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眺望】二戰末期的台灣全島要塞化


友善列印版本

「……雖然戰局已經接近第三期(1945年),陸軍還計畫將偌大公用地築構成為陣地,透過保甲組織強迫日、臺一般民眾每戶都得派人從事公差……最莫名其妙的是叫做「波行」的工程,計畫由桃園地區穿過丘陵地帶,挖一條直達臺北東南外廓之蜿蜒長大的地下隧道……。」

                                                                ── 伊藤金次郎,《台灣不可欺記》

二戰末期,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因應戰局需要,日軍在1944年初時,已針對台灣島上的航空基地進行強化。7月塞班島戰役日軍慘敗,美軍繼續將戰線往前推進。此時,大軍離台灣僅存一步之遙,台灣,已是下一波登陸的目標。

明確的陸上防禦作戰指導「台灣島築城計畫」在8月終於出爐,詳列台灣各區塊防禦要點,「全島要塞化」的概念終於成形[1]。日軍預測,決戰時刻將落在9月,是時美軍將會在從高雄、屏東海岸登陸。此刻全島軍民已被綁為一體,準備迎接最終一戰。

大敵當前,在台灣島各個軍事要點,軍部全力構築防禦工事,某些重要的要塞,甚至在地下挖掘出四通八達的坑道;在要塞外圍的野戰陣地,則徵召全台青壯年,終日流血流汗,在海岸線挖戰壕、山壁挖彈藥庫,以及土方運送等勞力工作。

1944年10月起,美軍對全島發動大空襲,交通癱瘓、資材缺乏,原定的築城計畫自然受到影響。隨著1945年4月美軍登陸沖繩,台灣此時已幾乎確定被跳過,免除了全島玉碎的悲劇。1945年8月,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場史無前例的台灣全島要塞化就此中止。雖然最終計畫並未完全達成,但這些遺留下來的防禦工事,卻成為戰後國軍進行台灣防衛時的重要基礎設施。

這段歷史如何被遺忘

為何這段全島要塞化的歷史,長期鮮為人知?回歸原點,這些防禦工事在二戰期間,即是由日本軍部嚴格控管。哪怕是附近居民,也幾乎無法了解內部概況。戰後,這些設施又大多被國軍接收,持續維持軍事管制,在保防需求之下,知情者當然是相當稀少。就算有些設施的所在地區已經解除管制,大部分人也還是會對其保持戒心,並不會想多加接觸。

就史料面來看,這些二戰期間留存的日軍部隊、駐防地點等資料,大多在終戰後轉移至美方或日方,戰爭期間歷史脈絡難以完整拼湊。想藉由口述尋找答案的研究者,也許有機會從耆老口中,得知某個地區曾經有駐紮日本兵、山頭下有坑道等零碎的線索,然而實際上在荒煙蔓草的林野間探索,卻苦尋不著殘留的痕跡。又或者在找到殘跡後,對於哪些設施是日軍蓋的?那些設施是戰後國軍蓋的?根本就難以分辨。

最重要的是,這些缺乏管理的陰暗的角落,容易有環境髒亂、蚊蟲孳生等問題,更時常有社會案件發生。不了解這些遺跡有何價值的周遭居民,將其判定為「都市毒瘤」,輕被鐵欄杆或水泥封住入口,重者則被直接剷除消失。哪怕有部分日軍要塞在社區營造得到硬體設施的修繕、亦或是已獲得文化資產身分,當前解說與規劃完整,可以安全深入參觀的日軍要塞,實在非常稀少。

日軍要塞的當代意義

值得慶幸的是,因為當年美軍跳過台灣,這些要塞沒有實際交戰,它們大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太平洋諸島、沖繩的日軍要塞在慘烈砲火下,大多被打得支離破碎);戰後在國軍長期管制下,它們也幸運地躲過了都市開發的危機。這些遺跡的珍貴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隨著更多海內外史料的解禁與釋出,我們終於可以逐步拼湊出1944-1945年台灣「全島要塞化」的全貌。當前亦有更多研究者投入這個領域,砍除荒煙漫草、走入極度的幽暗中,挖掘這段被遺忘的歷史;許多地方政府則摩拳擦掌,期待這些遺跡可以善加整修,轉化成源源不絕的觀光財。

這些要塞的存在,除了最基本的歷史與環境教育外,它們更是絕佳的軍事國防教材。最重要的是,它們平衡了台灣人長期的「二戰史」失憶症。

就如同2015年終戰70周年,許多新研究的浮現,再次讓台灣人重新回憶起空襲的可怕。我們的二戰記憶長期被中華民國史觀框限,好好地重新認識這些日軍要塞,也能讓這段被遺忘的歷史,能夠相對平衡一點。

或許有一天,這些遺留下來的戰爭遺跡,會成為台灣島上每一個世代、每一個族群都能緩下腳步、靜靜思考,還有汲取靈感的地方。希望那個時候,我們終能學會互相理解彼此的傷痛,共同走向更好的未來。


[1]若讀者對於這些日軍在二戰後期構築的要塞有興趣,可參考2015年歷史研究者黃智偉撰寫之《全島要塞化──二戰陰影下的台灣防禦工事(1944-1945)》。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