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論壇
Published on 想想論壇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

首頁 > 【時事想想】孩子不在家:台灣迫切的長照與移工人權

【時事想想】孩子不在家:台灣迫切的長照與移工人權

許恩恩 [1]

相關新聞:

移工遊行反血汗-訴求國家聘僱、納入長照 [2]

反血汗長照 移工聯盟踏血抗議 [3]

 

拿下今年金馬最佳劇情片的《爸媽不在家》,是講述一個家庭聘用菲傭來協助打理家務的故事,把新加坡當時金融風暴下的社會、家庭與人性的困境表露無遺,同時也拍出了家務移工的弱勢處境,像是護照被保管、超時工作、人身自由受限、假日需非法打工以及來自母國的壓力,而這一切與台灣十分相似。

人口高齡化使得台灣的照顧撫養問題越顯嚴重,將來的家庭將面臨的是「孩子不在家」,那麼,除了家人以外,在家的會是誰?當然不是政府期望的長照人力,而仍然會是這些來自東南亞的外籍移工,我國的次等公民。

當家裡有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障礙者,差序格局的文化下,我們習於將家庭內的問題回歸家庭處理,最好是家裡能夠有人負責照顧,所以「家庭照顧者」成了失能者最主要的照顧來源,婦女團體就曾對政府推出的「現金給付」方案提出質疑,由於家庭照顧的責任往往落到女性身上,現金給付將使得女性貧窮化更加嚴重。

但,若無家庭照顧者,只好找另一個人來做個人看護,為了便宜、好用,使得外籍家務勞工成為第二大照顧來源,家務移工不受勞基法保障、缺乏休假又領低薪,造成血汗剝削的現況。再來,如果缺乏適宜養護的場所,或是連看護都請不起,那就只好交給機構,這是第三大照顧來源。最後,真正使用目前長照服務的,只佔了長照需求的3%。

馬英九曾於2008年提出「四年內完成長照保險立法」政見,至今長照保險仍無下落,而2011年的「長照服務法」草案,也未將家庭照顧者及家務移工納入其中。事實上,現有的長照內容例如照顧服務、喘息服務以及送餐等等,由於服務請領的設計以及相關政策配套不足,所以縱使在長照服務法當中畫了長照機構和本籍服務人力的大餅,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現行能夠選擇的照顧方式,頂多就是領一份現金給付,而不會去用「難用」的長照服務。

也就是說,長照保險將無法改變這個不完整的社福政策,江宜樺曾說要建立全球最完善的長照系統,卻未對目前長照最迫切的問題做出分析和改善。

爸媽不在家,家務移工和孩子頻繁的互動產生情感,固然相當動人,然而往後當留在家的人變成老人、失能者,而且需要照顧的人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重,面臨孩子(家庭照顧者)不在家,以當前國家財政及破碎的社福政策,勢必仍會依靠外籍勞工來負擔照顧責任,那麼要制定重要性不下於全民健康保險的長照保險制度,就得認真面對這群將擔起未來台灣照顧責任的外籍移工,重視他們的勞動人權,而不僅是視為便宜的、次等的勞動力,並且將家務移工納入長期照護的規劃當中。


Source URL: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1563

Links
[1]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author/2610
[2] http://pnn.pts.org.tw/main/2013/12/15/%E7%A7%BB%E5%B7%A5%E9%81%8A%E8%A1%8C%E5%8F%8D%E8%A1%80%E6%B1%97-%E8%A8%B4%E6%B1%82%E5%9C%8B%E5%AE%B6%E8%81%98%E5%83%B1%E3%80%81%E7%B4%8D%E5%85%A5%E9%95%B7%E7%85%A7/
[3]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1212/3550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