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想】所以說,在印度生活是什麼樣子

友善列印版本

你得花點時間適應印度菜…或者永遠不

飲食是最日常、最基本,但影響旅人生活和心情最深的一個面向,而對大部份的旅印人士來說,最需要時間適應的就是印度的食物。台灣人去到同為東亞的中國、日本、韓國,或是受中華文化圈影響甚深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即使各地口味或甜、或辣、或鹹、或酸,各有千秋,但大抵不脫同一套蒸、煮、炒、炸的烹調方式,旅人多能很快在自己的味蕾上品出一番在地的味道來,餐具也多是華人熟悉的鍋碗瓢盆再配上一付筷子;但是,來到了隔了一座喜馬拉雅山脈,位於南亞的印度,這裡烹調食物與用餐的方式皆自成一套截然不同的哲學。

印度料理的烹飪方式跟當地食材特性有很大的關係。或許是因為水質、土壤或是作物品種的關係,印度的葉菜類吃起來又苦、又澀、又硬,因此人們慣於碾碎食材並用重鹹、重油烹煮,再以大量的香料來提味。以根、莖、豆類為主的料理浸泡在軟爛、又香又勁的香料裡,就是所謂的印度咖哩──連續吃上三天就會覺得自己渾身散發著咖哩味的印度咖哩。這股咖哩味也是很多人到印度踏出機門後得到的第一個嗅覺上的感官刺激──有印度人的地方就會有這個味道。印度人味蕾對重口味的執著,也延伸到了其他種類的食物:燒烤類、西菜類、中餐類無一不又嗆又鹹,而印度甜點更是死甜到底,毫無轉圜餘地。曾經聽到一位長期旅居新加坡的印度女士,在參加完朋友的婚禮後,向她的表姐堅持晚餐一定要吃麥當勞,她半崩潰地說:「我快受不了了,我已經連續吃印度菜快一星期了!」

在印度,張羅每日的吃食是一大挑戰。與到處都有餐館或小吃攤的台灣不同,想要在印度的街頭找到衛生、實吃的餐廳並不容易。以在辦公室上班的白領為例,即使去除掉會在中午供餐的企業,也甚少會看到員工外食:大部份的人皆是自行攜帶餐點,這些餐點可能出自他們的妻子或母親之手,或者訂購自寄身於街頭巷尾的廚娘(Food ladies)。對於沒有、或不願於建立在地餐點供應的外籍員工來說,想要維持習慣的飲食水準,花費是極為高昂的。不論是跟隨日本人腳步,於週一到週日按日踏入那幾間日本料理店,或偶爾上上更為寥寥可數的中國餐廳,或四處走訪各式西菜餐館,以德里生活圈來說,含上30% 左右的稅金後平均每人每餐會超過800盧比(約400元新台幣)。印度飲食的價格光譜極為極端:在便宜的那頭,每餐30元盧比(約15元新台幣)可以打發一餐的路邊攤和每餐70元盧比(35元新台幣)左右的廚娘家常菜,接下來就直接跳到人均500元盧比(約250元新台幣)以上的印式餐館和800盧比(約400元新台幣)以上的日、中、西餐館了,台灣人所熟稔的100元台幣左右的便當預算,在印度根本派不上用場。

一年多來,每次返台休假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路邊攤,好好花一百塊點上一碗瓜仔肉飯、海帶豆干跟燙青菜。

你並不需要煩惱衣著

因為印度市場潛力無法忽視,所有在台灣能見到的國際品牌──Zara、Gap、H&M──和見不到的如Marks and Spencer、Brooks Brothers等等,招牌無不在各大百貨公司裡閃閃發光。人工便宜的印度,也早已準備好替有獨特品味的女士與男士量身訂做各式西式或傳統服裝。在世界最大的皮革產地之一的印度,也很輕易地就能找到品質絕佳、價格合理的皮件與皮大衣。更別提舉世聞名的克什米爾羊毛(Cashmere)的發源地正是印度。透過對的門路,人們能以合理的價格,輕鬆負擔世界頂級的享受。在印度,食衣住行中的衣該是最不需要煩惱的事了。

