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介】《幽靈島嶼:浮沉於地圖上30個島嶼故事》

友善列印版本

航海史的發展,從已知探索未知的過程中,旅人的「口耳相傳」結合船員的「眼見為憑」,留下許多線索與猜測;為了資訊的傳遞與保存,製圖師將這些傳說具體化為「按圖索驥」,於是地圖/海圖便扮演了關鍵的載體。儘管西元前二世紀艾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發展出以經緯線作為標定地球上特定地點的方法,提高了定位的精確度,但還是可能發生以訛傳訛的悲劇,正如同本書作者迪爾克.里瑟馬(Dirk Liesemer)所言:「駁斥某座島嶼的存在,往往比其發現更具挑戰性,但也更為複雜、危險。」

本書《幽靈島嶼》的主題與鬼故事無關,所謂「幽靈」是指這些島嶼恍如幽靈般在海上時隱時現。按照常理,島嶼形成後應該固定不動,若曾存在於傳說或史前時代,經確認已不存在,無影響航行安全之虞,即應刪除,「但只要一天無法證明它不存在,它就會繼續出現在海圖上。」島嶼消失原因不一而足,可能是眼誤、口誤或筆誤,也可能是因地殼變動而沉沒,或者其實根本是漂移不定的冰山,於是人類豐富的想像力大噴發,記載了一個個美麗浪漫又帶著詭譎氛圍的「幽靈島嶼」。

西元二世紀古希臘學者克勞狄烏斯.托勒密(Claudius Prolemy)蒐集往來奔波的商人與羅馬官員提供的口述資料作為定位參考,完成了八卷《地理學指南》。他承襲艾拉托斯特尼所建立的經緯度觀念,緯線以赤道為基準,向北極及南極各遞增到90度為止,並劃定本初子午線為經度0度,向東與西各延伸了180度,不論大陸或島嶼,都可以透過經緯度座標定位。《地理學指南》第二到七卷列有歐亞非三大洲的經緯度座標一覽表,第八卷更依據馬里努斯(Marinus of Tyre)的研究基礎製作了26 幅區域地圖(現已佚失),托勒密所理解的印度洋是封閉的,從歐洲往西將抵達亞洲,大西洋往南將遭遇陸地隔絕,十五世紀後托勒密的著作在歐洲廣為流傳,「誤導」了無數航海家懷抱莫名熱情。例如熱那亞航海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就是「受害者」之一,後續仍不斷有以托勒密為名的新編與修訂,到了1730年已超過有50個版本,「幽靈島嶼」中的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其理論即來自托勒密認為南方肯定存在一塊很大的陸地,地球南北兩方才能維持平衡。

許多海上冒險往往發想自某張海圖。1883年,蘇格蘭小說家羅伯.路易士.史蒂文生(Robert Lewis Balfour Stevenson)筆下的《金銀島》,描述小男孩吉姆認識了一位臉上有刀疤的旅客比爾,在他的箱子裡找到一張藏寶圖,其標註了海盜船長弗林特在島上埋藏寶藏的位置,原來比爾曾經是弗林特船長的手下,比爾死後,眾人決定一起去尋找金銀島與寶藏。單純一張手稿海圖,即使是經驗老道的船長,都很容易畫錯。1615年,荷蘭數學家威理博.司乃耳(WillebrordSnellius)採取三角測量來繪製地圖,提高了製圖的正確性,船員在海上儘管能以中天求緯(藉由中午太陽高度的量測來計算緯度),但因為欠缺測量的基準點,而難以掌握經度,即使是三星定位也常有誤差,而航程一旦拉長就無法精準導航。

閱讀本書即可發現,「幽靈島嶼」大都經度不詳,實務上船員會先在海圖上標註已知船位(Fix),在不考慮水及風流影響下,藉由已知航向和航速繪製出一連串航線,來決定船舶所在的概略位置(Approximate Position)。這種運用現在位置和速度推定未來位置與航向的航法,稱為「推算航法」(Dead Reckoning),然而其容易產生誤差累積,「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所繪製出的島嶼定位當然也就有很多錯誤。

「漂移不定」的本初子午線

隨著科技進步,現代衛星定位已能做到「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本書嚴謹地列出島嶼位置、面積大小、發現年代、製圖師與附圖,但古海圖所標示的經度,很可能因為採取不同的本初子午線而有所差異,直到1884 年國際子午線會議,才通過一致採用現行主流的格林威治子午線。早期各國都是以通過本國境內的某條經線為本初子午線。歷史上最有名的子午線,莫過於「教皇子午線」。1494年,西葡二國在教皇仲裁下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協議以通過維德角群島以西300里格(大約位於現今西經46度37分處)的經線瓜分新世界,往東屬於葡萄牙的領地,往西屬於西班牙的領地。

