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台灣民俗學的建構》:傳承於台灣各地的日本奉納民俗及奉納物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台灣民俗學的建構
作者:林承緯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4月25日

日本民間的奉納民俗,伴隨日人統治而傳入台灣,如此代代依附於日本人宗教生活中的祈願行為,順應不同的宗教需求或信仰功能,廣泛顯見於日本傳來的神社神道、日本佛教等宗教設施及相關祭典。相對於異國日本的奉納習俗,在台灣民間融合儒釋道等宗教傳統下的信仰傳承中,也可見人藉由物質或展演來作為酬謝、祈願神佛的行為,只不過兩者就文化內涵、信仰背景及慣習特徵等面向而論,想必將出現若干的異同。

本章節將以《台灣日日新報》這份日治時期重要的報紙為資料基礎,藉此對奉納在異國統治下傳承於台灣社會的情形,還原重現當年傳承樣態,進而掌握這項民俗文化於異國發展所呈現的特徵。

奉納一詞首度出現在《台灣日日新報》,是在1897 年3 月中旬,該則報導以「辮髮奉納」為題,報導指出一名年約35、6歲的台籍民眾來到憲兵招魂祭會場,說道為順應即將到來的5 月8 日這個《馬關條約》生效日,希望配合日本風俗剪去辮髮,並將這束辮髮於憲兵招魂祭中作為奉納。1897 年(明治30年)為日本統治台灣的第二個年頭,顯示應還有眾多民眾維持著辮髮、纏足等清領時代的生活習俗。這則新聞報導的刊登,首先凸顯出統治當局希望藉此營造台籍民眾對於新統治者及其慣習文化的歸屬。不過另一方面,報導描述的台籍民眾將自己的頭髮獻給神靈這種典型的日本奉納行為,就台灣傳統民間普遍的宗教祭祀行為來說,並不常見,更何況奉納的對象為往生的日本憲兵英靈。在此暫且不論這則奉納報導與奉納者的意志及心態,透過這則報導可知,在台灣進入日本統治時代的最初,日本奉納的宗教行為不僅傳入台灣,並有部分台籍民眾已進行奉納。同年,在另一則報導台北地區招魂祭祭典的描述中,則充分紀錄當時祭典所見的奉納內容,有角力、擊劍、大弓的競技型奉納,也有薩摩棒踊、藝妓手踊等表演型藝能奉納。藉此顯示在20 世紀前夕,傳承於日本本土的奉納形式已傳入台灣。奉納為日本人重要的祈願行為,當中特別與神道信仰關係密切。

1901 年,官幣大社台灣總鎮守台灣神社創設鎮座於台北近郊,可謂是加速日本宗教文化在台發展重要的里程碑。就在台灣神社鎮座祭前夕,《台灣日日新報》刊登名為「台灣神社祭典と台北市民」的報導,文中除了說明台灣神社的創建背景及信仰源起外,並以相當篇幅說明奉納這項傳承的做法及意涵。

「各神社の祭典には古来の慣例に依り人民より奉納する種々技典には夫々の特風あり、是れ素より参酌の材料とするに足りねへし、各種の音楽中特に高尚美妙なる者は勿論四民歓喜の意を表するか為めには雑曲の奉納も可ならん、各種の山車や角力競馬等の奉納も然るべし、是等の事を為すに當りて人民一般に恭敬の意を失はさるは勿論なりと雖、徒に似而非道徳論を唱へて折角人民の誠心誠意に奉納せんとする各技の批難を試み、未曾有の盛典を損することあるべからす(以下省略)」

這段報導說明順應著各地祭典傳統的奉納類型多元多樣,並指出奉納為民眾對其信奉宗教的一種信仰表現。奉納內涵呈現的技藝優劣並不影響奉納的本意,如此對於奉納的詮釋透過《台灣日日新報》這份當時最重要的報紙傳媒,應對各階層的在台日人與台灣人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當時即將到來的台灣神社鎮座祭典而言,奉納被視為民間慶祝神社鎮座創建重要的表現,因此前述這則報導對於奉納的意義詮釋,反映出這項日治時期在台最重要的神社鎮座所受到的重視。

