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言教育何去何從?對於近日「臺語作業好難」新聞的反思

友善列印版本

漢字難?拼音難?源頭是語言教育的方式

近期有兩篇討論本土語言教育的新聞,分別報導了臺灣閩南語(為利讀者閱讀,以下簡稱為「臺語」)的漢字教學(註1)與羅馬字教學(註2)的問題,引發軒然大波,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質疑、嘲弄本土語教育方向的錯誤。

筆者想先帶各位回顧百餘年前的中國。時值清末民初,西方思想漸次傳入,許多文人志士遂主張應當廢除中國慣用的漢字,而改用西方式的羅馬拼音來書寫漢語。這樣的想法想當然爾,最後並不成功;然而,撇除漢字優劣的討論,這場運動背後的意義何在?當初鼓吹廢止漢字的其中一個重要依據就是,漢字乃是「象形文字之末流」,並且因而「不便於識,不便於寫」(註3)。相較下,今日的臺灣社會在此時卻高度擁抱漢字,聲稱羅馬拼音看不懂,造成學習困難,其中的曲折引人深思。

社會上對於西方拼音文字系統的恐懼其來有自。臺灣兒童在學齡前先學習的是拼寫華語(即一般習稱的「國語」)發音系統的注音符號,乃是減省漢字筆畫創製而成的音標系統;接著才是臺灣社會普遍使用的繁體中文漢字。西方羅馬字母的學習是伴隨英語教育而帶入的。如果仿照中國,以羅馬字母為主體拼寫漢語發音,學生自幼習慣拼音文字,應不致如今日一般的引起嚴重反彈。

相較下,如果以羅馬拼音教學只得引起如此重大的反彈,改採全漢字教學是否能杜悠悠之眾口?從前面針對「薁蕘」的討論,可知答案想當然是否定的。網友的回文中顯示著,他們其實並不在意臺語的書寫系統該採漢字抑或是羅馬字,重點只是他們熟不熟悉、能不能馬上理解。而只要是他們看不懂的,他們就會反對到底——不然要讓自己變成只會說、不會讀的「文盲」嗎?究竟為何本土語言教學,非得經過如此「困難」的兩條路?以下將針對漢字以及羅馬字書寫的特點說明此兩大書寫系統的優劣。

漢字書寫系統

漢字系統最大的好處,源自於臺灣社會的傳媒,慣用以繁體漢字為載體的書面華語,做為不同人群之間的共通語。也因此,在本土教育持續使用廣大民眾已經習得,且華語、臺語均使用的漢字作為教學媒介——讀者可以放心的是,多數臺語也使用的漢字並非全部如同上舉的「薁蕘」一般晦澀,若無汝就無可能看有我這句咧寫啥。因此,主要使用漢字,不啻是為多數人大開善門。此外,漢字可以區辨同音異義的詞素,對於使用者而言識讀的速度亦得以提升。

而在本土教育上,漢字的長處則在於其可以容納不同的方言差。舉例而言,不少臺語詞彙有漳、泉的差異,如「雞」可能是ke/kue,「月」可能是gue̍h/ge̍h,少數字甚至有超過兩種讀音,如「糜」(稀飯),常見的拼法就有muâi/muê/bê/bêr等。用漢字表記,可以使講不同腔的人依照自己的習慣讀出來,不用再轉換。另外,以客語為例,臺灣兩大主流的四縣、海陸客語,在調值上恰恰好完全相反。四縣話讀上升調的,海陸話讀下降;四縣話讀高平(華語一聲),海陸話讀中平或低平。依照調型標音的客語拼音,也因此在拼寫不同腔調時,會用到不一樣的聲調符號。而這些困難,都可以透過漢字表記解決。

不過,漢字與語音的悖離,也正是問題之一。如果要如實地呈現說話者當初的發音,就非得要用其他表音的文字紀錄下來。再者,撇除常用漢字之外,臺語、客語等漢語系語言常遇到「本字」的問題,有些詞彙的本字較容易理解,比如臺語常用詞當中,眼睛的本字為「目珠」(ba̍k-tsiu)、黑的本字則為「烏」(oo)。有些詞彙的本字,卻正如「薁蕘」一般,並非為一般民眾熟知。兼之考證本字並非易事,必須兼顧漢字字義與方言內部可能發生的歷史音變,並非一蹴可就。若要待所有的本字都水落石出,我們再來書寫臺語、客語,恐怕這些語言也早已成為歷史。因此,羅馬字的使用即有其必要。

羅馬拼音的長處

相較於漢字,羅馬字的第一個優點即在於其優越的表音能力。許多網友憂心,自己講了數十年臺語、看了卻還是霧煞煞(bū-sà-sà)的這種文字,真的有能力表記我們豐富的臺語嗎?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同歐美各國幾乎都採用羅馬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可是從來不會有學習者使用英語的發音去唸其他的的歐洲語言,我想,這是因為多數人明白,拼音不是英語的專利。相對的,臺語羅馬字發音也自成系統,不會與英語完全相同。舉例而言,英語的i有[ai]與[i]兩種發音,在臺語羅馬字永遠是[i]的音;而j的音也不唸成[dʒ],而是唸成類似[dz]或[z]的音。

合上所述,網友的擔心,無關拼音系統的優劣,而是臺灣教育長年對於羅馬拼音的教學付之闕如所致。母語使用者在學習該語言的書面語時,自然會比非母語人士來的快,但是任何書面語言都是需要學習的。一個說漢語的人,如果沒有受過教育,他仍然是個文盲。但我們的社會在同意這樣論調的情況下(假設大家對於文盲的定義與我相同),對於自身不熟悉的母語書寫的批評卻是自己成了「臺語文盲」,豈不奇怪?在完全不認識用母語寫出的文字這樣的前提之下,你真的就是只會聽說不會讀寫的文盲。

