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不好嗎?──大腦放空,創意更多

友善列印版本

一例一休上路後引發企業界一片譁然,業主咸認此舉將造成勞動成本增加,或者降低了勞動效能;勞工們也未必完全領情,有人認為這使得他們工時減少,收入也變少;尤有甚者,不少無良商家以此為由,紛紛調漲商品售價,遂使得這項原本立意良善的法案受到不少的批評。但是,從大腦科學研究的成果來看,多休息反而更有助於提昇競爭力。

長久以來,我們總被灌輸辛勤工作才是成功、乃至促進經濟繁榮的基石,並認為台灣之所以能締造經濟奇蹟,正是前人用血汗換來的。這種說法不能說不對,但卻有許多值得省思之處,除了它只適用於勞力密集的傳統農工社會生產方式、卻不符合當代高創意競爭的局勢外,最重要的是它極易讓人忽略身心的健康,社會因此必須為此付出更多的代價,說得白一點,一般人辛苦工作卻賠上健康,最終賺的錢恐怕還不夠拿來治病。

辛苦工作一定能增加勞動效能,反之,多休息放假卻會減損工作績效嗎?這樣的觀念恐怕必須修正了。美國神經科學家安德魯‧斯馬特(Andrew Smart)便引據最新的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大大顛覆了上述的傳統看法。他在近作《閒散的藝術與科學》(The Art and Science of Doing Nothing)中指出,科學家最近發現大腦的「靜息狀態網絡」(預設模式網絡)在我們放空無所事事時反而活性增加,大腦會因此變得更為強健且運作順暢。科學家透過功能性磁共振造影技術所得到的結果證實,當我們處在充分休息狀態時,包括專司高階認知功能──例如推理、短期記憶、情緒控制及活動策畫的「前額葉皮質」,以及負責創造長期記憶的「海馬回」,與其它新大腦皮質之間,就會獲致高功能性的動態連結,這意味著我們的身心不僅更為健康,而且大腦的活力更形旺盛,也就會產生更非凡的高端創意!

沒錯,辛勤工作也許可以增加若干收入,改善基本生活所需,但「創意」才是決定人類社會進步一日千里的關鍵──如果我們暫時不論這些「進步」的必要性的話。在這個機器幾乎已可以取代大部份傳統勞力的時代,一個國家的產業若要提昇其競爭力,最需要的絕非「創意」莫屬。過去人們總以為「腦筋不用會生鏽」,認定無所事事的人「腦袋空空」,每天腦筋不斷運轉的人才能產生聰明的想法,但這些成見都在司馬特的著作中一一被腦神經科學推翻。大腦不僅不會因我們意識的放鬆而停止工作,反而其預設模式網絡會更活躍;相對的,過於刻意操勞它,將降低其神經元連結的活性。同時,如果企業過度要求「標準化」,強迫員工在某種規範之下思考、操作,反而將造成如同大腦神經放電異常「同步」而誘發癲癎般,使得企業的創新能力大幅減弱。因此,適度且充分地讓員工休息,允許他們的大腦節律自由波動,不僅有助於強化其業已吸收的事物,並且能增進其創造新發想的能力。

充分休息活化大腦能力,相對的,過度操勞絕對是大腦健康的威脅。而當大腦出現病癥時,不但危及個人健康,也可能帶來可怕的犯罪。法律專家亞當‧班福拉多(Adam Benforado)與神經科學家大衛‧伊格門(David Eagleman)都不約而同在他們的新著《不平等的審判》(Unfair: The New Science of Criminal Injustice)及《大腦解密手冊》(The Brain: The Story of You)中引用案例說明大腦受損如何誘發嚴重暴力犯罪,例如 1966年8月1日發生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造成13死33傷的槍擊事件,主嫌惠特曼(Charles Whitman)在遺囑中希望他死後大腦能被解剖,因為他自覺「腦子怪怪的」,事後證實,他腦內長了一顆五分美元大小的腫瘤,壓迫到杏仁核,而杏仁核正與恐懼及攻擊行為有關。

因此,擁有健康且具活力的大腦,不僅攸關經濟的競爭力,同時也與社會安全息息相關。既然如此,我們應該鼓勵廣大的勞工們多休息放空才是,而非用盡各種道德或金錢的理由誘迫他們過勞工作。長遠看來,其實「一例一休」,甚至落實「週休二日」,絕對是維繫我們國家競爭力永續存在的基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