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之父」江戶川亂步故居

友善列印版本

位在東京西池袋的立教大學,望眼即知是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正門入口聳立的耶誕杉和綿延校舍紅牆的常春藤,美不勝收。平日上下課趕教室的大學生,將校舍內外擠得水洩不通。校園側面,卻有一條僻靜的小道,通往一戶和洋風混合的私邸。這裡原是推理大師江戶川亂步生前的邸宅,如今已成為立教大學管理的「大眾文化研究中心」兼「亂步紀念館」,每週只開放兩天。

江戶川亂步(1894-1965),是日本近代推理懸疑兼驚悚小說的開山祖師。他不但著作等身,又在1947年設立「偵探作家俱樂部」(後改名「日本推理作家協會」),復於1954年捐私財創辦「江戶川亂步賞」,培育日本推理小說作家無數,影響力無遠弗屆。

本名平井太郎的江戶川亂步,出生於日本三重縣,畢業自早稻田大學政經學部,屬菁英之流。但是,生性善變的平井太郎,歷經貿易商社職員、新聞記者、舊書店主、中華麵店主⋯⋯各行各業,而後在1923年於《新青年》雜誌發表處女作〈二錢銅貨〉,一炮而紅,才步上推理作家之路。

亂步自幼喜歡閱讀押川春浪和黑岩淚香的古典冒險小說,大學時代浸淫圖書館和舊書店,遍覽愛倫坡和柯南道爾等西方代表作家的作品。他的筆名「江戶川亂步」(えどがわらんぽ)即取自「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日語諧音,十分有趣。不過,亂步的文學素養不限通俗小說。由谷崎潤一郎、佐藤春夫至杜斯妥也夫斯基等東西文豪,都是他涉獵的範疇。亂步的作品除驚奇恐怖之外,表層下隱含人物的出身背景、犯罪徵兆和心理變化,經常給人深沉哀傷的讀後感。

位在西池袋的江戶川亂步故居,大門鑲著平井太郎和獨子平井隆太郎(曾任立教大學教授)的名牌,彷彿故人依舊在。看似平凡的住家,玄關入口有一個小展覽室,書棚陳列亂步的代表作,另一頭展示亂步生前愛用的帽子、眼鏡和文具。雖然住家不能進入,觀客可以沿庭院繞屋子半圈,稍窺作家的家居生活。亂步邸絕非豪宅,只有當時屬於摩登的沙發、電話和壁爐,將十來坪大的會客室妝點得還算氣派。房間外壁改成的櫥窗,陳列許多珍本和初版著作,及亂步的親筆書法。最引人注目的,卻是庭院後方獨棟的書庫,這裡經豐島區在2003年指定為「有形文化財」,特別保護。

生性愛活動的江戶川亂步,前半生曾經搬家40餘次,1934年遷至附倉庫(書庫)的池袋邸才安頓下來。此後一住31年,直到他70歲辭世於此。當初池袋還是山水林田的郊野,二次大戰後才變成繁華的鬧區。無論是自然風物或人情市街,都正對亂步的寫作風格,或許因此讓他落腳。

亂步的書庫共2層樓,雖然不開放,可以隔著玻璃門,看見森羅排列至天井的萬卷藏書。1樓主要收藏洋文書、哲學書和犯罪心理學相關書籍。2樓主要收藏江戶時代的古書、亂步作品及寫作資料。據說號稱「整理魔」(收納狂)的亂步,在2樓擺設無數標誌分明的紙箱,將各作品的詳細參考資料系統整理,逐一歸檔。

一般說來,作家藏書即使留下來也分布各處,像亂步這般連書庫都完整保存的文化財產,非常稀有。與亂步有鄰居情誼的立教大學,是經豐島區公費補助,花一年多時間整理維修,才完成書庫的保全工作。據聞,亂步與松本清張的作風正相反。後者只要完成一部小說,就大量處分參考書類,前者卻什麼都留下來。立教大學統計,亂步藏書共有約日文書13000冊,洋文書2600冊和雜誌5500冊,非常驚人。

江戶川亂步的前期代表作,除了以解讀暗號稱奇的〈二錢銅貨〉之外,尚有用日本家屋挑戰密室殺人的〈D坂殺人事件〉、由天井洞穴窺探他人隱私的〈屋頂下的散步者〉、躲藏沙發椅內部生息的〈人間椅子〉和戰爭傷殘的夫與妻的共生小說〈芋蟲〉等中篇,還有長篇《陰獸》和《蜘蛛男》等等。結合色情、醜惡、變態心理和狂氣的各個作品,充分表現亂步異於常人的想像力和精彩超絕的描寫力,看了令人不寒而慄。這些作品奠定亂步「顛覆想像結局」的創作模式,復催生一位大偵探「明智小五郎」。其後,亂步除以成人讀者對象的作品外,也兼寫少年小說。明智小五郎和神偷驚險纏鬥的《怪人二十面相》受到青少年讀者狂熱支持。明智的助手小林少年衍生的《少年偵探團》系列作品,更教亂步成為老少咸宜的超級暢銷偵探小說家。二戰後,亂步的創作兼及評論,《隨筆偵探小說》、《幻影城》和《海外偵探小說家及作品》等評論集,證明亂步卓越的批評眼光和洞察力,也是他豐沛的閱讀心得的結晶。

如今,亂步的小說已經列入古典,故事情節也不乏牽強或有破綻之處,由現代嚴苛的推理迷尺度衡量,與完美尚有距離。但是,只要是唸過大師作品,沒有人不記得那些作中人物詭譎離奇的遭遇,和光怪陸離違反常情的作中世界。亂步作品不斷流傳,現存最完整的是《江戶川亂步全集》(光文社出版,共30卷),三不五時被日本演藝界改編舞台劇、電視劇或電影上演。

有人說,被推崇為「大亂步」的江戶川亂步,是一種日本人的鄉愁,代表晦暗迷離的近代日本歷史和社會。探險亂步故居,不但回味大師作品,也瞻仰作家書庫,體感醞釀無數名著的源泉之地。由亂步故居走回池袋的喧囂雜沓,彷彿由異世界重返俗常人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