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問題 德國人怎麼做?

友善列印版本

總統蔡英文曾說「少子化問題已迫在眉睫」,很好,看來少子化問題,已受到國家級的重視。最近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先生提到年輕婦女應該服照顧役,用以舒緩沒人力照護的問題,引起熱烈地討論。可見,大家都看到問題了,但解決之道,國家可提出對策了嗎?

台灣人民過去依靠養兒防老的概念,國民會很用力的生孩子,目的是鞏固家族傳承。但是現今的年輕人世代,價值觀改變,對於老化世代的兒女控,及再長一輩給予的養老任務,已經感受背負的重擔,再加上又要生養下一代的費用與時間,如果不能保證下一代的防老,年輕世代又何須自虐,為生養新生代來背負自己沈重的負擔?

台灣少子化嚴重,最重要的問題是國家把生小孩的相關事務,包括成本與小孩的成長所需費用及照護人力等事務,都歸諸於是私人的家庭事務問題,國家在經濟奧援上處於被動的地位。在台灣的國家政策上認為,生兒育女是國民個人家族的私事,國家不介入。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國家政策思維,導致於社會上討論小孩津貼等問題時,大多數人態度冷淡,覺得生小孩是個人的家事,為何要納稅人照顧個人的小孩生養經費。台灣一向都認為生小孩是私事,所以補助小孩津貼的議題,經常被無聲無息地消失於討論中。但是,當國家認為少子化問題嚴重時,如果不改變思維,拿出來的對策也是啼笑皆非。誠如楊先生過去屬於部長級人士所提出的觀點,就被各界取笑觀點偏差,毫無可行性。

德國如何解決少子化問題?大量釋放育嬰津貼、育嬰假與承認照養孩童的退休年資

以德國來看,德國的少子化也相當嚴重,但近年來已經因為國家資源的大量輸入,而有呈現轉好的趨勢。過去以來德國一直都有孩童津貼,無關生養家庭的富裕與否。德國國家政策認為孩童是國家人力的資產,故投資小孩的成本應該由國家負擔。從小孩一出生到找到職業的十八歲都有孩童津貼。一個月一個小孩至少可以拿到將近兩百元歐元,也就是將近七千元台幣左右。如果孩童到十八歲尚未有職業可以自立,孩童津貼可以拿到年滿二十五歲。這在台灣社會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即使如此,德國在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起,為了德國的人口不足的大缺口,另外優惠生養孩童的父母可以共請十四個月的照護嬰兒的假,請假期間可以拿到全薪扣除各項福利開支及稅後的純收入之67%。在德國生小孩可以放假14個月還有三分之二的純收入薪水可拿,誰不想藉著生小孩的機會好好休息,享受天倫之樂,還有津貼可拿!

因為這樣,德國的上班體制,也有代父母育嬰假的代理職務期間的工作機會出現。德國現今尚在討論,如何減少孩童父母工時,讓他們可以彈性上班,有時間照顧家中孩童。因為對德國人來說,生養小孩,不只是生養而已的事,更需要有時間陪伴。而陪伴孩童的時間,彈性上班更需要社會有共識,才能創造友善生養小孩的環境。

另外大家最在意的退休金上,德國政府為了鼓勵並肯定婦女照養孩童,對在家照養孩童的婦女有年資的承認。婦女即使是為小孩放棄工作,也有退休年資的累計承認。

大量興蓋托兒所,方便幼兒三歲以下可以受到妥善的照護

過去德國婦女經常不是因為沒有錢生,而是德國傳統觀念認為,婦女生了孩子應該在家帶小孩,所以過去託付幼兒的機構大多為三歲以上的幼兒園,很少有照護三歲以下幼兒的托兒所。婦女生產完,幾乎都需要在家照護三年幼兒,才能再回到職場。而三年能再回去職場者,被接受的機會不大,故也就沒有太多婦女想要放棄自己專業,為小孩兒放棄工作。為了解決問題,德國國家就為了婦女的需求,而在近年來大量興建接受三歲以下幼兒的托兒所,友善婦女生養照護而兼顧工作。

接受大量難民,改造人口結構

經過政策的鼓勵之後,德國女性生育率確實有回升的趨勢,但是仍然無法解決少子化嚴重的問題。德國政府近來大量接受難民,也是解決德國少子問題的對策之一。讓大量年輕難民入境,儘速讓他們融入社會,留住願意工作的年輕人,大量增加年輕人口。整個評估起來,對國家人口的發展有正面的提昇。確實,會千里跋涉來到德國的難民,大多是平均年齡都不到25歲的年輕人,而他們湧來多是要一個安全的處所與可以好好生活的地方。

一個十八來德國難民,語言學習力還很強,德國提供他們學費,讓他們學一年語言,再做兩三年的職訓,就可以工作。這比起德國政府自己培養一個從零歲到十八歲的自己人到工作年齡的經費少很多。大量接受難民與栽培難民的所需成本,顯然比自製人口節省很多,而且效益大許多。大量湧入的難民雖然不定量,但數量是以數十萬與百萬人計算,這也大大地影響人口的年輕化結構。而難民也帶來難民經濟,至今德國的經濟沒有因為收難民而衰壞,反而經濟轉好,稅收大增。

接收難民對德國來說,其實正面大於負面,精確地來說處理得好就是三贏,對難民本身,對少子化與經濟都是正面的發展。

一般來說,德國人在我們看來,個人的個性或許固執,但是國家政策的擬定,經常是適應人性需求到令人驚訝的地步。台灣的少子化問題,絕對不是私人家務的問題。如果國家真的認為是危機,就應該全面改變思維,建造友善孩童與生養孩童父母的大環境,才能期待少子化問題得以緩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