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認識祖先與「中華民族」?

友善列印版本

(編按:總統馬英九今(10)天在國慶祝詞中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想想論壇在2013年6月19日刊登李筱峰教授文章:【時事想想】認識祖先與「中華民族」? 一文,值得再度供各界思辨與討論。)

 

吳伯雄到北京朝「共」,以「祖先不能選擇」及「兩岸都是中華民族」的論述,向中國當局輸誠表達「反對台獨」「一中統一」的誠心。在廿一世紀的今天,還有人用祖先、血緣來思考國家認同,確實可笑!

吳伯雄難道不知,血緣相同、同樣信仰阿拉、使用阿拉伯語文的阿拉伯世界就有21國?一個日耳曼族的人,他可能是德國人,也可能是奧地利人或瑞士人。如果要用血緣、種族來決定國家的話,與台灣族群血緣最接近的國家,並不是中國,而是新加坡,因為新加坡約75%的人民是中國閩粵移民的後裔,和台灣一樣,他們連罵三字經都相同。難道台灣要找新加坡統一?中國閩粵的人屬百越族,與中國北方人血緣也不同。中國境內有五、六十個民族,若要用祖先作為國家認同的標準,中國不就要分裂成五、六十國?

再者,近年來有關台灣住民的血源研究,發現南島民族成分相當重要。遺傳醫學專家林媽利教授研究指出,前述的台灣閩粵移民後裔(狹義俗稱「台灣人」)當中,有85%都帶有原住民(或東南亞族群)的基因。林媽利醫師說:「平埔公、平埔媽、唐山公、唐山媽、高山公及高山媽,建構了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見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從史料也可以看出台灣人具有相當比重的南島民族成分,例如,打開繪製於17、18世紀之間的「康熙台灣輿圖」,台灣西部從北到南遍佈著平埔族聚落,計有120個社,而漢語族聚落只有65個,可見當時台灣西部的居民,還是以南島民族為主(至於還未繪進地圖的山地和花東,更是南島民族的天地)。足見台灣人的祖先起碼有兩大來源,一為閩粵,一為南島民族,若以祖先論國家,我們要認同中國,還是要找同為南島民族的南洋諸國認同?

吳伯雄們當然又會說,不論什麼族,大家都是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一詞到底是政治名詞,還是學術名詞?所謂政治名詞,意指為了政治需要而建構的名詞;所謂學術名詞,則係學術研究上具有嚴謹界定與指謂的名詞。前者往往因政治需要的改變,而有新的界說,以至前後矛盾,經不起經驗邏輯的檢驗;後者則經得起知識與經驗、邏輯的考驗。

以下試舉史例來檢驗一下「中華民族」一詞。中國清末革命時,不論興中會或同盟會,都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誓言,所謂「韃虜」即滿州人,可見他們認為滿州人不屬「中華」。然而,滿清政權被推翻,中華民國誕生後,但他們立刻創造出「中華民族」一詞,不管別族意願如何,把「滿、蒙、回、藏…」都包括進去。「中華民族」一會兒不包括滿族,一會兒又包括滿族,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如此隨心所欲、前後矛盾的名詞了,可見這是人為建構的政治用語,是毫無民族學、種族學之根據的虛構名詞。並不像滿州、維吾爾、藏族等,是實際而自然存在著的具象。

而在這虛構名詞的過程中,又充滿著種族優越感(Ethnocentrism)與專斷霸權主義,毫不尊重別民族是否認同這個虛構的名號,便強行加封,硬貼標籤。因此便發生相當荒唐可笑的現象,例如,「新疆」的維吾爾族,明明是屬於土耳其族(Turks),其體型、血統、語言、宗教、生活習慣,完全與漢族迥異,反倒是與土耳其,或是中亞的哈薩克、烏茲別克、中南亞的吉爾吉斯等人,同一系統。如果操烏拉阿爾泰語的維吾爾人可以被冠上「中華民族」的稱號,則同屬烏拉阿爾泰語系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等人,是否也屬「中華民族」呢?「中華民族」這個虛妄的名詞,經不起知識學術的考驗,於此可見。

這個經不起學術知識考驗的「中華民族」一詞,在民初被虛構出來後,經過百年的渲染,儼然成為國共兩黨「一中統一」神符靈咒,用它來壓制一些亟欲在政治上獨立自主的民族或區域。誰想在那裡搞獨立,誰就是在破壞「中華民族」。這和日本當年創造出一個「大東亞共榮圈」要亞洲諸國接受,若不接受就是破壞和平,就要挨打,有何不同?

為了認同這個虛構的名號,台灣卻要犧牲腳踏實地、獨立自主的民主國家的地位,天下之至愚,莫此為甚!

(本文部分內容刊登於蘋果日報)

【相關新聞】馬英九:兩岸同屬中華 不是國際關係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