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
作者:岡本隆司
譯者:陳彥含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4/07


「甲午更張」與俄館播遷

實施內政改革

西元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日本認定朝鮮政府對三天前強硬的最後通牒,不會做出令人滿意的答覆,因此派軍進入景福宮,著手改造朝鮮政府。日本判斷朝鮮整體仍以清朝佔優勢,一般外交談判不可能有任何進展,因而採取行動。

簡言之,日本欲冒險進行政變。然而,即便想組織新政府、願意與日本合作實施內政改革的朝鮮官僚,也是屈指可數。所以,日本選中金弘集、金允植、魚允中等穩健開化派人士。日本拔擢甲申政變後,因親清而遠離政治中心的人物,放逐閔氏政權的重要官員,組織新政府,依日本要求進行內政改革,開啟「甲午更張」(又稱「甲午改革」)。

關於朝鮮內政改革,陸奧宗光表示「不須特別重視」,且「僅為政治考量,無任何意義」,此種說法相當貼切,對日本來說,這只是日本與清朝開戰的方便之門。

也就是說,由於日本已向國際公開發聲,所以不得不實施改革,日本的方案轉為戰爭勝券在握時,再認真處理即可的態度。實際上,若沒有日本軍事力量引發的政變,就無法實施改革,在缺乏壓力之下,改革也無法取得進展,這項事實不容忽視。「甲午更張」與負責此事的朝鮮政權,原本就是因應日本需求以及依附日本武力而生。

當然,依日本要求負責「甲午更張」的朝鮮官員,其立場與想法和日本又有不同。這些官員絕不可能打從心裡支持日本,而是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追求朝鮮自立,進行改革。他們在閔氏當權時無法施展抱負,當時朝鮮又陷入空前危機之中,因此再不情願也得迎合日本,在日本支持下獨撐大局。

西元一八九四年七月底,金弘集擔任領議政(首相)一年半以來,斷斷續續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進行廣泛改革。其中,部分改革內容是基於過去的想法與行動,另一部分則是此時才制定的計劃。

簡單舉例來說,內政方面有政府機構改革、科舉選官制度改革、引進近代學校制度、軍隊與警察改革、引進地方自治制度、徵稅制度改革、統一幣制與度量衡、廢除奴隸與解放賤民等身分制度改革,改革範疇遍及行政組織與社會制度。至於對外方面,則包括廢止《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等規則,以及禁止使用清朝年號等措施,公然否定清朝的「屬國」概念。這場改革的歷史意義,不僅是紙上談兵。

上述的「甲午更張」,在日本壓力下並不自由。尤其是西元一八九四年十月後,井上馨取代大鳥圭介,成為駐漢城公使之際,他不但加速改革,還加深朝鮮對日本的從屬程度。舉例來說,他分離宮廷與政府,禁止皇室參與國家政治,高宗與閔妃因此大力反彈,為往後埋下巨大禍根。

壬午事變與甲申政變時,井上馨擔任外務卿,此外,他也是第一次伊藤內閣的外務大臣,隨後還歷任閣員,此種大人物原不可能任職公使,擔任一介外交官。派遣這樣的人物赴任朝鮮,展現出日本非凡的決心。

井上馨相當自負,強制推行改革。他接連不斷迅速下達命令,雖看似進展快速,但當時局面終究只是在日本武力與壓力之下,以及日清戰爭勝利的產物。他的政策大多受到朝鮮各方抵抗,停滯不前。此外,日本軍事優勢的前提一旦動搖,日本主張的「獨立自主」與內政改革,未來走向也不明朗。

日本的方針

日本此時將朝鮮置於何種國際地位?這個時期與前後時代的對比,相當值得注意。往前追溯一些時間,回到西元一八九四年八月十七日,在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上,日本外相陸奧宗光曾提案如下:

甲、朝鮮依然為一獨立國,放任朝鮮全然自主自治,我國不加以干涉,亦不    容許他國干涉,其命運任由朝鮮決定。

乙、公認朝鮮為名義上之獨立國,由帝國間接或直接,永遠或長時間保護,    並扶持朝鮮獨立。

丙、如過去英國政府對日清兩國政府勸告,朝鮮領土之安全,由日清兩國擔    保之。

丁、朝鮮成為世界之中立國,由我國召集歐美各國與清國,朝鮮國之地位,    與歐洲之比利時、瑞士相同。(《蹇蹇錄》)

上述幾點是日清開戰後,以日本立場預設的選項。上述四個提案均會改變當時狀況,因此各案比重也不相同。當然,與日本利害關係不一致的國家,就會挑選四案當中日本未選擇的方案,甚至也會思考上述四種提案以外的選項。

日本採用乙案,基本政策是讓朝鮮成為保護國。井上馨將自己的對朝政策稱為「英國的埃及政策」,由上述說法可窺見政策的內涵。

同時,這也表示日本最後放棄丙案的兩國共同保護,以及丁案的多國間中立國方案。

丙案如先前所述,西元一八八五年日清締結《朝鮮撤兵條約》後,立刻針對此事進行討論,此外,日清開戰進行停戰談判時,此案也再度搬上檯面。丁案則如上所述,是西元一八八二年壬午事變後,由井上毅計劃的方案,在此之後,日本或多或少無法放棄這種構想。山縣有朋的〈外交正略論〉主張日本的「主權線」與「利益線」,此著述被稱為日本帝國主義的原型,因此相當知名,若仔細研讀這本著作,可發現山縣有朋也提倡朝鮮中立化的構想。

