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想】日本旅遊新趨勢:不再只是買買買,深度旅遊「體驗」正夯!

友善列印版本

無論是春夏秋冬、放假還是平日,只要滑滑臉書,一定至少有一兩位朋友在日本打卡,動態消息顯示開心旅行中。這可不是什麼都市傳說,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台灣訪日旅客數於2017年度超過456萬人次,2018年1月份已有超過35萬人次造訪。隨著廉航班次增加、選擇多元化,要飛到日本旅行就如同逛逛後花園,不過當旅遊次數變多,旅行的習慣與路線也會跟著變化調整,藥妝店、特賣會依舊很迷人,但除此買、買、買之外,旅人們漸漸期待能汲取更多,比如試著「體驗」些什麼,以讓旅程能夠更豐富、更深入。

在訂機票、住宿可以自己逐步完成,只要在網路上搜尋,交通方式到景點資訊就能一手掌握的時代,自助旅行的門檻輕易地被跨越。不過,對於不懂日文的旅人來說,若有個當地人能帶路導覽的話,想必能更安心,東京有一家觀光團體便推出了一系列的「觀光志工導遊服務」,提供了超過10種以上的套裝行程,讓當地人帶你一起玩。

雖然自己去逛新宿、淺草、原宿等這些著名觀光區,也不會有任何困難,但如果有人可以和你一起走,一邊聊聊這裡的歷史、文化、潮流,甚至是建築風情,面對相同的街道,觀看的視角必然會變得更豐富。又或者可以趁勢深入平常不太會踏進的地方,比如參加觀光志工導遊服務裡的「參觀國會」行程,就能輕巧進到日本的「權力核心」,親見日劇中的場景。在費用的方面,參加者無須支付導覽費,僅需負擔體驗時的門票與車費,堪稱合理。景點固然可以自己逛,日本國會也只要申請就能進入參觀,但若有機會聽到當地人如何解讀,亦會是一場難得的交流經驗。

除了經典的美景、美食之外,如何用最輕鬆的方式介紹當地的特色文化,也是各地觀光單位都在思考進化的目標。對旅人來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出國旅遊是為了親身汲取不一樣的經驗,無論是視覺、味覺、聽覺各種層面的「新」感覺,都能豐富視野。透過一步一腳印,去印證觀光叢書與旅遊網誌上的分享是否真的如此美好,是一種旅行方式,若能再聽到真實地聽到當地人的心聲與經驗分享,又是另一層次的難得體驗了。上述介紹的「地陪」機制,其實不是只在首都東京才有的服務,日本各地皆積極發展中。

把焦點拉到東北宮城縣,仙台市有兩條街道──「文化橫丁」與「壹貳参横丁」,夜幕低垂後便轉身為上班族們的休憩天堂,因為這裡的居酒屋、酒吧林立,下了班啜飲一杯犒賞自己,成為最幸福的事。居酒屋文化令人嚮往,但要選哪家居酒屋,進店後要怎麼點、怎麼吃,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酒種或下酒菜,似乎每一項都會造成選擇困難,這時候就可以參加「Local Bar Hopping」行程,在導覽員的陪伴下,以更篤定的心情展開一場微醺冒險。

導覽員不僅會說明這兩條充滿昭和情調的老街道之歷史文化,參加者也可以告訴導覽員現在的心情如何,想吃燒肉還是關東煮、想品嚐當地產的日本酒或是先來一杯生啤當開頭,導覽員便可依據他的在地經驗,推薦最適合的店家與酒種,避免旅人的遇「雷」機會,品嚐到最道地與最稱心的佳餚。

「體驗」有很多種,除了用味蕾來旅行之外,品嚐之前先自己動手做,也能增加旅行的回憶與不同觸感的體驗。比如說到了,四國地區的香川縣,自然不能錯過當地的名產「讚岐烏龍麵」,如果你選擇到「中野烏龍麵學校」,還可以有另一份體驗,就是自己DIY動手做麵條。從桿麵團到切麵條,完成後不僅能直接到餐廳下麵新鮮吃,還有麵團當伴手禮,學習課程最快一小時就能「畢業」。哪怕自製的烏龍麵沒有職人們手藝的Q彈口感,卻因為親身參與,下次就算只是在台灣吃一碗烏龍麵,也有「我曾經自己做過烏龍麵」的經驗可以分享,對烏龍麵與香川縣有了更多的記憶點,自然也會更有感情,分享中建立起「口碑」,亦會是一份觀光宣傳。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從中總會生成出新的感受與經驗,不過最先要跨越的還是「語言」的隔閡,這也是日本在2020年東京奧運之前必須積極準備的課題,隨之衍生出的觀光服務,不斷尋求進化的可能性,作為科技大國的日本,亦從技術面著手尋求突破。日本知名的表演團體劇團四季,於2018年2月底引進了「字幕眼鏡」的技術,觀劇者只要配戴眼鏡後,就能選擇中文、英文、韓文等多語言對應,演出時便會伴隨著演員的台詞顯示出字幕。未來能否沿用到其他的舞台,甚至是不同的領域與現場表演,都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以上都是以觀光客的角度出發,那麼對於旅行相關產業的業者,又是如何去安排、策劃體驗型的觀光提案呢?蒐集數據與意見是重要的,他們有時會透過大學的國際部或語言學校徵求體驗學生,帶著這些學生走一遍他們認為「有潛力」或「想推廣」的體驗項目,結束後完後再詢問學生們意見,哪些需要改進、哪些覺得很無聊、哪些收費過高、哪些經過說明之後搞不好會更容易融入等,鉅細彌遺詢問感想,透過外國人的視角再重新審視一次計劃。

除了體驗內容本身,試行體驗也能讓他們發覺到忽略的細節,比如說下田採集當地蔬果體驗農家趣的行程,可直接把蔬果帶回家,但對外國旅客來說,這份貼心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困擾,因為若在當地無法簡單處理食用的話,也只能淪落被丟棄的命運,無法帶回國。因此農家可能就能調整為改送加工品、真空包裝商品,或是乾脆在當場現採現調理,學習與調整本就是彼此的課題。

下次到日本旅遊時,除了到神社寺廟參拜、到家電藥妝店採購之外,或許可以關注更多特別的著眼點,比如說策劃一場散步、捲起袖子動手跟著做,或者是跟著一位經驗老道的地陪,一起深入一座城市,必然會有不同以往的旅行收穫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