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經濟學】川普經濟學:公平貿易vs.自由貿易

友善列印版本

貿易自由化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也致力於降低各國的關稅障礙或消除貿易保護壁壘。就全球貿易的角度而言,當影響貿易的障礙愈少時,貿易所創造的產值(餅)愈大,同時,當貿易的障礙愈低時,消費者或生產者至少不會變差。因此,我們可以常聽到「自由貿易一定是最好的」。

有趣的是,若自由貿易一定是最好的,為何最崇尚自由開放的美國政府當局卻反過來強調公平貿易的重要性而非自由貿易。自由貿易顧名思義是指市場的競爭情況是自由開放的,在國與國間的交易過程中,不會有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擾。有關自由競爭的說明可以參見「找出市場機制的豬隊友」一文。就公平貿易而言,主要說明國與國間的競爭地位必須是對等的,會影響廠商的競爭地位因素相當多元,例如,國營企業與民營企業、不同國家間的產業補貼政策差異、勞工福利的保障等任何會影響廠商競爭的因素。目前對於公平貿易最為強調的國家元首,莫過於美國總統川普先生。

近期,由於川普大幅提許多產品的進口關稅,各國呼籲美國要遵守WTO規則聲音愈來愈大,特別是中國。在多數國家都已是WTO會員國的當下,美國是明知故犯要違反WTO的規定,或是凸顯不公平貿易的嚴重性。事實上,貿易障礙也可以區分為關稅與非關稅障礙。關稅障礙是最容易被觀察的,在WTO的推動下,其會員國的關稅障礙已降到即低或零關稅的水準。因此,可能產生各國貿易爭端或衝突的因素往往來自於非關稅的因素。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許多人常聽到的話。同理,世界各國政府為了要讓自己的廠商有更好的出口競爭力,往往會透過許多非關稅的方式來幫助自己國家的廠商。廠商的利潤即為總收益與總成本的差額,總收益的增加可能來是因為產品價格增加的幅度高於銷售量下跌的幅度或產品價格下跌的幅度小於銷售量增加的幅度。因此,總收益的增加受到廠商的產品品質與消費者購買意願所應想。就總成本而言,只要可以降低成本,則廠商的利潤一定會增加。

近期,川普總統質疑許多國家有操作匯率或低估幣值以換取出口競爭優勢,此即藉由影響產品的出口價格來增加廠商的收益,這也是為何各國匯率低估與否往往為貿易衝突的原因。例如,當某一個出口國的貨幣被低估或貶值時,代表該出口國以美元計價的價格會愈低,因此,該出口國的產品將相對於未有貨幣干預的國家便宜。若匯率的波動是來自於政府的人為操作,對於其他未干預匯率的國家而言,自然會讓其出口廠商處於不利的競爭低位。此時,將自由競爭奉為圭臬的政府,將面臨巨大損失。

就降低總成本而言,包含勞工薪資、電價的高低、土地取得成本與環境污染防治的執法寬嚴程度,都會影響廠商的生產成本。換句話說,若一個國家對於勞工的工作環境或權益不甚重視時,廠商自然也不會重視,此時,廠商的生產成本就會被低估。電價或土地也都是一樣的問題。就環境污染而言,若一個國家不重視環保問題,該國廠商從事污染防治的誘因將會降低,故其所付出的污染防治成本也會降低。當廠商生產成本愈低時,可以降低價格的空間也會愈大,此時,對重視勞工人權與污染防治的國家而言,其廠商將會面對不公平的競爭。

台灣近幾年來,基本工資或休假方式的調整都顯示台灣對於勞動權益的重視日益提高。當然,純出口廠商面對政府的調薪當然會產生很深的疑慮,這些廠商的成本也愈來愈高,相較於外國,他們的競爭劣勢也會愈來愈大。由此可知,政府在勞動與環境的態度對於企業的投資誘因就會有很大的影響。

此外,產業的補貼也是常被批評為不公平貿易的元凶,當政府給予某些出口產也有退稅或投資抵減的優惠時,這些產業的出口競爭力至少不會降低。因此,產業的補貼往往也是造成不公平貿易的主因之一。就產業補貼為言,當A國公司有A國政府的資金或投資補貼,但B國政府則未對廠商進行補貼,此時,A國與B國就會出現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因此,若放任兩廠商自由競爭,未被補貼的廠商面對的是不公平的競爭。

綜合上述說明,我們可以了解到公平貿易的重要性,如果競爭地位已經存在明顯的不公平,不斷強調自由貿易只是讓國與國間的地位更不公平。因此,許多國家在批評美國的公平貿易主張時,應先想想自己是否即為製造不公平貿易的破壞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