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事故死亡率高 道安會報應有外部評鑑

友善列印版本

交通部、警政署統計顯示,台灣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30天內死亡人數2,877人,涵蓋A1類(立即死亡與24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604人,約即一天約8人因車禍喪命,代表每天需因車禍損失8個人的社會產值、需額外替8個經濟瀕臨瓦解的家庭付出社會成本。

據日本警察廳(National Police Agency)發表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1],2017年度總共3,694人喪生,創下二戰後最低紀錄,日本與台灣兩國人口差了約5.3倍,如對比兩國的每千萬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2],得到驚人的數字,台灣每千萬人有1,250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日本每千萬人則有290人身亡,台灣與日本交通事故死亡率的差異比例為4.4倍。

我們可以發現到,日本是大眾運輸軌道發達國家,很多即使人口不多的城市,像不到100萬人口的山梨縣、鳥取縣等就有電車或路面輕軌,這可能與交通事故死亡率低有相關。

台灣非軌道運輸發達國家,而每千人擁有汽車數約337輛、機車密度世界第一,汽機車追撞、互撞等在我們生活中經常發生,有日本媒體人野島剛觀察台灣馬路現象有感而發說,台灣汽車駕駛人態度較傲慢,將馬路當專屬汽車空間,不太禮讓行人,他認為唯有駕駛人謙卑,才能減少交通事故。其實,汽機車駕駛人在馬路上除要謙卑行駛外,遵照交通規則也很重要。

「車子就是獅子」

日本的交通事故低死亡率,與日本政府修改《道路交通法》、推動交通整治等綜合性措施有關,更重要的是,日本警方和學校不斷宣導交通政策、努力改善駕駛人習慣,過去校長會在朝會叮嚀孩童,「車子就是獅子」,從小養成日本人遵守交通法規、日本政府嚴格執法也是交通事故少的重要原因。政府有關部門應該仿效日本政府做法,學習他們好的交通管理方式,再想辦法降低台灣相當高的交通事故死亡率。

交通事故高死亡率,政府定期召開的道安會報勢必要徹底檢討,中央、地方政府雖然定期舉辦道安會報,但近4年交通事故死傷人數,平均後每年約40萬,平均每日發生近1100件交通事故,如要有效降低事故案件,得要由交通部門、警察部門,新聞部門等徹底反省,找出癥結對症下藥,也許道安會報也需要透過外部評鑑機制,讓道安會報發揮功能。

目前各直轄市、縣(市)政府道安會報主要由交通部道安督導委員會監督與查核,屬於上級機關評鑑,再來看地方政府道安會報架構,以高雄市政府道路交通安全督導會報設置要點為例,僅有遴聘專業學者擔任顧問,列席道安會報提供諮詢,尚稱不上真正的外部評鑑。

外部評鑑目的即為道安會報打分數,主要由專業交通學術機構、交通社團或一般用路人等組成共同評鑑道安會報成效,透過設立一套各政府都適用的評鑑機制,用此準則來監督各地方道安會報是否落實交通安全、檢視道安會報各類缺失與提出建議供政府參考,更多細節仍有待大眾更多討論。

最後,建議政府更要加強推廣民眾盡量搭乘大眾運輸,特別在上下班期間取代私家汽機車的習慣要養成;政府也要重視各地的軌道(高鐵、台鐵、捷運與輕軌等)建設,以軌道為主全面升級大眾運輸系統,目的是為了降低傷亡人數,減少個人、家庭為此付出的龐大醫療、社會成本。

 


[1] 資料來源:日本警察廳,不區分A1類與24小時內死亡,https://www.npa.go.jp/news/release/2018/20180103001nenntyuu.html

[2] 台灣方面因無2017年交通事故30天內死亡人數資料,僅採用2016年資料做對比。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