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為什麼要上學?

友善列印版本

去年底有一對小學一年級的父母來找我,討論他們的小孩不太喜歡上學的問題;小孩問他們:「為什麼要到學校上學?為什麼老師什麼都要教?」當下,我驚喜地哇了一聲:「大哉問!」執教近三十年來,第一次聽到有一年級的孩子,會去質疑「為什麼要上學?」別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就算是為人師長的我們,也都很少仔細去思考這些問題。大家在整個學校教育的大體制下,很少被教導自由而獨立的思考。多數人只能隨波逐流:因為大家都去上學,所以我也跟著去上學;大家都在為了升學考試而學習,所以到學校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用功讀書把試考好。漸漸地,大家就習以為常,也不會再去思考這些根本的問題。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孩子們與生俱有的好奇心漸漸消退了,渴望學習的熱情日漸被澆熄了,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不知為何而學習?不知自己想要學什麼?需要學什麼?不知自己學了以後可做什麼?甚至一路讀到了博士,仍然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很多孩子就在這麼迷茫的教育環境下,虛耗了人生最精華、充滿生命力的青少年求學時期。如果整個教育體制能夠從小就引領孩子去思考一些關於教育、學習、成長的基本問題,讓每一個孩子從小就學習探索自己、了解自己,他才有機會透過教育與學習來栽培自己,進而自我實現;也才有能力與人為善、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與共好。這就是教育本來的面貌、意義與目的;且不管教育怎麼改,這仍會是其核心價值。因此,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的理念中特別提到:「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

如果你同意上述的說法,那我們進一步來檢視和省思當前的國民基本教育中,在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上,是否有對應到這些基本理念,直指教育的核心價值?近半世紀以來科學的發達以及科技的創新,雖大幅改變了個人學習的內容與方式,然而在教育系統複雜化與標準化之後,讓人不自覺地忽略了教育存在的本質及其核心價值,導致整個教育體系都迷失了方向。所以我們常會聽到以下的說法:「教育改革改了二十幾年,改來改去都只有在做入學方式的改變。」 原因是我們仍無法擺脫升學至上、考試領導教學的魔咒,整體社會氛圍與觀念仍然停留在依賴分數與學歷來選才的窠臼中,我們大家所真正重視的「品格」,卻因為無法用考試、用分數測出來,所以也就慣常地被忽略、被遺漏了!儘管大家極力呼籲「人格發展」的重要性,希望教育可以做到兼顧「認知學習」與「人格發展」的「全人教育」,但如果學校教育依然只是注重知識傳遞與學習的效率,而不從學生人格發展與成長需求的角度切入,其實這樣的學校,現在就已經被網路世界給取代了。

為什麼要上學?曾經對全校一百多位家長做過問卷調查:「您覺得孩子到學校來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是您最希望孩子在學校學會的事情?」分析所有家長的看法,不外乎基本知識的學習、興趣的引導、潛能的開發、好奇心、同理心、良好態度、自動自發、獨立自主、培養自信、問題解決、團體生活、尊師重道、與人為善、人際關係、互助合作等。歸類統計各類看法出現的次數,發現:提到關於「人格發展與品格涵養」的次數,遠遠超過關於「知識學習」的次數。可見大家在理念上都認同「人格發展」才是學校教育的核心;然而當孩子需要面對升學考試時,大家又都很容易戴上「升學至上、學業成績優先」的緊箍咒。

隨著實驗教育三法在103年11月公布實施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自學團體、委託私人辦理(公辦民營)、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公辦公營)等各種不同型態的實驗教育學校,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然而,萬變不離其宗,我們仍須回過頭來思考教育的本質、學校教育存在的目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才能在這多元而混沌大環境中,重新定位教育的方向與目標,引導孩子成為一位能夠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能夠促進個體與群體的生活與生命更為美好的地球公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