以台灣為例,1735年法國耶穌會士尚.巴普蒂斯特.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出版的《中華帝國與其所屬韃靼地區之地理、歷史、編年、政治與生態之描述》一書中所收錄的《福建省圖》,台灣位於東經5度,即是以通過中國北京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更早在1696年義大利聖方濟各修士科羅內里(Vincenzo Maria Coronelli)出版的《威尼斯人大地圖集之世界地圖集》採行了「教皇子午線」,故在其《中華廣東省及福建省圖》當中,台灣位於東經164度與166度之間,此常見於十七世紀的義大利海圖。

另外,1655年荷蘭人尚.布勞(Joan Blaeu)出版的《世界舞臺之新地圖集》,採行通過葡屬亞述群島之經線為0度,在其第六部的《中華帝國新圖》中,台灣便改位於東經148度與150度之間;又如1707年法國製圖師紀堯姆.迪萊爾(Guillaume Delisle)出版的《地理學地圖集》,採行通過西屬加納利群島最西的費魯島(Ferro Island)之經線為0度(稱為「Ferro子午線」),其中的《印度與中華地圖》一圖,台灣位移到了東經137.5度與139.5度之間。過去曾流行以通過巴黎之經線為本初子午線(稱為「巴黎子午線」),例如1787年的《中華與韃靼海域圖》或1809年法國製圖師皮耶.拉比(Pierre Lapié)出版的《世界古典地圖集》的《福爾摩沙、先島諸島、琉球、中華部分地區、菲律賓與日本》海圖,台灣均位於東經117.5度與119.5度之間。直到採行格林威治子午線的海圖,台灣才出現在大家最熟悉的東經121度。由此可知,不論船員視覺判斷或製圖定位精準與否,本初子午線一旦搞錯,真實的島嶼也成了「幽靈島嶼」。

「地理大發現」島嶼版

廣義的「地理大發現」是從十五到十九世紀,由葡萄牙王子恩里克(Infante D. Henrique)的航海事業揭開序幕,以英國羅伯.法爾肯.史考特(Robert Falcon Scott)與挪威羅爾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的極地探險告終。其中十五到十七世紀又稱為「大航海時代」,關鍵年代有: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Bartolomeu Dias)東航發現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西航發現新大陸(他在聖薩爾瓦多島登陸,即巴哈馬群島,他卻認為自己到達的是日本外圍的群島,並誤認古巴、海地等大島為日本本島);1497年佛羅倫斯航海家亞美利哥.維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證實其發現的南美洲是新大陸(哥倫布堅信自己抵達的是亞洲東部,亞美利哥確認了這塊土地並非古老的亞洲,而是一塊新大陸,故命名為「亞美利加洲(美洲)」);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東航繞過好望角抵達果亞(位於印度);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費南多.德.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進入「南海」(後改命名為太平洋),十六世紀期間各國陸續發現澳洲;1820年發現南極洲。

按照本書所載的30個島嶼,以最先發現或標註海圖的年代依序排列(如下表所示),其實就是島嶼版的「地理大發現」,早期「幽靈島嶼」多分佈在大西洋,1520年後擴及於太平洋,1820年後更擴及南極海,書中引述大量史籍淵源、海圖編纂與探險歷程,如同一本大航海時代簡史。

島名

洋區

年代

經度

緯度

章次

波羅的亞

波羅的海

400 B.C.

經度不詳

緯度不詳

4

亞特蘭提斯

大西洋

360 B.C.

經度不詳

赤道以北

2

圖勒島

大西洋

330 B.C.

經度不詳

北緯63度

28

聖布倫丹群島

大西洋

A.D. 530

加那利群島

24

惡魔島

大西洋

1424

亞述群島以西,近格陵蘭,

南美洲之前

27

安提利亞

大西洋

1447

經度不詳

北緯31度

1

弗里斯蘭島

北大西洋

14世紀

經度不詳

南岸介於北緯60度與61度

之間

11

黑岩

北極海

14世紀

經度不詳

北緯90度

22

未知的

南方大陸

南方海洋

1503

經度不詳

南半球

26

奧羅拉群島

南大西洋

1504

西經48度

南緯53度

3

下加利

福尼亞島

太平洋

1533

墨西哥西岸前

14

貝梅哈

墨西哥灣

1536

西經91度22分

北緯22度33分

5

威洛比之地

北極海

1553

經度不詳

北緯72度

30

巴斯島

大西洋

1578

經度不詳

北緯57.1度,

部分在北緯58度39分

8

朝鮮島

太平洋

1585

東經127度

北緯37度30分

17

薩森貝格島

南大西洋

1670

西經19度40分

南緯30度45分

25

布雷西爾島

大西洋

1674

愛爾蘭以西

7

皮普斯島

南大西洋

1683

經度不詳

南緯47度

20

胡安德里斯本島

印度洋

1689

東經73度36分

南緯27度34分

13

布威島群

大西洋

1739

東經3度24分

南緯54度26分

6

菲利普島

蘇必略湖

1744

經度不詳

緯度不詳

21

篷查特蘭島

新南格陵蘭島

南極海

1821

西經47度21分

南緯62度41分

19

拜爾斯島

太平洋

1825

東經177度04分

北緯28度32分

9

莫雷爾島

東經174度31分

北緯29度57分

圖阿納奇群島

太平洋

1842

西經160度13分

南緯27度11分

29

瑪麗亞.