羅馬拼音的必要

再者,羅馬拼音的記音能力,這是方便我們查找、學習臺語詞彙的一個重要工具——就好像以前查《國語字典》時,恐怕很多人是直接用注音下去查找的一樣。除了清朝時以漢字反切記音的傳統韻書、以及日治時期使用的臺灣語假名之外,羅馬拼音是目前應用最廣的臺語表記工具。現在較為常見的幾部臺語辭典(註4) 均提供羅馬拼音查詞的方法。

對於母語的傳承以及教育,羅馬拼音更是不容忽視。網友撻伐的重點往往是「兒童不易學習」,而媒體報導後,更逼教育部出面緩頰,聲稱拼音只是輔助,坊間教材仍以漢字為主、拼音為輔,實在令人扼腕。(註5)我必須呼籲,拼音不是輔助,而是學習的基礎。不少人認為建立書寫系統是白費工,臺語只要口耳相傳便能保存,可是在戰後政府推行的國語政策之下,各本土語言的狀況只有流失,本土語言能力一代不如一代。舉例而言,年輕讀者能區分「我」(guá)與「倚」(靠近,如「倚靠」uá-khò,依靠之意)(uá)的差別嗎?如果你怎麼念兩者都一樣,類似華語的「襪」音,那就表示你的臺語g聲母正漸漸失落。而這就是網友推崇的「口耳相傳」教學法所導致的結果。

如果臺灣社會仍以臺語為共通語,我們大可不必擔憂沒有書寫系統,對於臺語可能造成的危害,也的確如同網民所講的,只要代代相傳就可以繼續留存——畢竟這也是我們的父母輩,祖父母輩以上多數人習得「母語」的方式。然而實際上,父母願意教小孩母語嗎?父母真的有足夠的母語知識將語言傳承給下一代嗎?面對這樣嚴峻的情況,羅馬拼音就是整個母語教育的基礎。就跟學習英文前要先背26個英文字母、學日語前要背好五十音一樣。至於學習壓力,一個是象形的、形音義不相連貫、非一對一對應的漢字系統,一個是一字對應一音的系統,筆者以為學童的壓力,並不致如各位網路大家所聲稱的龐大。

拼音系統概述

最後,許多人會好奇這樣的拼音系統是怎麼蹦出來的,憑什麼使用這套系統,而非用注音符號或者漢語拼音來表記即可?華語與臺語的雙語者(bilingual)應該都能感受到,有些字音是華語特有而臺語沒有的,例如注音符號的ㄈ、捲舌音ㄓㄔㄕㄖ,以及ㄩ,而有些音則是臺語獨有的。舉例而言,請問臺語的「無」「沒有」(bô)跟妖魔的「魔」(mô)是一樣的嗎?會講臺語的大概都能察覺出差異,可是拼成國語時常常會拼成ㄇㄡˊ/ㄇㄜˊ/ㄇㄛˊ等音,兩個字音遂混同了。不論採用注音符號或漢語拼音,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兩套系統擺明了就只是為了華語設計的。臺語中大量的濁聲母(無bô、羅lô、鵝gô/giâ等字的子音)、鼻化韻母(三sann、羊iûnn/iônn、錢tsînn)以及入聲韻尾(合ha̍p、賊tshat、國kok等字)是無法拼寫的。而採用什麼拼音系統的問題,已有人另文討論。(註6)簡而言之,臺語的拼音系統近年來已有高度的整合,多數人使用的便是白話字(Pe̍h-oē-jī,又簡稱教羅)(註7)及後來教育部推行的臺羅拼音方案(簡稱臺羅)(註8)。兩種拼音高度相似,可以相互對應。而且臺羅拼音不僅在臺灣通用,也有其他同樣講閩南語的人會使用這套系統。(註9)

結語

簡言之,在現代電腦打字的時代,羅馬拼音應該是最不費力、最能夠觸及的工具。倘若年輕世代有志於發揚母語,不論是臺語、客語還是原住民語,都應該熟稔該語言的拼音系統。本文不認為發揚羅馬拼音的結果必然與漢字扞格,書寫系統應採全漢字、全羅馬字抑或漢羅並用,亦非本文想解決的。本文初衷僅想呈現母語教育應當如何重視拼音系統,進而收個本土語言復振之功。

 

備註:

註1:如聯合新聞網《薁蕘怎麼唸?「妹妹的閩南語作業」連大人也霧煞煞!》《「薁蕘」是什麼 網友:連國字都看不懂》

註2:如ettoday《兩隻蟳仔?小朋友台語作業全「羅馬拼音」 家長看傻眼》、中央社

註3:出自錢玄同《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一文。

註4:如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臺日大辭典(臺語譯本)》,以及台文/華文線頂辭典等。

註5: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02150415-1.aspx

註6: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9000

註7:最初為基督教傳教士苦於漢字難學、為傳教之便而創。由於多在教會中使用,又稱「教會羅馬字」。

註 8:全名為「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與教羅的差別主要在於少數拼寫(教/臺:ch/ts, chh/tsh, oa/ua, oe/ue, eng/ing, o͘/oo)以及鼻化韻的標記(如三白話字應標為san),臺羅去掉教羅的上標法,改採nn(sann),便利輸入。詳細可參考此網站http://www.ntcu.edu.tw/tailo/educate.htm

註9:如此粉絲專頁writing in Hokkien(按:Hokkien為「福建話」之音譯,為星馬等地對於該地所使用的閩南語的稱呼),基本上亦是採用臺羅拼音作為書寫工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