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為什麼這麼愛拚經濟?

馬英九為什麼這麼愛拚經濟,看起來似乎是一個不需要疑問的問題,身為一國的總統,拚經濟難道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嗎?然而事實上馬英九的拚經濟招牌,才是台灣政治最大的迷思所在。
 
今年三月,台灣政治圈掀起了一場反黑箱服貿的社會運動,抗議者佔領立法院議場抗議馬政府以粗暴的手段強行通過服貿協議之審查,馬英九則一再以兩岸之間的服貿協議是台灣經濟活路,試圖以其一貫的手法來將抗議者歸類為妨礙國家發展的全民公敵。
 
時間回到2008年總統選戰,猶記得時為總統參選人的馬英九,以「停止族群撕裂」、「拿掉政治枷鎖」、「經濟全面鬆綁」…等競選口號,力主理性有效益的經濟發展政策,排除族群激昂,熱血對立的前朝遺毒,呼籲台灣人團結起來走出去。
 
當時馬英九喊出「633」政策,主導「兩岸共同市場」,他的理由就是為了讓台灣經濟走向活路,上任之後更主張兩岸之間擱置政治爭議,攜手發展經濟。用開放取代鎖國,用兩岸之間「互不否認」的兩岸政策,取代民進黨執政時期自立門戶的「積極入聯」政策。
 

離地菁英的反社會人格──從蔣偉寧辭職談起

對長期關注社會與教育議題的朋友們來說,教育部長蔣偉寧請辭,並未帶來正義伸張的痛快,而是一陣錯愕,以及對政局的無力感。大家都無法理解,為何一個任內狀況不斷,推行政策時對社會、學生與家長都造成重大傷害的不適任官僚,要等到個人學術研究操守出現無法解釋的失格時,才被逼出來面對。請辭時還可以擺出一副大局為重的態度,優雅地一鞠躬,彷彿在等待誰會給他掌聲似的;而事實上,昨日他亦在教育部一眾職員的掌聲、獻花、簇擁中離開。
 

【能源思考題】 (二十七)澳洲批發電價,變負的

今年7月2日,在台灣是夏天,在南半球的澳洲是冬天,下午時分,澳洲昆士蘭省的批發電價,不僅是負的,還跌破百萬瓦小時(megawatt-hours)負 100 澳元,也就是每度電約為負2.8塊錢新台幣。

這是怎麼回事?當天陽光普照,而澳洲這幾年來家戶及商用屋頂太陽能──尤其是租賃模式──發展蓬勃,每當日間太陽能發電高峰時,電網電力需求就大減,於是電力嚴重供過於求,導致批發電價竟變成負的。

到這裡,有人就開始說:那是「因為澳洲地大」「有沙漠」,剛好,測驗一下你有沒有在認真看。

上面說的是「家戶及商用屋頂太陽能」,頂多能說是澳洲房子比較大,牽拖到有沙漠更是離譜。

又有人說:「那要花多少錢裝」,剛好,再測驗一下你有沒有在認真看。

上面說了「尤其是租賃模式」。

台灣就是有很多盲反之徒,什麼都不想認真看,只想隨口盲目反對,對這種人說什麼都是浪費時間,因為他們只會永遠困在自我世界裡,什麼都不聽不看,也不想聽不想看。

既然你看到了這一行,表示你不是盲反之徒,那麼咱們可以繼續聊下去了。

假如我是村(里)長徵文比賽

 
每個人從小在不同的社區中生長,社區內的一磚一瓦共同孕育著在地居民們的生活記憶,這段記憶可能是巷口老麵攤的沸水聲、可能是沿著馬路堆砌成的斑駁矮牆,隨著路的延伸,所經之處的都是擁有各自特色、回憶的社區,每個居民最熟悉的地方。
 
每個孩子都在社區的懷抱裡成長,隨著時光歲月、都市發展的更迭,社區容貌也漸漸改變,或許成為一種我們不再能辨識的狀態,或許變得比我們還嶄新,或許老化的速度比我們還快…。我們,能不能自己決定社區的容貌?有沒有參與形塑社區容貌的力量?
 
村、里社區是個人成長與草根力量生成最初始的土壤,你對自己社區的生成樣態,有著什麼樣的想像?假如你是村(里)長,對於在地社區力量的集結與基層民主的發展,又能發揮哪些力量?
 