找尋住宿是門學問

備電系統是在印度找尋居住處時必須要考量的重點。備電系統包含柴油發電機──在印度隨處皆可見到藍綠色外皮的發電機,準備在印度政府又無法提供電力時運轉,由人民來自行解決供電問題,以及小型儲電系統──好確保重要的電器,如桌上型電腦主機、基本照明或者電風扇在電力切換時不至於失效或損毀。

另一個需要考量的重點是居住地點與外界隔絕的程度。印度社會對於開放空間幾無控制能力,尤其在城市中,柏油路、黃土道、動植物、各式廢棄物與犯罪率交揉在每一個角落,稍有經濟能力的人多會選擇自造一方天地,不論是買下一塊地自建起雕梁畫棟的獨立洋房,或是搬進有精緻小橋流水造景與平整大理石地面的社區大廈;無論如何,守衛、圍牆與用於分隔物理空間的植栽,是區隔出屬於自己的一畝地和紊亂外界的不二法寶。

對於富有的印度人或者外派的外國人來說,生活就是乘著有著冷氣的車,從一個維護良好的物理空間(可能是自己的住家)移動到另一個維護良好的物理空間(百貨公司、餐廳、辦公室),好似被包覆在會移動的玻璃罩裡,備受呵護著;在玻璃罩以外的印度,一個更廣袤、更艱辛、但也更色彩斑爛的印度,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在路途中交織在車窗上的眾生相罷了。

來印度之後對台灣製造變得很有信心

甫至印度的人常常會被這裡塑膠製品的價格給嚇到,一個塑膠垃圾桶的售價可以輕易突破2000盧比(約1000元新台幣)。在1980年代中期印度開放市場之後,擁有英語與便宜人力優勢的印度的產業結構迅速地向服務產業傾斜。時至今日,第三級產業的貢獻超過印度GDP的一半。

相較於此,二級產業的工業和製造業在眾多巨人般的軟體外包公司與客服外包公司身旁,就像搖搖擺擺的侏儒。至今我仍未在印度找到輕薄且堅韌的塑膠袋,針織購物袋取代了塑膠購物袋的地位。在新德里(New Delhi)陸特言特區(Lutyen Bungalow Zone, 全德里房價最昂貴的地區)柏油路旁人行道漆著黑白條紋的邊角,猛一瞥似乎是勉強平整,但定睛一看就令人渾身不對勁──那種肉眼好像辨識不出問題在何處,但心裡就是感覺得到這段邊角就是不對稱、未對齊,黑白條紋的間隔就不是全等的怪異感受。

手工藝品等產業得利於這種製造上的差異性,但是從家具、裝潢、電梯、家電到汽車、潛艇與軍艦,製造工藝缺乏精度的缺陷就會顯現。某位久駐印度的台籍幹部表示,他家所有的家電輪流故障,在短短兩年內全部壞過一輪。

物質層面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話說回來,無論是在關鍵時刻遇到電器故障,或是又被從來沒有準點過的火車時刻表欺負,很少會看到印度人以怒氣而非以笑鬧來面對──對他們來說,既然生活有這麼多缺陷,更要珍惜擁有的時刻。

我在2014年初夏騎乘象徵「印度男子氣概」(也就是不停拋錨的意思)的摩托車皇家英菲爾德(Royal Enfield)挑戰橫越喜馬拉雅山脈時,在山巔的佐吉拉隘口(Zojila Pass)寫到:

Riding a Royal Enfield is just like in a relationship.

這台車機歪得要命, 動不動就掉零件爆胎斷這個斷那個漏油漏氣不是在mechanic處就是在尋找mechanic的路上或即將要需要尋找mechanic.

但就是如此才會加倍珍惜她表現好的時候, 女人不壞, 男人不愛阿; 若有什麼不理智之處, 我們就姑且稱之為浪漫吧。

除了樂觀之外,在印度最棒的感覺就是「希望」──一個我們在台灣已經很少聽見的詞。這裡的地下道通了、那裡的高速公路又延長了幾分、哪一間財經五百大公司又投資了新的辦事處、前幾天又射了好幾枚新的衛星…那種有著「或許現在的印度並不是最好的國家,但我們都相信明天的印度會比今天的印度更好」的,全然相信著的,無論當下有什麼樣的忍耐與付出,總有一天能得到回報的「希望」;因為他們很有信心,印度是任何一個有野心逐鹿世界的人都不能輕忽或忽視的國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