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想想】青少女懷孕下的父親角色/性別迷思

友善列印版本

「年紀這麼小就懷孕,哪有能力養!」、「既然懷孕了,就叫男生負責阿!」、「沒有結婚怎麼可以懷孕」是我從事青少女懷孕服務時常會聽到的話語,而相信大多數的人對這樣的話語不大會有異議。

小勳就是在這樣的壓力下一步步進入婚姻,小勳的父母認為有了孩子就一定要結婚才算正常家庭,強烈要求小勳與男友結婚,但小勳男友已另結新歡,對家長的安排選擇消極的抵抗,表示雖然接受結婚,婚後仍會繼續與現女友交往;而小勳雖對男友也無感情,然基於對未婚懷孕的自責與愧疚,勉強滿足父母的期待,搬至男友家居住,等待生產後結婚;所幸在社工介入,進行家庭協談下,小勳才敢為自己真實想法發聲,而小勳的父母也終於認清,結婚不代表負責任,徒具形式而沒有愛的家庭,不見得能給孩子帶來幸福。

這個個案讓我深刻經驗到「懷孕了必須結婚」或是「結婚了才能懷孕」這樣的價值觀,在這個社會是多麼根深蒂固的存在著,異樣的眼光、負面的評語,社會對未婚懷孕女性的不友善,讓其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而這樣的社會壓力同時壓在尚未準備要負起家庭責任的父親男性角色身上,逃離成為相對簡單的選擇,所謂的「落跑小爸爸」於焉產生,殊不知對這些男性而言,這一聲「爸爸」是多麼地不可承受之重。

剛從事青少女懷孕服務時,我也常僅以女性角度看懷孕事件,缺少男性的觀點,落入男性應怎樣才叫負責的社會價值中,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陪伴了無數的個案,才漸漸從中看見社會價值與期待也重重的壓迫著男性,自此,對於男性被賦予的角色與承受的壓力才多了點理解。在未婚懷孕事件中,總是期待或要求男性出來面對,承諾結婚、賺錢養家、撫養生下來的孩子,弔詭的是,縱使女性有能力自己撫養,不需要也不想要男性負責,社會價值仍固著的要求男性出場,扮演所謂父親的角色,以符合社會對於一個家庭的期待,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抑或這些都只是社會對於父親角色的期待與迷思?!究竟怎麼才算負責?怎樣才叫一個家?我以為是身處其中的當事人說了算,但當事人的聲音卻往往被社會期待所取代。

工作中接觸了許多青少年,他們發生性行為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人是為了愛,有人是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望,也有些人只是單純出於對性的好奇與需求,性行為的發生從來不是為了生兒育女、結婚成家;這些青少年們不是不怕懷孕,而是天真認為這倒楣的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旦發現懷孕,人工流產、翻臉不承認孩子是自己的,甚至是落跑不見蹤影,都是可能做出的選擇;這階段的青少年,經濟與生活能力尚未完全獨立,對他們而言,讀書/工作、玩樂、交朋友、拓展人生經驗,才是生活的重心,而養兒育女、負起家中重擔的社會期待,並非他們所能想像與承擔,在這樣的脈絡底下,不難理解小爸爸會做出「落跑」決定。

縱使社會如此不友善,建構出所謂的「落跑小爸爸」,然而,在陪伴青少年父母的過程,我仍看見許多小爸爸願意以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為這段關係付出,承擔他們負的起的責任,不一定是結婚,也不盡然要共同生活,有人是利用課餘打工賺錢,支付部分育兒花費;有人與小媽媽協議分工,白天與夜晚輪流照顧孩子;有人選擇同居不結婚,共同生活一起撫養孩子;當然,也有些人選擇結婚,共組家庭。上述選擇,沒有誰優誰劣,更沒有哪一種選擇比較負責,也不是只是一個決定,而是一連串生活決定的過程。

婷婷,一個19歲的小媽媽,家人的不諒解以及對於男友小漢的批判,常導致婷婷與家人的衝突,在一次嚴重的家庭衝突下,婷婷帶著孩子搬出娘家,與小漢同住,小漢開始學習協助照顧孩子,也進而與婷婷登記結婚。

婷婷懷孕時,幾次想約小漢見面皆未成功,婷婷自娘家搬出後的一次家訪,巧遇未上班的小漢,社工對於小漢的肯定與鼓勵,化解了他的防衛,聊著聊著才知小漢避不見面的原因來自婷婷懷孕後,所有關係人對他的指責與期待,”不負責任”四個字像個枷鎖重重壓在他身上,於是他選擇沉默與逃避,社工對其而言只是多了一個指責他的人,當然不願答應見面;經過此次家訪談話,小漢感受到社工的接納與理解,也開始願意敞開心坦逞面對。

社會價值總期待懷孕了就要結婚,然而,結婚並不是懷孕的萬靈丹,結婚也不代表happy endding,從此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婷婷與小漢婚後兩人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現實生活,加上孩子尿布奶粉的花費,經濟的困頓導致兩人經常爭吵,在社工的陪伴與協談下,兩人對於分工達成共識,婷婷開始外出工作賺錢,小漢則負責在家育兒。

我永遠忘不了小漢問我,這種背離男主外、女主內社會主流的分工模式是否能被接受?別人會不會覺得他是個吃軟飯的男人?這些問題時,顯露出的擔憂與自卑,在我不斷的支持與鼓勵下,兩人才有了嘗試的勇氣與力量。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來自親友與社會的異樣眼光與批評壓力,常常讓兩人自我懷疑並多次想要放棄,而社工持續的陪伴與鼓勵、家人的漸漸接納以及朋友與同事的理解,成為支撐兩人堅持下去的動力,兩人也在這個家庭關係中找到了父親與母親的位置。

我常在想「父親」的定義是什麼?「父親」又該有著什麼模樣?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的想像與答案,而我在青少女懷孕服務中看見了「父親」角色的多元,有提供生命的「親生父親」,有母代父職的「媽媽父親」,有隔代教養的「祖父母父親」有透過收養而成的「收養父親」,還有因著對母親的愛,進而愛孩子的「男友父親」,所謂的「父親」並非只有一種固定的樣子,而所謂的家庭其實很多元。

「當了父母之後才知道怎麼當父母」,這不只是一句廣告台詞,同時也是每個身為父母的人很真實的感受,懷孕、生產、育兒,對於父母來說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對這些未成年的小爸媽來說,負擔與壓力更顯沉重,不僅是身心理的疲憊,更多時候是社會價值與期待強加而來的壓迫感。因著這工作,讓我看到生命的韌性與可能性,不管環境多不友善,未來的路多茫然,只要有人願意理解、願意相信,願意陪伴,願意提供機會,都會成為支撐小爸媽繼續往前走的動力。而那個人,除了家人、除了社工,還可以是閱讀著這篇文章的你,以及社會上的每個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