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版出來!日本暢銷書背後的「編輯力」與寫作魂

友善列印版本

這幾年,日文書搶攻台灣書市,連帶培養許多譯者。不過,日方每每擺出高身段,一簽約,總是要求編輯隔天要匯款。究其原因,日本的出版物,五花八門,從推理小說歷史國際關係到養生,無所不包。目前,日本的出版文化依然展現源源不絕的活力,這要歸功於作者和編輯的積極互動。

作家勤於寫作,時時提交書稿,而編輯的企劃能力,更扮演催生的角色。雙方的互動,甚至納入偶像劇的內容。例如早期的《戀愛故事》(Love Story),由豐川悅司和中山美穗主演,內容強調經由編輯的鼓勵,讓作家掃除過去的陰霾而再度提筆寫作。又如《重版出來》、《校對女孩》到近日上檔的《文學處女》,教人領教編輯的創意。

1980年代,日本出版界盛極一時,許多作家搭著這道順風而聲名遠播。喜歡日文書的資深讀者,必然對於「講談社現代新書」記憶猶深。當時這套口袋書,為了跟「岩波新書」、「中公文庫」較勁,乃請出鷲尾賢也主掌編輯部。他綻放出新奇的創意,使得新書系列,終於得到認可,甚至啟蒙讀者。

當時,法蘭西思想席捲全世界,讀書人開始認識德希達、德勒茲、傅柯,但內容深奧,有讀沒有懂的讀者,比比皆是。鷲田賢也嗅覺敏銳,乃邀請思想界大咖今村仁司撰寫入門書,於是《現代思想的關鍵語》,便正式誕生。日本人大量消費,但消費行為的意義是什麽?因此學者星野克美《消費記號論》,也納入新書系列。顯然,這兩位學者能夠闖出一片天,則要歸功於編輯的巧思和洞察力。

鷲尾賢也在《編輯力》指出,身為編輯要有好奇心,即使美伊戰爭、SARS、黑格爾新譯本到早安少女組都應該關心。顯然,按照平成觀點來說,連AKB48和乃木坂46也要留意。過去,《朝日新聞》編輯得知偶像小泉今日子,從小就喜歡看書,便請她撰寫書評,後來《小泉今日子書評集》由中央公論新社推出上市。

「講談社現代新書」能夠出奇制勝,也要歸功於裝幀設計。鷲尾先生邀請設計界大師杉浦康平操刀。書背分成六段——書系標誌、編號、書名、小插圖、作者名字、出版社社名。顯然,書背的呈現是設計亮點。至於封面則結合「插圖」跟「文案」,而封底則亮出「著者名字」、「目錄」,非但搶眼,而且佔了上風。

「退一步,則死路一條!」是日本作家的處境。出版和書市是資本主義的運作,寫書沒有後續,產量少,無法獲得讀者的青睞,編輯便下達「追殺令」!

一九七〇年代,日本有位嬉皮青年叫佐伯泰英,扛著一部攝影機浪跡西班牙,目的是為鬥牛士留下寫真。除了推出《鬥牛》之外,更撰寫報導文學《鬥牛士柯爾德貝斯 一九六九年的反叛》,上個世紀末則改行推出國際間諜小說,但銷路一直無法起色,使得編輯大嘆三聲無奈。某日,這位創意連連的編輯板起臉色,下達最後通牒說:「要不要改寫情色小說或是時代小說?否則我無法再幫你撐場面!」

佐伯左思右想,覺得自己無法創作情色故事,靈機一動,便計劃試一試時代小說。但動筆之前,天天進圖書館蒐集資料。畢竟時代小說牽涉到江戶和德川幕府的歷史,不管官職名稱或用語,總是跟當代日文有所差異。經過一段時間,推出《密命》系列,內容是劍客單身赴任的故事一炮而紅!接著《古屋總兵衛》系列,也是深獲讀者的青睞。內容是敘述德川開府江戶,但盜匪橫行,治安敗壞,幕府乃逮捕一位大頭目,赦免之後,命他在全國各地開設二手服飾店,但暗地是蒐集情報,以防各藩主叛變。

目前,他的一系列作品分別由講談社、光文社、幻冬舍、集英社、角川出版社推出上市,十年前銷路已經超過千萬冊!

有趣的是,昭和年代經濟活力不可一世,出版社經費多多,作家和編輯經常出現在銀座酒廊,一邊品酒,一邊談書稿。NHK 曾經製作紀錄片,訪問酒廊媽媽桑,作家北方謙三和大澤在昌赫然在座。北方謙三提到,能夠出現在酒廊,代表作家已經能夠獨當一面。

作家大澤在昌是一位率直而奮力不休的拼命三郎,其名作《新宿鮫》系列一直站穩排行榜,而且榮獲直木獎。日本泡沫經濟尚未浮現之前,他推出二十八本書,卻沒有再版,同業戲稱「萬年初版作家」。不過,他感謝當年編輯能夠給他機會,於是下一本書便翻盤了!目前,他是火紅的超級暢銷作家,時時鞭策自己,力求突破。

在《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中,他自嘲說:「看來在這三更半夜幹活的,只剩下我和正在建築工地的工人了。」過了幾秒之後,他還是不敢睡覺,於是繼續筆耕。他強調專業作家至少每天要寫四千字,最好是能夠寫到八千字。每出一本書他總會砥礪自己,下一本要寫的更好,才對得起身為衣食父母的讀者。

在他看來,寫作和閱讀是一體兩面。一旦靈感消失了,便要繼續閱讀,而每年至少要讀一千本書,才是夠資格稱為專業作家。他也具有非凡的商才,開設經紀公司,旗下有名作家宮部美幸和京極夏彥。他勸告新人作家要跟編輯有良好的互動,即使名作家也不例外,否則編輯不出你的書,機會喪失了,但他們依然領著薪水!本書是他在角川出版社的講座內容,對於半輩子的寫作體驗和竅門傾心相授,大家未能親臨課堂,但每句話都化為書中文字,值得一讀!

專業作家,如同農民,時時要面對挑戰。當年,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天天面對嚴酷的環境,所以要想想:「明天總要發明點什麽!」這句話,是日本神保町「山本書店」主人山本七平的名言,其名作《日本人與猶太人》,叫好又叫座。值得一提的,山本桑出的書一直不好賣,於是就「發明點什麽!」他出這本書之前,跟編輯套招,掛上猶太人的名字 — — 班達桑,結果賣翻了!此書也出過中譯本,由鍾肇政先生翻譯。

作家著作大賣,收入增加,連帶衍生良性循環。神保町的兩位大戶,分別是松本清張和司馬遼太郎。司馬遼太郎在寫作《竜馬行》的過程中,花了一千萬日幣,逛遍各地書店,蒐集材料,結果賣了兩千多萬本。好玩的是,松本清張晚年住院,依然不忘記偷偷溜到神保町蒐集資料。

理解日本作家和編輯的互動,也許台灣作家會有一些啟示,除了接受補助之外,專業的寫作竅門,應該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