Tom Lantos,2008年2月辭世)對出席聽證的雅虎(Yahoo)主管說:「你們是科技和財經的巨人,卻是道德的侏儒(While technologically and financially you are giants, morally you are pygmies.)」。

蘭托斯毫不留情,是因為雅虎將中國記者、異議人士師濤有關紀念六四事件的電子郵件與個人資料,交給中國政府,導致師濤於2005年被判刑10年(至2013年8月才出獄)。雅虎雖然道歉,但一直心不甘情不願,聲稱該公司只是為了遵守中國法律。

除了雅虎,在那之後,Cisco為中國政府打造防火牆,美國各大搜尋引擎公司配合中國,對「敏感字詞」進行過濾,也飽受抨擊。批歸批,反正民眾的腦容量記憶總是有限,時間久了,大家馬照跑、舞照跳,沒有什麼事因此改變。

道德侏儒不會只存在美國,台灣也愈來愈多。6月26日早上破門而入提供客房服務、關懷房客的諾富特飯店(Novotel Hotel),稱得上是極品。飯店提出的那些噁心理由與藉口就不用再提,但其實他們有一項理由忘了說,那就是諾富特並非第一家這麼作的飯店。2008年陳雲林訪台期間,四名入住圓山飯店,準備舉布條抗議的台中市議員 [4],住房亦遭國安人員侵入。

夙負盛名的誠品書店,2012年5月在數名香港僑生赴該書店抗議來訪的香港財政司長曾俊華 [5]時,以顧客安全理由進行強力驅離。這一年來,亦連續捲入疑似將圖博與反中議題書籍下架的風波 [6]。

早在2005年3月,中國剛通過《反分裂法》後不久,奇美董事長許文龍在報端發表退休感言 [7],出人意料的表示自己並不支持台獨,並同意台灣與中國同屬一個中國、支持反分裂法。

至於hTC王雪紅、鴻海郭台銘等人,在2012總統大選前表態力挺九二共識,自是眾人皆知。值得一提的是郭董最近有半夜吃西瓜的症狀,頻發「如果民主存在不是為了發展經濟,寧願不要;民主不能當飯吃,對GDP沒幫助」等異論。

我想起一個電視轉播片段:一名圖博抗議者在攝影機前大喊:「世界未曾改變中國,中國正在改變全世界!(The world did not change China. China is changing the world.)」多麼寫實血淚的控訴。

確實,中國身為今日全球唯一的非民主強權,正以許多非傳統和超越任何理論所能解釋的方式在改寫著規則。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台灣有更深切的感受。在政府這道防線,舉凡經濟、金融、國防、文化等各層面,馬政府之下的台灣已經撤退得差不多,在憲法高門檻的保護之下,人民除了無窮盡的抗議和公民不服從之外,束手無策。

退到企業的層面,情況更加危急。紅色資本的影響,刻痕已清晰可見。即使是台資企業,有人被迫配合如許文龍,心甘情願配合者更是大有人在,輿論的譴責、評議、撻伐,講白了它們是皮痛肉不痛,只要眾人記憶淡去,只要風頭過了,一切照舊。

更何況,「商人無祖國」的理論在台灣人之中大行其道,時至今日似乎已具有不證自明的正義性。企業也樂得以它掌握就業機會和GDP貢獻,回過頭來恐嚇政府和公眾,什麼憲法,什麼大法官解釋,那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很反諷的是,他們同時也是大談「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一群人。檢視現在的大型企業,幾乎沒有人沒有CSR部門,沒有企業主管一天到晚不把CSR掛在嘴邊。

根據維基百科上對CSR的定義 [8],它雖然沒有公認的定義,但一般「主要討論政府、股份有限公司、機構及個人是否有責任對社會作出貢獻。分為正面及負面:正面是指有責任參與(社會活動);負面指有責任不參與。」

那麼,你再想想他們的所作所為,會發現CSR簡直是個大笑話。當一家飯店能夠忘記自己的專業,是在保護顧客的隱私;當一個企業主只會口口聲聲他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而忘記了企業的永續經營和責任,不只在環境保護,也包含更廣義的國家社會責任時,台灣如何期待抵抗來自中國強大的政經壓力?

作錯事的雅虎,確實是侏儒,但美國幸運的是政府還守住防線。如果台灣政府和企業都樂為侏儒,空談「以台灣民主促進中國民主化」也就只是個口號,而總有一天,拒中的抵抗線會全面崩潰,淪落到每個人都要站在家門口抵擋「客房服務」的地步了。


Source URL: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2195

Links
[1]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author/2870
[2]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14582415373657&set=a.314585425373356.1073741830.294447677387131&type=1&theater
[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071108/10392493
[4] http://newtalk.tw/news/2014/06/27/48694.html
[5]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19/47510.htm
[6]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619/35903759/
[7] http://www.epochtimes.com/b5/5/3/28/n869431.htm
[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1%E6%A5%AD%E7%A4%BE%E6%9C%83%E8%B2%AC%E4%B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