特里薩礁

南太平洋

1843

西經136度39分

南緯36度50分

18

西經151度13分

南緯37度

基南島

北極海

1870

阿拉斯加以北

16

珊迪島

太平洋

1876

東經159度55分

南緯19度13分

23

康提亞島

加勒比海

1884

經度不詳

北緯14度

15

哈姆斯沃思島

北極海

1897

經度不詳

北緯57度

12

克洛克島

北極海

1906

西經100度

北緯83度

10

本書敘事層次豐富,畫面感十足,書中介紹的第一個幽靈島嶼「安提利亞」(Antilia),曾被認為所指的就是台灣。十五到十七世紀間的海圖都將台灣劃成北中南三個小島,例如1568年與1573年由葡萄牙製圖師杜拉多(FernãoVazDourado)繪製的《遠東航海圖》與東亞地圖、1592年荷蘭製圖師彼得.布朗休斯(Petrus Plancius)繪製的《東南亞地圖》、1596年荷蘭人林斯豪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東印度水路誌》中的東印度圖、1598年荷蘭製圖師杜度生(CornelisDoedtsz)繪製的《東南亞水路圖》、荷蘭製圖師亨里克斯.洪第烏斯(HenricusHondius)延續其父親約道庫斯.洪第烏斯(JodocusHondius)繪於1606 年《中國地圖》後於1631年出版的《最新繪製全亞洲詳圖》、1632年英國製圖師約翰.斯皮德(John Speed)出版《世界知名地區全覽圖集》當中收錄的《中華帝國圖》等,甚至是1679年法國製圖師桑松(Nicolas Sanson)出版的《中華王國圖》,都將台灣畫成三座島嶼。可見大航海時代也是「天下海圖一大抄」,分隔北、中二島的可能是立霧溪或大甲溪,而隔開中、南二島的可能是秀姑巒溪或濁水溪,偌大的溪流出海口所形成海灣,很容易被誤解成為海峽。進入荷治時期後,台灣才逐漸被正確繪製成一島,例如1635年荷蘭製圖師威廉.布勞(Willem Blaeu)出版的《東印度及周圍群島圖》與1636年荷蘭製圖師強森(Jan Jansson)繪製的《中國地圖》等。大航海時代下的台灣一直被誤認成三座島嶼,而日韓、琉球與菲律賓的某部分都有可能是傳說中的「幽靈島嶼」。

神聖不可分割的中國「幽靈島嶼」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第1款規定,島嶼是四面環水、在高潮時高於水平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2016年,中菲《南海仲裁案》將台灣的太平島「化島為礁」,引發國內熱烈討論。仲裁庭將所有的海洋地物(maritime features)分為三類,分別是:高潮時仍高於海洋平面的自然形成地物,稱為「高潮地物」(high-tide features);或是高潮時沒入水中,低潮時露出海平面的「低潮高地」(low-tide elevations);以及不論低潮或高潮皆低於海平面的「隱沒地物」(submerged features)。其中的高潮地物又分為「全權島嶼」(fully entitled islands)與「岩礁」(rocks),太平島的島礁認定爭議即在於此。依《公約》規定,島嶼可主張200海浬專屬經濟區與大陸礁層;與之相對,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本身經濟生活的岩礁,則不得主張專屬經濟區或大陸礁層,但至少可主張12海浬領海。而低潮高地就是俗稱的「乾礁」,得作為占領對象,若位在沿海國領海內,還可以作為領海基線的選點基礎。至於隱沒地物則是俗稱的「暗礁」或「暗沙」,不得作為占領對象,通常只能構成沿海國大陸礁層的一部分,例如中國向來標榜疆域最南的「曾母暗沙」,就是這樣一塊隱沒地物,原本只是西方人測繪標示於海圖上的「James Shoal」(原譯為「曾母灘」),最後竟成為「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沿用至今,可謂中國的「幽靈島嶼」,根本不存在於海平面上。

本書對於島(康提亞島)、礁(瑪麗亞.特里薩礁)、群島(奧羅拉群島、布威島群)、半島(朝鮮島、下加利福尼亞島),甚至是大陸(亞特蘭提斯、未知的南方大陸)或飄浮於南北極海的冰山(克洛克島、哈姆斯沃思島、基南島、新南格陵蘭島)等均未詳加區辨,這反應了探索過程中的資訊龐雜且混沌不明,作者以第一人稱轉載日誌原文,帶領讀者身歷其境,反覆思索推敲,饒富趣味,本文從海圖製作、航行定位到島嶼認定等背景知識補充說明,增加讀者閱讀時的順暢,而這場詭譎的尋島冒險,就從下一頁開始。

書名:幽靈島嶼:浮沉於地圖上30個島嶼故事
作者:迪爾克.里瑟馬(Dirk Liesemer)
譯者:賴雅靜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9月27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