台灣神社創建及神社落成的鎮座祭典,幾乎涵括日本民間奉納文化各種不同的類型,諸如神社營建的硬體物質性奉納,從鳥居、石燈籠、石獅子等社殿建築構件、擺設,或放置於神社境內的大砲,種植的松樹,以及刀劍、畫軸、花瓶、香爐、金品等這些配合著社殿建築各空間至神社鎮座儀式的需求物,還可見上至皇族、總督,下到日台各界仕紳、民眾為恭賀台灣神社鎮座所獻上的奉納物。另一方面,在10 月27、28 日台灣神社鎮座大祭期間,社殿周邊及台北市各場所也有慶賀展演奉納,有別於前述偏向具象的物件獻納贈與,這些由信徒民眾為主體所發起的煙火施放、藝者手蹈,陸軍的騎兵武技、武德會的武術奉納等,透過各種技能展現的形式來向神靈表達祈願、感謝之意。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台灣首度大型祭典奉納中,也見台灣民眾的參與,在27 日午後1 點至5 點間,由艋舺、大稻埕共三百五十四人,組成四艘龍舟競賽。另有一艘載著男女各八名樂師,手持鼓、板、月琴、胡琴等樂器演奏大天官、四郎探母、大拜壽,於神社下的基隆河中巡行演奏,同時也在圓山碼頭邊搭台演出。這場由台灣民眾對日本神社祭典進行的奉納演出,其背後的動機或許並非單純的宗教行為,雖然演出者應是從曲館、藝旦間等地雇來,不過此舉已反映出台灣人甚早接受日式奉納洗禮,以自己的文化表現形式為日本宗教祭典做奉納。

奉納在台灣神社創建及落成鎮座儀式中,成為人與神之間最重要的連結。這樣的宗教行為,在神社年中各大祭典活動甚至平日時,也隨著民眾的信仰需求而呈現,像是據傳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當年登陸澳底及前往基隆時,曾享用並讚譽有佳的番薯、鯛魚,在1903 年當時成為澳底、基隆地區居民獻給台灣神社的奉納物。同樣屬性相近的奉納,也出現於1909 年,該年正逢全島鐵路通車,皇族閑院宮載仁親王抵台到高雄出席盛會,當時由台南監獄製作藤椅與坐墊給閑院宮載仁親王使用,這兩件皇族短暫用過的器物,日後作為該典禮紀念品奉納台灣神社。

台灣神社因祭神之一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特殊崇高的官幣大社、台灣總鎮守的社格位階,造就出台灣神社不僅是日本皇族貴族來台必訪之地,並獲得眾多地位崇高者的奉納。最具代表的是宮內省、北白川宮分別於1901年10月奉納的「御太刀」、「御軍刀」,以及德川家達、島津忠齊、島津忠重、伊達宗陳、樺山資紀等人奉納的石燈籠等物。反觀民眾宗教生活所崇信的台灣神社,也因台灣總鎮守的氏神信仰位格,逐步成為台北地區甚至全島的信仰中心,並出現各種不同形式的奉納宗教行為。像是1917 年台灣神社大祭所接獲的奉納物,包含有金錢、神饌、大生鯛魚、番薯、白米、鏡餅、烏龍茶、酒類(威士忌、清酒、梅酒、啤酒)、食鹽、水果(蜜柑、柚子)、烏龍茶與生花等。這些奉納物不僅出自在台日本人個人或各種組織,也有部分為大龍峒、古亭庄、士林等地台籍民眾所奉納。

同時期,由花藝流派發起以花藝來奉納台灣神社祭典的活動,也屢屢出現於當時的台北街頭,這種生花奉納舉行會場,多半不選在神社境內,而是以台北市區如鐵道旅館、愛國婦人會事務所、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二樓及部分花道同人的商家店面為展場。如此的奉納活動,從最早由池坊發起,直到1916 年,已由台灣花道會籌畫,該年匯集各流派達200多瓶的奉納展示,此後,如此風氣更有逐年興盛的趨勢。1925 年逢台灣神社祭典期間,柳花遠洲、池坊、楓月、未生、倭古流、未生北、真花池坊、梶井宮等十餘流,共聚於台北舉行奉納生花會,這項奉納活動除了透過技能展現達到酬謝神恩並祈求技藝精進外,另一層面而言,已儼然成為該藝能重要的交流平台。往後生花奉納不僅在台灣神社祭典,像是基隆神社、台中神社、嘉義神社等各地重要的神社祭典,皆可見生花奉納蓬勃的發展景象,直到日治末期才隨著時局惡化而終結。

1916 年台南舉行御遺跡祭、招魂祭兩祭典,會場旁安排有弓術、少年相撲、生花、盆景、擊劍、都神樂、支那芝居、錦魚展覽會等奉納餘興活動。同年於基隆神社大祭上,分別有台灣民眾提供的台灣演劇與當地哨船頭料理店組合安排的鞍馬天狗、藝妓手踊的奉納節目。另外在時間相近的嘉義神社春祭大祭暨殉難警察官招魂祭典中,莊嚴神社的宗教儀式結束後,神社旁也同樣可見大弓、自行車競走、台灣人演劇、藝妓手踊等。1920 年新竹神社祭典會後所登場的奉納活動,除了相撲、煙火、藝妓囃子,當地日本人信眾還組織屋台祭典隊伍繞行街道至神社參拜,而在這場神社祭典中,台灣民眾也推出舞獅2陣、布袋戲2場、戲劇1場,與藝旦歌唱的傳統藝能奉納陣仗。

