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寫了一客台語文的新詩〈Guai-sii、紫蘇、シソ(Shiso)〉,很多人可能不能瞭解這題目的全部意義,不過想一定跟紫蘇有關。跟日本人或老輩台灣人接觸過或來美國久一點,大概都知道shiso是什麼。
因為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很適合用此題目,來討論台灣語言及文化的多元性。以自己的經驗來寫,先來討論題目的意義,再討論台灣語言文化的多元性及詩本身。
Guai-sii是客台語文
從小帶飯包或飯糰常有酸梅,做酸梅時,家人放guai-sii。住小鎮常有人叫賣田螺,炒田螺一定要用guai-sii,客家話的guai-sii就是華語的紫蘇。知道guai-sii就是紫蘇,可能還是離開家鄉到台北讀書後,吃味全的紫蘇花瓜。
看到guai-sii的漢字用同音字,上網找及詢問,不少鄉親回應,有「柺絲、拐絲、拐似、(虫叧)蕬、箉蕬、蛙蕬、蛙絲、蛙鬚」等寫法,用「蛙」字大概取客家話的「蛙」音guai。若這些字後面不加紫蘇於括號內,如拐絲(紫蘇),大概很難知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