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野柳紅線事件

友善列印版本

網友說

某位網友最近在臉書上po出一張野柳的照片,照片內除了野柳特別的地質地形外,更有一條怵目的紅線在照片中,網友憤慨的責罵野柳管理單位,認為該作為「造成無法回復的嚴重破壞」,質疑「真的很難想像腦要殘到什麼程度才能做出這種事。」

許多網友也紛紛轉貼、分享,在下方留言,媒體也跟風一起報導,大抵上輿論風向皆與原po類似,認為管理單位很糟糕,使用方法太粗暴等等,應該可以利用石堆、告示牌、警戒繩等方式,而不是直接在地面漆上厚厚的紅漆。

但是這是真的嗎?

事實是

野柳的紅色警戒線,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實施了,根據2013年的報導,現場警戒紅線從民國五十年代就有,也曾經使用告示牌、石堆等方式勸阻遊客,但是效果不佳,由於臺灣北部海岸,每當風力一強,便會有巨浪、瘋狗浪的出現,許多遊客可能誤以為那只是裝飾,或是忽略其存在,太大意,太接近海堐、海岸,導致意外頻傳(2013年東北角龍洞地質公園才發生遊客被瘋狗浪捲走的慘劇)。同時每年的大浪都會把原先動態的警戒物(石堆、告示牌等)捲走,但若不設警戒線,意外發生時,往往權責難以劃分清楚,因此才改用漆紅線這種明顯、成本較低的方式,並輔以廣播、工作人員在現場駐守,防止遊客越界。

網友認為紅漆會「造成無法回復的嚴重破壞」,是非常低估大自然力量的說法,基本上警戒的紅漆都位在海岸邊,緊示遊客待在安全區域內,每當颱風、天候不佳時,引起的大浪總會拍打、侵蝕紅漆,因此每年紅漆都會被嚴重侵蝕,每年都必須要重新油漆,網友可能剛好看到他剛漆好的樣子,看起來才特別厚、特別顯眼,如果在颱風季過後再回來看,可能紅漆已經被侵蝕一大半了。也因此,並不存在「造成無法回復的嚴重破壞」的問題,雖然可能會破壞景觀,但是這卻是最速成、低成本的作法。

筆者也同意該作法確實是有爭議存在的,但是筆者認為與其任意辱罵,不如想想有什麼更適合的手段,才可以同時達到防止民眾越界發生危險,以及保護地景的手段。基本上在野柳這種冬季、颱風季風浪強大的海岸地帶,動態的警戒線(如石堆)都是難以維持的,當大浪來襲,往往會被捲入海中。

筆者認為環境教育也許是一種解決方法,讓每個遊客心中都有一條紅線,能夠分辨、待在安全範圍內,管理處僅需在部分點位設立告示牌,告知遊客潛在的危機,讓遊客自行判斷是否該繼續往前進,以及承擔之後的風險,而不是一昧的往危險地區跑,當意外發生時,又要求相關單位賠償。

目前雖然必須使用紅線作為警告,但是除了哀怨破壞景觀外,我們也可以在紅線上觀察到明顯的地表高低變化,紅線下地面相較旁邊原始地面,地勢多半較高,可以觀察到明顯的差異侵蝕現像,也可以思考有何更好的保護地景、警戒遊客方式。當看到紅線、憤怒的謾罵時,為何不順便利用機會教育,宣導環境教育呢?

以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為例,大部分的觀景台都有警告牌,要求遊客不得攀爬欄杆、圍牆、太靠近懸堐等等,但有些較偏僻的景點,並未設置圍牆,僅有警告牌,宣導遊客注意自身安全,而遊客也多半懂得保護自身安全,不會太靠近懸堐旁邊,僅在安全的區域內欣賞風景。

其餘想法

雖然眾多網友未經審慎思考,便開了許多槍,但是應該都是對臺灣有一定的熱情,想要保護環境,防止地景被破壞,才會反應才如此激烈,這是值得鼓勵的,代表對環境有一定的感情存在。但有位ptt網友卻認為野柳「只是一堆石頭」,顯示了臺灣的環境教育仍有許多進步空間,才會讓人有野柳「只是一堆石頭」的想法,如果野柳只是一堆石頭,那為何許多臺灣地形研究者都紛紛聚焦在此?為何臺灣十大地景中,這「一堆石頭」會奪得第一名?為何每年陸客都慕名前來,去看那「一堆石頭」?臺灣許多環境教育,仍停留在動植物上尚未擴及地質、地形等領域,是一個仍待改進的地方。

另外,野柳紅線畫這麼多年了,卻直到現在才引起軒然大波,顯示了一個北臺灣具有一定規模、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的風景區,仍然有許多臺灣人未仔細遊玩過,顯示了具有極大的觀光潛力,潛在遊客多,商機無限。

野柳是個好地方,除了特殊的地景外,還有許多特殊的慶典,例如野柳淨港活動、媽祖回娘家等等。如果肚子餓了,除了外面帳棚區、特產街的小吃外,也可以到鄰近的龜吼吃海鮮、看夕陽。如果有空,不妨到野柳走走,看看那條紅線,想想到底如何,才可以把它從地面除去,而內化到我們心中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