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想想】泰國民主之路仍充滿挑戰

友善列印版本

泰國,這個東南亞唯一未被殖民過的國家,雖奉行君主立憲,但頻繁的政變仍為近代泰國政治給人的印象。從2007年開始的紅衫軍-黃衫軍輪番抗爭、2014年軍方政變、到去年國王拉瑪九世逝世,以及今年原本預計舉行的大選,可能會推遲到2018年中⋯⋯政治的風雲色變,讓外人如霧裡看花,但若要說他政局動盪,影響社會穩定,好像又不盡然如此。首都曼谷的生活仍歌舞昇平,遊人如織;外商仍將泰國視為東盟中極具投資潛力的國度,泰國政府也雄心勃勃的對外發布一系列優惠措施,包含觀光免簽(註1)、投資獎勵,還有積極爭取成為北東盟盟主的國際地位(註2)。

大抵,若單從國際新聞的角度去看泰國政局,很難掌握全貌。就連不時在FCCT(註3)找人聊天,許多常駐泰國的資深媒體人員,也無法暢所欲言,對政治侃侃而談。原因不外乎錯綜複雜的派系、僅有1-2席次的小黨林立、地方政治家族世襲等,還有最重要的,談論泰國政局,勢必牽涉到軍方與皇室,國外學者以「Network Anarchy」稱之,表示泰國其實是由傳統貴族、新興資產家、軍方與皇權折衝之下,形成統治的合理性。而妄議皇室話題,是極度危險的,「泰皇的新衣」作者Andrew MacGregor Marshall便因揭露了皇室內幕而舉家被迫離開泰國;在泰國刑法112條,也仍有「忤逆君主罪」,讓相關報導、學術研究,以及街談巷語多半噤若寒蟬。

泰國的華文媒體,新中原報前社長林宏表示,憲法修正案雖然在去年8月通過,但全國大選應該不會在今年舉行,一來新皇即位還在與各方勢力磨合,二來選舉法規也尚須根據新憲法另行修訂與頒布。這之中,牽涉太多小黨與各地派系的利益分爭,一時半刻還不會有結果的。

說起去年的憲法公投,也是另一個挺有意思的話題。自2014政變後掌權的軍方,礙於國內外輿論壓力,為了盡早兌現「還政於民」,國家和平秩序委員會(NCPO)便於2015年中舉辦憲法修正公投,而新條款中讓軍方大舉擴權,甚至新選制也可能阻礙健全的兩黨制發展路線(註4),難得引起以往勢不兩立的不同政黨同聲一氣,呼籲支持者投下反對票。結果卻出乎意料,以六成贊成,四成反對,通過了軍方草擬的版本,也間接開啟未來五年,甚至10年軍方實際掌控政權的的日子,無論民選總理是誰。

「你們難道不希望民主政治嗎?」問了身旁的泰國朋友,對方笑答:「我們當然知道軍方想幹嘛,但對於政客的投機腐敗,為了利益出賣國家,我寧可選擇強人執政,甚至獨裁」。

自然,軍方肯定也不會是什麼清廉集團,不願具名的商界人士透露,每每改朝換代,執政者依據「行情」向各大企業要求「捐贈」的例子見怪不怪。但是,軍方仍在一般民中心中擁有一定的支持,原因何在?或許一如作家Wyatt D. K.在「泰國史」裡的描述,在泰國社會中,要能夠向上的階級流動,大概有四種管道:出家、高等教育、經商、從軍。撇除佛教僧侶,高等教育一般屬於中上層人家的特權,也是家族世襲主義下進入官僚體系的管道;而商業多半被華人把持,各利益集團早已地盤穩固;最後僅剩軍方,公平廣泛的對社會各階層敞開大門,招募任和立志從軍的泰國民眾,也因此,軍方提供了一條相對明朗的社會化與階級晉升管道,即便他也存在著嚴重的貪污腐敗,卻仍能屹立不搖,長期影響著泰國政局。

最後,雖然幾經動盪,但絕大部分的泰國民眾仍過著自己的日子,商業投資穩定流入、觀光客成長、基礎建設、制度改革與區域整合都按部就班進行著;商場裡各國貨物琳瑯滿目,電視節目也不斷推陳出新,彷彿政局紛擾並不那麼切身相關。泰國外商總會(JFCCT)主席康樹德受訪時就說到:「泰國其實很有意思,高層可以轉眼人事全非,但整體的社會、經濟發展,卻不太會因為掌權者換人,而重新洗牌,或者廢除前朝的政策。各級事務官與基層人員,都能確實知道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泰國政府背後其實是有一個堅強的官僚團隊,你可以批評他有時候沒有效率,但他確實有做好自己的本分」。

泰國的民主化之路仍很漫長,雖然在亞洲諸國中,表現多少還算中上。然而新國王、軍方、宗教、商界與傳統政治菁英該如何調和,以及逐漸壯大的中產階級,勢必都會影響著後續泰國政治的發展。

 

 

備註:

註1:泰國政府宣布從2016/12/01起三個月實施免簽證費,落地簽由原價2000泰銖,調降為1000泰銖。

註2:泰國政府在ASEAN年會中率先提出,計畫串聯北東盟五國(緬泰柬寮越)50個省份、20座重點城市,並搭配中國一帶一路政策,打造北東盟經濟圈。

註3:駐泰外派記者協會(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in Thailand, FCCT)。

註4:修正條文中,全國大選將模仿德式比例代表制,容易造成小黨林立,不利大黨競爭。

關鍵字: 軍政府泰國民主政治公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