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奧地利教我的第2課:許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的奧地利教育大震撼
作者:楊佳恬
出版日期:2018年3月14日
出版社:小樹文化


「許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想必是大家朗朗上口的一句口號,但是真的要落實在學校教育中,卻有其難度,畢竟老師總是努力想要把所謂的「正確答案」交給下一代。

奧地利的教育系統,也面對著相同的挑戰,而我遇到了多位奧地利老師,把「尋找屬於個人的答案」看得比「該給什麼答案」更重要!

【奧地利教育思維】揣測文章的含意,比背誦更重要

我的高中德文老師非常在乎學生的「個體性」。我們看了大量的詩集,她不要求我們背詩,而是嚴格要求我們去思考詩中所深埋的意義。這是奧地利高中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叫做「Gedichtinterpretation」,意為「詩詞詮釋」。

首先,我們練習分析詩的結構,剝洋蔥似的一層一層往裡面看:解析韻腳、格律、節奏、節拍、抑揚頓挫等等(考試時,就會看到全班都搖頭晃腦、喃喃自語,一邊用手指頭敲打桌面算節拍的有趣畫面)。

再來,看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技巧:有隱喻嗎?(「她嚇到從雲上摔下」,形容受到很大的驚嚇,而不是真的從雲上摔下來。)有擬人法嗎?(「雲在天空跑得喘吁吁」)詩裡運用的是第一人稱(「我站在那千千萬萬次」),還是第三人稱(「他聽到自己的心敲打著」)?

分析結構中的特徵後,再看看作者的生平:屬於哪個時代?當時社會背景又是如何?對作者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他/她在寫這首詩的時候,處於什麼樣的人生階段?

我們讀遍了德語系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各大文豪的詩集。情竇初開的孩子,面對憂心憂國的文人所留下的詩詞,難免興趣缺缺;因此,德文課本也貼心的供上不少浪漫的情詩,老師甚至還找流行樂的歌詞給我們讀,理直氣壯的宣稱這是現代詩。我們也會因老師的解釋而面紅耳赤:原來古時候的詩人無法太明目張膽的描述露骨的情節,便會使用許多隱喻。好比「花園」代表的是女孩的性器官,女孩給男孩「花園的鑰匙」意為同意發生性行為,「摘下花朵」則是已發生了性行為。

德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有一首詩叫做《 野玫瑰》(Heidenröslein)。這首詩是如此開始的:「男孩看見野玫瑰,荒野上的玫瑰。」這裡的玫瑰就是一個擬人法,指的是一名年輕女子。原來,歌德寫這首詩時才二十出頭,而且才剛剛被甩不久,藉由這首詩來紓解情感。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非常崇拜歌德,將這首曲子譜寫成一首聲樂曲,旋律優美,陸續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的版本,甚至也有中文版,到今日依舊膾炙人口,這首歌曲也經過改編,成為電影《海角七號》主題曲。

【奧地利教育思維】學生需要的不是背誦,而是看見文字下深埋的廣闊含意

讀一首詩,跟事情有沒有標準答案有什麼關係啊?

有的!把詩的結構仔細梳理過,我們繼續挖掘這首詩的深層意境:作者在隱喻什麼?想要表達什麼?詩中出現月亮、湖泊、夜鶯,是在影射什麼?這首詩是否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

德文月考時,老師會發好幾首風格渾然不同的詩,每個人自己選一首分析,不考其他的東西,只寫長長一篇文章來分析及解讀這首詩。

到了高年級,一堂德文月考通常會長達三∼四個小時,寫詩詞詮釋其實很耗腦力,沒有靈感、沒有體力時,還可以走出教室吃個點心、喝個飲料,再回教室繼續奮鬥。

分析結構的特徵是客觀的(文體、修辭法、韻腳、節奏等等),所以老師會以一個正確答案範圍來為你寫下的內容評分;但在解讀詮釋方面,完全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選擇題讓你勾選「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答案?」

一起來看看歌德的《野玫瑰》,這首詩普遍流通的中文翻譯為台灣德語文學研究者周學普老師的譯本,其全文如下:

男孩看見野玫瑰,荒地上的野玫瑰,

清早盛開真鮮美,急忙跑去近前看,

愈看愈覺歡喜,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說我要採你,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說我要刺你,使你常會想起我,

