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巴佬異藝錄】九、外省教授台灣兒子 ____《重構台灣》的幾個有趣觀點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作者:蕭阿勤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20日

曾有一位外省教授沮喪地說,回到家裡,我的兒子居然對我脫口而出「你們中國人」。

無疑這對他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這並沒什麼稀奇,各式各樣的調查都顯示這20年來台灣的認同迅速地從中國人認同轉向台灣人認同,其中以年輕人變得最快,遇到這種兒子的外省人他一定不是唯一的。

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本來,過去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領先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但現在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己差不多5成5;相反的,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已降到了不可思議的3.6%低點。

這一個不可思議變化是怎麼來的,對立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和大一統基本教義派,似乎都沒有爭議,一致認為這是李登輝、陳水扁兩位台獨總統從1988到2008執政了足足20年,努力推動台獨和「文化去中國化」的必然結果__雖然一個以權力的陰謀做觀察點給他負面評價,一個對李扁充滿了崇敬。

台灣人取代中國人認同的變遷的原因這麼單純嗎?經過為民主犧牲奮鬥後我們仍舊相信歷史的進程完全只是在最有權力的人支配之下才能發展的嗎?

的確,李登輝執政時,台灣人認同一路上升,但我們還是得記得在1992年陳師孟等教授學生把《中華民國刑法》第100條內亂罪條文抗爭掉前,李登輝政府仍一再捉台獨人士去關___那時「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認同還是非法的,認同的人還很少。

台灣人認同快速上升,中國人認同快速下跌是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和刑法第100條廢除後的事,那是李登輝當了4年總統後了(如圖一)。

至於陳水扁執政時期,我們看一下圖一就會發現,那8年台灣人認同上升反而幾乎停滯,而中國人認同還微幅上升。(台灣人認同1992到1999上升29%,平均每年4.14%,但1999到2007才上升4.1%,8年只勉強等於過去的1年,等到馬總統上台,上升速率才又恢復,從2007到 2012上升了10%,每年平均2.0%。)

對照起來,民進黨自已做的「統獨民調」,統獨認同變遷趨勢大體也差不多。

認同變遷這一個不簡單的問題,中研院蕭阿勤在傑出的著作《重構台灣___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提出了許多又犀利又有趣的看法。

他認為國族認同變遷的基礎是文化、歷史認同的轉移,最特別的是,他不和大家一樣認為這認同轉移的關鍵時間是1988到2008年,他把起迄時間往前推了約10年,他說:「1980、1990年代,是台灣本土化、台灣化的關鍵時期,台灣民族主義在文化界傳播發展的高峰。」

李登輝當總統是1988,那己經1980年代尾聲,也是民進黨建黨兩年以後的兩年了。1988後本土化在李和民進黨互相呼應之下,伴隨著民主化轟轟烈烈地展開,這,大家都看到了;那麼在之前的1980年代蕭阿勤所謂文化,歷史認同變遷情形又如何?

這,他說:「1980年代上半葉,黨外人士對台灣的過去發展了一套堅定而全面的闡述,用來對抗基於中國史觀的敘事。」

換個方式說,如果認同變遷是民進黨2000和2004勝選的關鍵的話,我們可以說:認同變遷是1980年代「辛苦」耕耘播種發芽,1990年代迅速成長,2000後收割。

「辛苦」何來?

本來,國民政府到台灣以後就強力推動去台灣化、去日本化、和中國化的文化工程,但到了1980年代,這政策更加急躁地雷厲風行,因為,在這之前的1970年代,國民黨被迫退出聯合國,被美日所有重要國家斷交,緊接又是美麗島狂飆運動,美麗島軍法大審,一連串的劇烈衝擊,使國民黨以「全中國唯一合法政權」名義統治台灣的政治神話東倒西歪,因此,就瘋狂地強化文化再中國化工程,以中華民族主義做為威權統治的意識型態憑藉,這時,中國史觀宣揚與國語運動達到高峰。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事件爆發,被集體捉去關的美麗島好漢,不必懷疑絶大多數的政治立場是台獨,但他們在1970年代,雖然在群眾演講時通常用的是福佬話台語,但在文化上除了演講語言堅持台語,並沒有對國民黨的大中華文化政策有過什麼強烈的反對意見,至於長時間對外省文化菁英主導文化霸權不滿的台灣文學界也大概只希望在大中華文化的「普遍性」中自己台灣的「特殊性」能受到尊重而已,他們的不滿並沒有政治化而成為「文學台獨」。

但是在美麗島事件後,他們共同發現在不起而對抗國民黨政治權力、中華文化合為一體的敘述壓迫不行了。於是反抗在文學、語言、史觀三個領域展開了。

這時,蕭阿勤提出了另一個與眾不同的有趣觀點,他說,一般的民族主義運動是先由知識份子挖掘宣揚潛在的民族文化,才跟著有政治活躍分子藉以喚醒人民民族意識;但在台灣這次序被巔倒過來了___在台灣是黨外人士發動「台灣意識VS.中國意識」的論戰以及討論台灣史觀的建立後文學界,史學界才跟進的。

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謂的黨外人士其實並不是什麼黨外政治領袖,而是批判性的「黨外雜誌」年輕的作者編輯們___換句話說當時小人物們。他們那時還經常用筆名而不是正名參加論戰,有的到現在他的本名大家都還不知道,但由於他們的努力,終於「建立具有台灣主體性的理念,從少數人的提倡,逐漸使台灣文化面貌產生重大的變化」_____當然,一旦這様的價值觀確立了,文化,史觀的內涵的工程又得回到文學,史學本行中人手中來充實。

從此我們到書店___包括聯合報辦的聯經,都會看到琳琅滿目的台灣專櫃,這在以前是看不到的。

今天,台灣國家認同已經成為主流民意,但應當很少人想到今天的主流民意的源頭是這樣被建構起來的。

蕭阿勤指出了這一點:群體認同不是「本質性」的存在,而是由尊嚴的個體生命努力辛苦地秉選擇的自由,在嚴酷歷史條件下以豐富的文化堆疊成的建構。

從這裡我們瞭解,外省教授兒子簡單的一句脫口而出,其實意義非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