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川普對決習近平:台灣的機會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川普對決習近平:台灣的機會
作者:陳破空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7/06/20

與台灣總統通話,川普拋出震撼彈

「台灣總統蔡英文今天給我打電話祝賀我當選總統,謝謝!」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日,候任總統川普在推特上發出這樣一句話,激起軒然大波。

當天,川普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十分鐘。美台首腦互動,打破了自一九七九年美台斷交以來的堅冰。這次通話,不是意外,也不是偶然,而是美台雙方精心謀劃、共同推進的戰略互動。

美國和國際主流媒體紛紛表示詫異,以為川普是「政治素人」,「不熟悉外交」、「不懂國際政治」,大加批評。他們認為,川普與台灣總統通話前,應該知會北京,「問問中國」。

歐巴馬政府則說,川普與外國領導人通話前,應該諮詢(現任歐巴馬的)美國國務院。北京趁機向歐巴馬政府施壓,要求美國「不允許台灣領導人過境停留」。

「有意思,美國向台灣出售數十億美元軍備,但我卻不該接受一個祝賀電話!」面對北京的不滿、歐巴馬政府的挑剔、主流媒體的大驚小怪,川普如是回答。

川普反問:「中國貶值其貨幣(讓美國企業難以競爭),可曾問過我們?中國對美國產品徵收重稅(我們可沒對他們徵收重稅),可曾問過我們?或者,中國在南海修建規模龐大的軍事設施,可曾問過我們?」

不得不承認,川普的反問,非常有力!在小布希和歐巴馬任內,華盛頓處理美中關係,相對被動,都是北京主動製造問題、製造麻煩,華盛頓被動地解決問題、解決麻煩,疲於應付。諸如,北京在東海挑釁、在南海擴張、在幕後製造北韓核危機等等,北京在製造這些問題的同時,又拿這些問題當籌碼,要挾美國,與華盛頓討價還價,甚至漫天要價。中共厚黑集團從中獲利,不正當地獲取「暴利」。

北京的這套把戲,似乎很容易哄騙以歐巴馬為代表的美國「書生」,但卻騙不過川普這樣的老練企業家。

「我不想讓中國對我發號施令。」「一次很愉快的電話交談,很短;為什麼另外一個國家可以說,我不能接一個電話?」川普還說。

「一中」政策過時,川普質疑有理

「我完全了解『一個中國』的政策,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跟中國在其他問題、包括貿易問題上達成協議,我不明白我們為什麼還要受縛於『一個中國』政策。」

這是繼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九天之後,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美國備位總統川普再次就美中台關係表態,直接挑戰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一中政策」。在國際間再次投下震撼彈。

二〇一七年一月十三日,即將上任的川普,在回答《華爾街日報》的提問時,又說:「一切都在談判之中,包括『一個中國』。」「除非中國在匯率和貿易上讓步,否則,美國不一定遵行『一個中國』政策。」

川普的這幾句話,聽上去,有兩層含義:其一,如果中國不在貿易等問題上讓步,美國就可以放棄「一中」政策,以示反擊;其二,如果中國在貿易等問題上讓步,美國就可能繼續維持「一中」政策。

顯然,川普打破陳規,與蔡英文通話,除了價值取向,還有戰術與策略意圖,有意拿台灣當籌碼,對付中國。至少,可以重新打「台灣牌」,逼北京在諸多議題上讓步和後退,包括美中貿易逆差與南海紛爭。

如何處理新世紀的美中台關係?擺在川普桌面上的,其實,有多項選擇:其一,「一個中國」。像過去近四十年來歷屆美國政府因循守舊的那樣。然而,當初的「一中」政策,是華盛頓對北京的遷就,基於美國「聯中抗蘇」戰略的需要。 隨著蘇聯解體、東歐解放、冷戰結束,中國已經不再具有那樣的戰略價值。換言之,美國已經具備改變「一中」政策的現實和民意基礎。

曾遭美國遺棄、淪為冷戰犧牲品的台灣,不公平地,被長期孤懸於國際社會之外。儘管,處境艱難如此,但,經濟上,台灣依然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政治上,台灣依然轉型為亞洲民主楷模。在浩蕩的太平洋裡,台灣,如一枚遮不住光亮的珠貝,熠熠生輝,反襯這個世界的庸俗與齷齪。遲來的川普總統,質疑「一個中國」,符合國際現實與文明潮流。

其二,「兩個中國」。美國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承認中華民國。這種情況,類似現實中的朝鮮半島處境,南韓和北韓分別都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分別都是聯合國成員。也類似統一前的德國處境,西德和東德分別都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分別都是聯合國成員。如果美國改而奉行「兩個中國」政策,更容易影響其他國家跟進,進而獲得整個國際社會的響應。即便在中國大陸人民那裡,也更容易得到呼應。渴望民主的中國人,將支持中華民國;遭中共愚弄的中國人,則暫時依附中華人民共和國。

其三,「一中一台」。在外交上,美國既承認中國,也承認台灣,而台灣不必拘泥於「中華民國」這個國名。這是大多數台灣人、尤其是追求獨立的台灣人所願。如此一來,台灣人民必歡欣鼓舞,但在中國大陸那邊,可能引發統獨問題的激烈紛爭。

如果沒有中國的民主化來及時承載和化解這一紛爭,在一黨專政下,這一紛爭,可能給執政的共產黨帶來壓力──引發民族主義大火;或是口實──導致共產黨進犯台灣的蠢動。

關鍵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