不敢輕舉妄為,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終於來折她,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刺他也不管,玫瑰叫著也不理,

只好由他折取,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這首詩採用大量擬人法,全詩沒有「我」這個主詞,是一首第三人稱的詩。詩的內容顯然是在敘述男孩與女孩沒有結果的愛情。男孩非常主動,女孩如一朵供人觀賞的玫瑰,她若即若離,又嬌縱蠻橫。

為什麼不斷重複「玫瑰」這個名稱呢?我猜測,詩人藉此來製造一種急促的節奏感,正好呼應男孩急切呼喊玫瑰的模樣。

我覺得最後一段男孩折取玫瑰的畫面,充斥著暴力。德文原意是:「狂野的男孩折斷了荒地上的小玫瑰,小玫瑰抵抗並刺著男孩,但毫無效果,唉,只好忍受痛苦。」在德語文學中,「把花折斷」意味著「強行奪取少女的貞操」。突然覺得毛骨悚然,這個男孩根本就是不折不扣的暴力情人。這不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約會暴力」嗎?

仔細一看中文版本,也能看出男孩霸王硬上弓的情景。

回想我小學時候,這首《野玫瑰》還被納入課本裡面,當時歌詞可是唱到倒背如流呢!但沒有人教我們,這首歌的結局其實是在描述男性對女性的暴力,課本也只是跟我們強調旋律曲調多麼優美,男孩多麼喜愛玫瑰,簡直就是變相美化這首詩的黑暗面啊!

我在奧地利中學讀的詩,很多都是拐彎抹角的情詩,不僅有精神上的純愛,也有赤裸裸的性愛,也有這樣強迫女子就範的驚恐場景。不過倒從沒聽說哪位奧地利家長擔憂是否太早讓孩子了解情愛,反而是希望青春期的孩子,能夠好好了解情愛的美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情愛也有極黑暗的一面。

【奧地利教育思維】教育是讓學生發展自己的獨特思維,而不是單向的給予答案

奧地利不把這堂課程叫做「詩詞分析」,而是「詩詞詮釋」,我覺得是很有智慧的。分析只是舉列客觀條件,然而,更進一步的去詮釋內容,就是為了讓學生發展自己的獨特想法。正因為切入的角度不同、背景不同、在乎的事物不同,每個人對詩的感受自然不同。

就看《野玫瑰》吧,也有同學覺得最後那句「玫瑰、玫瑰、紅玫瑰」,可能是玫瑰對自己的勉勵,就算受到凌辱,依舊昂首告訴自己:「我是一朵美麗的紅玫瑰。」也有人說,男孩可能是幻想自己強摘了玫瑰,因為這首詩寫於「狂飆時期」(一七六○年代晚期∼一七八○年代早期,德國文學和音樂創作領域產生極大的變革,也是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間的過渡時期),此時期的特色就是掙脫道德束縛,男孩或許想要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才有這些幻念。

其實,在學校時,一聽到又要上詩詞詮釋,大家都是叫苦連天,也會抱怨:「學這個要幹嘛啊!」不但要絞盡腦汁思考「我覺得作者想要表達什麼」,還要寫「我在這首詩中感受到什麼」。雖然情詩很美,可是當你詮釋了一堆掛在樹梢或山頂的月亮,也掰不出來新的感想時,實在很害怕又有月亮出現在詩裡欸!

長大後,我才了解,這堂「詩詞詮釋」不僅傳承德語系文化中的文學精華,讓學生了解短短幾行的詩詞,能夠運載多大的力量,還可以建立觀察文字的能力。我們意會到,很多事情不能只看字面意思,更是要去思考底下的意義。

原來,奧地利學校想要告訴我的是:許多問題就是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只要你使用適當的工具,用心去思考,就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答案。而老師,也必須把工具交給學生,並且教他們如何使用,讓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奧地利翻轉我的人生觀

  • 奧地利從文學教育建立學生文字觀察能力、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答案。
  • 自己去感受、去探索詩中涵義,為詩詞下屬於你自己的獨特詮釋。
  • 從「詩詞詮釋」中,培養學生了解「很多事情不能只看字面意思,更要去思考文字底下的隱含意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