上述兩種方案的形式雖然不同,但前提都是與他國合作。因此,放棄這兩種路線,表示日本為確立朝鮮地位,採取不與他國合作的方案。日清兩國開戰,日本判斷兩國爭奪之下,朝鮮半島的利益將匯流集中,所以日本以戰勝為前提,實行上述方針。

日本的衰退與失敗

西元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清日簽訂《馬關條約》,條約第一條載明清朝「確認朝鮮國為獨立自主國家」。當然,如陸奧宗光於甲案所述,朝鮮真正的獨立,不由日本決定。雙方不惜開戰,爭奪的並非過去的「屬國自主」,而是由日本「保護並扶持朝鮮獨立」。

為達成目的,必須進行朝鮮內政改革,也就是日清開戰的理由。日本的方案是由日本單獨改革朝鮮內政,讓朝鮮成為「名義上的獨立國」。這就是駐朝鮮公使井上馨主導的「甲午更張」。所以,「甲午更張」不完全符合朝鮮利益,還受到日本勢力強弱左右,也是理所當然。於是,日本與朝鮮的對立不斷悶燒,三國干涉還遼時,此種狀況亦浮上檯面。

日本戰勝清朝,兩國簽訂《馬關條約》,清朝同意割讓遼東半島。條約簽訂六天後,俄羅斯、法國與德國旋即表示日本佔領遼東半島,會讓朝鮮的「獨立」有名無實,阻礙遠東地區和平,要求日本政府歸還遼東半島。日本最終只能屈服於三國的干涉。此舉立刻對朝鮮造成直接影響。

日本先前強制進行改革,此時日本的威信瞬間蕩然無存。因「甲午更張」失去地位而感到不滿的派系,集結至閔妃處,計劃依附俄羅斯勢力,收復失地。

日本的政策每每受到俄羅斯牽制與阻撓,不得不停止。朝鮮政府內部親俄派官員崛起,取代與日本合作的勢力。宮廷與政府分離的政策遭到撤銷,改革大開倒車。當時的公使井上馨束手無策,只能袖手旁觀。

乙未事變與政變的代價

西元一八九五年九月一日,陸軍中將三浦梧樓取代失意的井上馨,就任駐漢城公使。這項人事變動是三國干涉還遼、日本陷入困境所造成的結果,這點應該相當清楚。即便如此,此時仍不見日本政府思考如何挽回頹勢。一個月後,三浦梧樓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野蠻行為。

十月七日深夜到八日破曉之間,日本公使館職員、守備部隊與顧問等人士入侵景福宮,襲擊皇宮寢室,殺害閔妃,燒毀閔妃遺體。這是著名的閔妃暗殺事件,也就是乙未事變。同時,他們扶植大院君執政,立刻著手改造朝鮮政府。他們一掃執政的親俄派,再度組織與日本合作的第四次金弘集內閣。

希望打破僵局,又或是抱持自己的信念,三浦梧樓才發動政變。當然,他的暴行大受抨擊。各界若只是譴責三浦梧樓還可容忍,但批評聲浪甚至對日本的政策與國家利益,造成莫大影響。

第四次金弘集內閣持續推行改革,下令進行軍制與稅制改組。此外也改用陽曆,將舊曆乙未年十一月十七日,改為西元一八九六年一月一日,並改年號為「建陽」,同時頒布斷髮令。然而,這項改變舊習的措施,在政府內部遭受強烈抵制,認為斷髮是「夷狄之法」,反對聲浪高漲。由後人眼光看來,這就是金弘集內閣的致命原因。

再怎麼說,金弘集政權都只是被迫跟隨日本的內閣。金弘集本人應該也明白這一點。即便如此,他仍看見改革的可能性,選擇與日本合作。閔妃遭到暗殺的真相,也由他負責隱瞞。但是,他的感受卻無法得到眾人諒解。

銷聲匿跡的「衛正斥邪」派,此時再度崛起,他們高喊「為國母復仇」,批評斷髮令即為捨棄「小中華」名號,墮落為「夷狄」。西元一八九六年一月,「衛正斥邪」派舉兵,欲推翻政權,史稱「初期義兵運動」。

初期義兵運動範圍擴及各地,漢城派出軍隊鎮壓,導致護衛首都政權的武力空虛。乙未事變時,李範晉與李完用等遭中央政權排擠的親俄派人士,趁隙發動政變。俄羅斯水兵進入漢城,親俄派在他們的幫助下,將高宗父子帶離景福宮,移居貞洞街的俄羅斯公使館,建立新政府。此時為二月十一日,這場事件史稱「俄館播遷」。

日本外務省擔心暗殺閔妃成為國際問題,於是立刻召回公使三浦梧樓,由後任的小村壽太郎接手。小村雖是十年後日俄戰爭的主角之一,但此時對「俄館播遷」也一籌莫展。

日清開戰,或說是日本戰勝後,日本挾著自身力量,計劃單獨進入朝鮮,對此時的日本來說,這是最後的挫折。日清開戰的藉口是朝鮮內政改革,此時改革卻破綻盡現,且此事的意涵不僅如此。日本戰勝,本應讓朝鮮實際成為保護國,現在卻不得不放棄。至少在朝鮮相關事務方面,日本戰勝日清戰爭的意義,幾乎消失殆盡。

關鍵字: 朝鮮日本俄羅斯馬關條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