如果你有很多想法,歡迎寫下來參加我們的徵文,也歡迎你從社區生長經驗談起,讓徵文比賽成為你凝聚和形塑社區力量的起點。
 

【阿力想想】我被大便綁架了

 
 
一不留神
我被自己拉出來的黃金先生
拿刀挾持了
 
這傢伙要將我囚禁起來
因為他要代替我
生活在外面的世界
 
 
 
「怎麼可能!?」
我不可思議地看着他,這傢伙跟我沒一處像
「別傻了!你一定會被發現的!」
 
「哼哼!才不會呢!」
 

民主嘉年華:反暴政的狂歡節景觀

面對當今體制的失衡,除了依照冗長又不見得有效程序訴願之外,社會運動成為弱勢者最後的自救途徑。一直以來,街頭抗爭帶給人們的印象,總是淒風苦雨、呼天搶地、哀爸叫母。雞蛋冥紙滿天飛、靜坐絕食或跪拜,帶給社會大眾的觀感是嚴肅且沉重的。但從去年的萬人凱道送仲丘開始,年輕族群參與的社運開始產生新模式,並在佔領立法院期間,在台灣社運史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紀錄。
 
以反黑箱服貿為核心訴求,並結合演說、教育、藝術、表演、實驗的複合式抗爭,一掃過去沉悶的街頭運動形象。但由於規模龐大,在行動者之間自然演化出各種打破傳統社運框架的行為,因此有人給予「嘉年華」的稱呼。剛開始總覺得這個字眼帶有貶低的意味,直到我接觸到蘇聯文化理論家巴赫汀(Mikhail Bakhtin)的狂歡節理論,才發覺以嘉年華來稱呼這一整波反抗運動,比單純的學運、社運更能彰顯這股活耀的反抗精神。
巴赫汀(Mikhail Bakhtin) photo source : Wiki圖庫。
 

「哪一種憲政危機嚴重?」補述

馬總統今年七月十日與五院院長茶敘,其中針對臨時會監委人事同意權遭杯葛一事,提出「如果讓監察院空轉的話,過去大法官已有解釋,『是一個違憲的行為』」云云。的確,倘若在野黨持續在二次臨時會杯葛監委人事案,今年八月一日後,監院將面臨舊委員卸職、新委員不及產生的空窗。監院沒有監委,確屬憲政史上第二例;但此一情況,是否真如執政黨所說的「違憲」或「憲政危機」,倒值仔細斟酌。
 
圖片來源:監察院網站
 

【阿力想想】我被大便綁架了

一不留神
我被自己拉出來的黃金先生
拿刀挾持了

這傢伙要將我囚禁起來
因為他要代替我
生活在外面的世界

「怎麼可能!?」
我不可思議地看着他,這傢伙跟我沒一處像
「別傻了!你一定會被發現的!」

「哼哼!才不會呢!」

最後
他把我跟一群政治人物關在一起

【島嶼邊緣】馬英九的監委名單當然很有問題

馬英九提名了29名監委名單,相較於本屆名單,僅7位留任,等於提名了22位新面孔。然而,這份新名單似乎問題很大,只有馬系人馬,沒有其他黨派名單。過去讓馬英九或藍營頭痛的監委全部落馬,由於監委任期六年,下任總統在任期內無法提名監委,下屆監委不僅難以獨立於政黨之外,也將會導致馬意監委護航馬英九任內的醜事。

這份名單,不僅民進黨反對,就連國民黨立委也難以支持。國民黨立院黨團在7月13日舉辦「監察院正副院長、監察委員人事同意權案」座談。被提名的監委排排坐,但國民黨立委出席立委人數卻寥寥可數。國民黨立委對於監委名單不滿,就連國民黨立委呂學樟也強調,有兩位監察委員被提名人涉及刑事案件且事實明確,拒絕對馬意監委照單全收。

足球救國夢是豪賭

日前本屆世界盃四強決賽中,巴西被德國以七比一的懸殊比數痛宰,讓原先期待能夠一路打進總決賽,並再次獲得冠軍的巴西大眾們如喪考妣。原先巴西執政當局寄望於世界盃贏球,以轉移國內人民對於花費了大筆政府預算與人民稅金在建設足球場與週邊基礎建設(但是也幾乎沒有一項完成)的憤怒。但是現在這個如意算盤看來破滅了:巴西執政當局立刻面臨信心危機,年底的選舉看來更是不樂觀。

某方面來講,巴西執政當局的政策不過是羅馬帝國時期諷刺詩人朱維納爾(Juvenal)所批評的panem et circenses(拉丁文:麵包與馬戲團)政策的現代版:人民只要有麵包與廉價的娛樂,就會乖乖地讓執政者給牽著鼻子走。只不過在這現代的版本中,還加入了民族主義。自1936年的柏林奧運與1964年的東京奧運以來,舉辦大型國際運動賽事的能力,就被當作一個國家復興與國力的象徵。再加上自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開始走上商業化的路之後,所有舉辦大型國際運動賽事之國家無不想利用這個機會一邊宣揚國威,一邊賺錢振興經濟。若是朱維納爾看到,可能會批評現在的當權者在玩的手法是panem, circenses et patria(麵包、馬戲團與祖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