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戰爭、空間、六堆客家:另一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戰爭、空間、六堆客家:另一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第2版)
作者:施雅軒
出版社:麗文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2月/ 初版1刷

第一章  渡海

窮島軍需飛檄催,蔗霜兼買鹿皮來。

生番禳社三冬集,互市洋船六月開。

浪嶠山形隨地盡,廈門風信逐潮回。

荷蘭故土非甌脫,窺伺將毋隱禍胎。

彭夏琴,〈詠臺灣七律〉第四首,《廣陽雜記》

六堆客家人的祖先,是從那裡開始建立起六堆的基地呢?整個遷移的路徑,到現在仍然是個未定之數。不過目前以伊能嘉矩的說法最為普遍,即康熙25、6 年(1686-7)之時,來自廣東嘉應州客家人「本想在臺南府治附近拓殖,可是大多已被河洛人所佔據,已無空地,才在東門外墾闢菜園,⋯⋯,後來,他們知悉下淡水溪東岸流域,還有尚未開墾的草地,於是相率移居該地。」(伊能嘉矩,1985:142)而後來的版本,民國 62 年(1973)鍾仁壽所發表的《六堆客家鄉土誌》,也沒脫離這個說法太遠,「1688 年(康熙27)清軍續遺部隊中,有一部分蕉嶺及梅縣出身的士兵,由安平登陸,不久屯田臺南東門,後來轉到阿公店(岡山),1692 年(康熙31)解隊後,被政府安置於萬丹鄉濫濫庄從事墾荒。」(鍾仁壽,1973:70)換言之,由以上兩位學者的田調結果,得知一條六堆客家人經由臺南府城東門到屏東濫濫庄的遷移路線。

但是這條遷移路線可以經由史料來支撐嗎?我們可以來看看,屏東平原對外孔道的建立,是如何被記載下來。

屏東平原也有人稱之屏東沖積平原,地勢主要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原南北長約60 公里,寬約20 公里,面積1,140 平方公里(陳正祥, 1993:867),整個沖積平原的生成源自於潮洲斷層與六龜斷層所陷落成的六龜地溝(林朝棨,1957:367),這個地溝就像一個箱子,開始承接來自河流所攜帶的大小岩屑與沈積物,荖濃溪是沿著潮州斷層流動的溪谷,楠梓仙溪則從陷落盆地的西側流入地溝,後來因為一連串的沖積扇在地溝的東側、大斷層崖的下方堆積,逐漸把荖濃溪逼向西方,高屏溪也受到沖積扇的逼迫,向西移動,同時間各大小溪流都繼續帶來大量堆積物,充填屏東地溝,最後堆積成了屏東平原(王鑫,1980:163),屏東平原終於從地溝浮了出來。而屏東平原最早的記載,來自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描述。

1624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落腳於熱蘭遮城(現今臺南市安平區),正式開啟在臺灣的殖民時代;VOC 與屏東平原的關係,來自於1635 年12 月25 日對於塔卡拉揚(搭加里揚)的征討。雖然對於受攻擊的塔卡拉揚在現今所在何處有不同的考據,有一說在屏東平原之上(李國銘,2004:43),也有一說在高雄平原北部濱海地區(簡炯仁,2006: 27),不管如何,經過這場「聖誕節戰役」之後,在1636 年2 月4 日塔卡拉揚的代表無條件接受合約的內容,2 月6 日放索地區(現今位於屏東縣林邊鄉內)的七個村落,耳聞塔卡拉揚遭受的燒村厄運而心中大駭。不久,也派一個住在他們村中的中國人到臺南請求加盟,向荷蘭人表達歸附意願(李國銘,2004:52),開啟了屏東平原與外界接軌的行政關係。

來放索的荷蘭船隊,在 1636 年4 月7 日一行26 人,在打狗(現今高雄市)夜宿後,隔天中午抵達放索(李國銘,2004:54),開啟雙方的合作關係;首先是金獅島(現屏東縣琉球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在4 月19 日率一百名兵士和水手,並帶7、80 名的鄰近村落強壯原住民,分搭三艘戎克船及若干杉板船出發,但4 月21 日受缺水又下雨遇強風,全部隊轉泊下淡水,26 日獲約80 名放索社人和許多新港社人的援助,克服困難全隊登陸(曹永和、包樂史,1995:428)。

緊接著屏東平原另一股勢力,麻里麻崙也開始送矛請求加盟,所以在1637 年4 月22 日Junius 傳教士指派宣教師與3、4 名士兵保護下,到放索、麻里麻崙以及多拉托克(Dolatok)建學校,而鄰近的大木連和萬丹(Panendal),也都派人來請求荷蘭人去設學校(李國銘,2004: 58-9)。

如此,大員與放索零星的航運紀錄,開始被登錄下來,如1638 年6月7 日一艘來自放索的船隻,搭載18 人、鹽魚25 擔、柴薪(曹永和, 2002:228),1639 年7 月11 日自放索運來鹿皮300 張(中村孝志, 1997:91),而1641 年4 月10 日在赤崁召開第一次「地方議會」,屏東平原出席的部落有:大木連、萬丹、麻里麻崙、放索、塔卡拉揚、茄藤、奢連、力力等八個村落的20 位長老(李國銘,2004:61),正式確立屏東平原的部落收編於荷蘭東印度公司之下。

而 1642 年2 月荷蘭到卑南的尋金之旅,更以屏東平原兩個交通要道為主要的出入點,在東部尋金的回程上,在1642 年2 月19 日的黃昏,大隊人馬抵達放索,在該地接受宴請,並過夜;2 月20 日飽食一頓後,荷蘭人勸導放索人種稻米,然後往茄藤前進。在該地又接受豐盛的款待,並過夜;2 月21 日繼續往大目連前進,沿途強迫居民種植稻米。在大目連享受居民的招待後,直接往赤崁前進(李國銘,2004:62)。

而 1644 年3 月29 日的宣教師派駐工作,更開始荷蘭東印度公司將治權直接延伸到屏東平原的開端,1654 年11 月19 日顯示十個月前有派駐麻里麻崙20 個士兵。而更重要的,在屏東平原實施有所謂的「村落包稅制」,後人稱為「社商」。社商的制度在臺灣的歷史上創於荷蘭時期,原始的構想是平埔族人受限於經濟生產習慣的差異,無法繳納稅金的情況下,於是讓財力較為豐厚的人代為繳納該社族人的稅金,以取得該社的經濟支配權,該人就稱之為「社商」,如此,該社就必須向社商繳交同等值的物品,以抵銷社商之前所繳交的稅金。這套制度看似公平,但是問題就出在同等值的物品是由社商來認定,所以社商代繳稅金的制度,往往潛藏著對於平埔族人的剝削。

由這些文字紀錄可以發現,透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空間連結,屏東平原逐漸與外界聯繫,屏東平原的面貌也逐漸被揭開,而對外聯繫的管道,即是放索社(現林邊鄉水利村)與下淡水社(現萬丹鄉香社村)(圖2);而自然環境也被地圖記錄了下來,尤其是海岸線,揭開了屏東平原對外聯絡的孔道,這些都不是能夠從現今的地表景觀所能夠推論的部分。在荷蘭古代的海圖裡,能清楚地畫出現今高屏溪與東港溪的出海口,顯示荷蘭船隻到此活動的紀錄,向內退縮的海灣(圖3),正適合船隻停泊,這也說明在金獅島戰役中,全部隊可以轉泊下淡水的緣故,由此見得,在荷蘭時期已經打通屏東平原對外聯絡的管道,而主要的航點就是放索與麻里麻倫(下淡水社)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也就成為屏東平原空間脈絡的起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