大正年間,奉納類型相對於過去更為多元,除了相撲、神樂、弓術、藝妓手踊等傳統藝能外,也開始出現自轉車競走、錦魚展覽會等新型態的奉納,還有台灣傳統戲曲也成為神社奉納的類型之一。

在奉納類型日趨豐富多樣的傳承發展下,奉納者的身分背景有逐漸普及到台籍民眾及各階層在台日人的趨勢,譬如1917 年基隆富商顏雲年等15名台灣人奉納基隆神社大鳥居1座,並於神社內舉行奉納式並撒麻糬慶祝。1918 年同樣在基隆神社,先是接獲水產實驗船凌海丸船員奉納兩件從南洋捕獲的貝殼,作為神社御水洗缽之用,同年,居住於基隆的日人藤田伊奈介,為紀念個人渡台10週年,並向基隆神社表達謝意,以個人之力奉納一座石造神門形鳥居,隆重於神社內舉行奉告式。關於各地民眾奉納神輿、石獅子、石燈籠、鳥居等報導,散見於《台灣日日新報》上,雖然成為新聞的奉納活動,多數屬於社格高且屬於國家神道系的神社,不過在前述這些神社奉納宗教行為反映的特徵中,顯示日本奉納已隨著日本統治的腳步,根深蒂固地移植到台灣,甚至也對部分的台灣人產生影響。

相對於前述的神社神道、日本佛教所傳承的日本民間傳統奉納,1928 年隨著建功神社的鎮座,一股以各式體育競賽為主的新興奉納形式席捲全台。像是排球、棒球、游泳、田徑、網球、足球等有別於傳統武道、相撲,或是手蹈、生花、謠曲的奉納做法,分別於建功神社祭典奉納活動中登場。這座位於台北市南門町、以供奉日治期間在台戰死、殉難者為祭祀對象的神社,於1928年7月14日隆重舉行了鎮座式。在這場慶祝神社落成最重要的大型祭典中,共策畫包含有劍道、柔道、馬術、弓術、相撲等武術,能樂、音樂、手踊、台灣戲劇、清音、什音、煙火、生花、活動寫真等藝能類展演,此外還有棒球、網球、田徑、游泳、足球、籃球、曲棍球等體育性奉納。這些活動分散於台北市內的武德殿、植物園、新公園、圓山運動場、台銀球場、東門游泳池等地舉行,規模相當龐大。如此將體育性競賽納入宗教奉納,特別是綜合性的奉納比賽呈現,建功神社祭典最具代表性。

接著,1929年斗六神社、1930年嘉義神社、1931年開山神社等祭典奉納,也開始結合當地體育協會,舉行田徑、競馬等運動型奉納。

建功神社從鎮座創建到終戰廢止的20餘年間,可說是逐步配合祭典期間舉行

綜合型奉納競賽,在首度辦理的鎮座祭典下的體育奉納項目就有10餘種,參與人數約有1540名以上。1930年4月,全島硬式網球比賽開始納入建功神社的奉納活動,讓這項體育競賽也具備宗教意義,同一時間,全島橄欖球大賽也以建功神社奉納之名義舉行。這種將全島性體育競賽作為神社祭典技藝奉納的做法,在規模與數量上逐年不斷增加。而建功神社例行的祭典規模也延續鎮座祭所奠定的基礎,譬如在1932 年祭典奉納的水上競技這部分,就是當年奧運全日本國手選拔台灣地方預選會比賽。建功神社體育奉納的盛況,即使到了1943年戰況緊繃的時局,仍維持了排球、足球、橄欖球、水上競技、競走、網球、桌球及各種武道競賽的做法,呈現日治時期不同於過往常見的石燈籠、鳥居等物質性奉納,能、手踊、生花、傳統戲劇、煙火、假裝行列等藝能奉納,以及樽神輿、神樂、山車等具宗教性格較濃厚的奉納傳統。

《台灣民俗學的建構》講座

台北場

講題|作夥「迎熱鬧」:大拜拜如何變成無形文化資產?
時間|5/11(週五)晚上7點30分
地點|永樂座(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3巷6號)
主講|林承緯(北藝大副教授、《台灣民俗學的建構》作者)
費用|100元,可抵當日消費

台南場

題目|林百貨的稻荷神社與台南民俗學
時間|5/19(週六)下午3點
地點|林百貨4樓 林聚點藝文空間(台南市忠義路二段63號)
對談|林承緯(北藝大副教授、《台灣民俗學的建構》作者)、蘇峯楠(「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作者)

關鍵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