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電影的趣味

友善列印版本

1963年,前一年剛開辦的金馬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得最佳劇情片、導演(李翰祥)、女主角(樂蒂)等六個獎項,其中凌波因反串男角,頒給男或女主角獎都不是,索性特設「最佳演員特別獎」,也為凌波熱再添一筆。

當年,香港邵氏公司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轟動全台,連續放映長達半年,吹響「國片」衝鋒號角,導演李翰祥炙手可熱,於年底來台成立國聯影業公司,從當時正呈現榮景的台語電影界引入人才加入其陣容,如林福地和郭南宏導演。

郭導曾回憶,李翰祥看過他的台語片《台北之夜》(1962)和《請君保重》(1964)之後,延攬他拍攝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1968年推出頭兩部作品,是分別由甄珍和歸亞蕾主演的《明月幾時圓》和《深情比酒濃》。郭導憶當年:「我已經不想再拍黑白台語片了,因為彩色大銀幕國語片也已興起。」(註:黃仁編著,《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2012)p.275-276)

郭南宏後來以《一代劍王》(1968)和《少年寺十八銅人》(1975)等片紅遍國內外電影市場,成為古裝武俠片名導。武俠片也屬當年台語片的主要類型之一,郭導拍攝1970的武俠片《鬼見愁》,拍了一部分之後轉往香港邵氏拍片,便是由另一位台語片大導辛奇接續完成,也創下極佳票房。

李行導演也是拍台語片起家,1963年的作品《街頭巷尾》獲當年金馬獎最佳童星獎(羅宛琳),男主角李冠章之前主演票房很好的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1959),李行以此片崛起,之後進入官營的中央電影公司,成為「健康寫實主義」要角,1965年以中影推出的《養鴨人家》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導演獎。

1960年代,台語片和華語片在台灣各擁風華,看似雙足並立,其實是兩條不同方向的曲線。台語片逐步走向1960年代末的終點,華語片則瓊瑤文藝愛情片、「健康寫實」片、古裝武俠片等主要類型規模俱足,走向1970年代的全盛景況。

台語片和華語片盛衰之間,當然有影片本身品質的因素,而影片拍攝水準,自然牽涉到拍片資源多寡的問題,這其中就官方態度與政府政策而言,台語片顯然吃大虧,因為中國國民黨政府要推行「國語」,對台語片的態度是「讓你自己去玩,我還有別的事要忙」,專力輔導與扶植「國語片」。

1962年,根據「國語影片獎勵辦法」,設立金馬獎,以4年前爆發八二三砲戰的金門以及另一個前線戰地馬祖命名,頗見肅殺氛圍,領袖至上,前兩屆於10月31日舉行頒獎典禮,為蔣總統「祝壽」,第三屆起提早一天在10月30日頒獎,為蔣總統「暖壽」。


金馬獎前身是1959年開辦的優良國片金鼎獎,由當年合併電影輔導與檢查業務的行政院新聞局電影檢查處規劃辦理。當時盛行一時的台語片得不到政府單位的祝福和鼓勵,甚至多所掣肘,電影檢查制度即為主要介入手段,多所刁難,荒謬叢生。
 

例如,辛奇導演1965年在《台灣日報》主辦的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以《求你原諒》獲得最佳影片獎,並由觀眾票選為台語片十大導演之一,其代表作《後街人生》(1966),和《街頭巷尾》一樣呈現市井小民的生活的樸實風格,卻橫遭修剪,有一幕郵差塞在門縫中的信被風吹落水溝的關鍵場景,被電檢處指為有破壞郵差形象之虞,被迫刪去,致使劇情無法聯貫,觀眾看得霧煞煞。(註:李泳泉著,《台灣電影閱覽》(1998)p.17)

原本就不具備健全企業體質的台語片,由於政府漠視甚至打壓,再加上外片和電視興起的多重打擊,進入1970年代便一蹶不振。其中一個根本的深層社會因素是,年輕一代的電影觀眾,在政府長期「國語」政策的語言規訓和心理提示下,台語片和時髦流行的華語片比起來,顯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看看金馬獎官網「大事記」少數有關台語片的陳述:1966年,「台語影片製作量達到最高峰,上半年產量達五十七部。電影檢查處表示對台語片的檢查依循規定,並希望製片慎選題材,避免低級趣味」;2006年,「本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特別製作了台語電影趣味專題向台語影人致敬。」

從前電檢時有低級趣味,後來致敬時也是趣味橫生,台語片果真趣味無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