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草莓族——七、八年級生,上起班來七零八落?

友善列印版本

公司晨會,你姍姍來遲,因為找不到車位,隨便停又怕上個月剛買的魂動紅日系進口五門房車被挨到,於是在外頭繞了好一會兒。

低著頭快步走入會議室,經理已經在做簡報,你趕緊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潑!」的一聲,坐下時你不小心碰翻鄰座同事的塑膠杯,灑了一地咖啡。經理這時停了半秒,似乎往這頭望了望,你趕緊避開他的視線。

雷射紅點指著投影片上的業績數字,經理說公司這個月營運成長了兩成,你邊聽邊嘀咕:「為什麼我的薪水還是兩萬八?」

兩萬八,付雅房房租剩兩萬,再付車子貸款剩五千,生活費根本不夠,只好刷卡欠帳,月底再傷腦筋。上個月跟家裡說,開始工作了,想要買車,只換來父親一句:「你一個月賺兩萬八,怎麼買車?」還好母親私底下偷偷塞了二十萬給你當頭期款。

晨會繼續進行,但你覺得無趣想睡,昨晚熬夜打魔獸線上電玩,兩點多才睡。點開手機,看著網路車版上網友對魂動紅的好評,你精神一振。再滑向自己的臉書,大頭照昨晚更換成倚在魂動紅旁邊的你,按讚破兩百,創歷史新高,瞌睡蟲又被趕跑了一些。細看所有留言,赫見一則寫著:「漂亮是漂亮,但這輛車噪音大了些。」你不高興地在底下回一句:「哪個騎小綿羊的來這裡亂啊?」那人竟馬上舉出實測數據回覆,還說自己目前開M3,BMW的,不像某人開便宜日系車也說是開M3!你氣得馬上刪掉留言,直接將此人封鎖。

下午,你被叫進經理室,一坐下來經理就遞過來一張客訴單,上頭寫著:「跟他約時間帶貨品過來看,遲到了快一個小時才來,型號也帶錯,還一問三不知,比我還陌生,這不是浪費大家時間嗎?」

經理扳著臉,等著聽你說明,但你能說嗎?「我找不到車位停我的魂動紅!我才來兩個月怎麼可能清楚一百多個商品型號?我大學念的是電子,願意來幫你們賣馬桶,已經是很委屈了好不好?」

所有工作上的委屈,回到辦公桌後,你只敢在LINE上頭對著群組裡的老同學抱怨:「什麼爛公司?馬桶用沒兩天就漏水又不通,要我怎麼賣啊?害我連續兩個月都只能領底薪!」

等登鄧!幾分鐘後有人傳LINE過來,你闔上手中的馬桶型錄,趕緊掏出手機滑滑按按,剛才的抱怨底下已經湧進十幾則留言與貼圖,有人打氣加油,也有人同仇敵愾跟著你罵,看了以後氣便消了一些。

下班時間一到,你馬上搶第一個打卡。走出公司,遠遠看到你的魂動紅那帥氣英挺流線外型,氣又消一些。但還是很氣,你打算晚上去怒吃一家網路爆紅的燒肉名店。

「下次如果經理再這麼叨唸,我絕對瞬間走人!馬的,不過是個賣馬桶的小主管,是在神氣什麼?以我的學歷還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啊?」你邊開車邊想。

上述案例,是否是七年級、八年級生,在現今職場上的部分寫照?在台灣,這些民國70年以後出生的族群被稱作「草莓族」,在國外則叫「千禧世代」(millennials),他們成長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安定、富裕、少子化、網路盛行與智慧型手機普及化的年代,於是造就了一個跟他們的父母與祖父母完全不同的世代性格,而進入職場後,這些新新人類的特質也會隨之表現出來。

在國外,「千禧世代」又叫「我我我世代」(me me me generation)。為何是三個「我」?「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七、八年級世代最大的共通特點,就是「你只想到你自己」。何以致之?智慧手機與社群媒體的興起是最重要因素。兩千年前農業盛行,造就了地主;兩百年前工業革命出現,造就了資本家;二十年來網路與智慧手機興起,則是造就了一個個在虛擬世界據地稱雄的小霸王。

智慧手機與社群媒體的功能何其之多?但一言以蔽之,就是一種「社交奶嘴」。以前的人,要抱怨工作太多、升遷不公、主管太機車,必須偷偷摸摸、交頭接耳,現在只要換個假名、登入帳號,就可以隨你大罵特罵。以前的人,升官了、記功了、加薪了,下班後才能對家人朋友誇耀,現在只要手機一按,肯定與讚賞隨即如潮水一般湧現。喜怒哀樂,任何情緒,都可以在網路上訴說;想要找人聊天、想要結交伴侶,或者想要買賣交易,也都只需對著螢幕進行,不必跟人面對面。即時、無遠弗屆、匿名私密不怕丟臉、隨時隨地都能滿足社交與人際互動需求,宛如吸著奶嘴;愛貼什麼就貼什麼、愛加誰刪誰都由自己做主,沒人可以干涉我。

另一個形塑七、八年級生特質的因素是少子化與教養方式的改變。獨子獨女,獨享爸媽關愛眼神,不必歷經手足敵對的成長考驗;教養書籍與雜誌大量出現,紛紛標榜「把孩子當成朋友」這類打破傳統親子界線的教養方式,甚至有不少孩子,到了青春期還在跟爸媽一起睡覺;再加上社會富裕、所得提升以後,許多工作繁忙的爸媽,為了彌補不能親自照顧孩子的罪惡感,都以物質、花錢方式來做彌補,導致孩子難以培養延遲欲望滿足的意志力。而這些教養方式,剛好都是栽培小王子、小公主的沃土。

然後一個嶄新的自戀世代,誕生了。國外做過調查,七、八年級生在「自戀評分量表」的得分,遠高於先前的世代。這樣的族群進入職場後,形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注重生活品質,不希望工作太忙太累,即使薪水不高也不在乎,而且雖然月入只有兩萬八,日常花費不手軟,不想虧待自己,也不想在朋友面前丟臉。另一種則是希望工作不只是一份收入,更要自我實現,這類年輕人自視甚高,但能力未必很好,而如果得不到預期待遇與升遷,就會把公司與主管貶得一文不值,拂袖而去。

在虛擬世界睥睨搖擺的人,走進辦公室、會議室,通常就變得異常安靜,有話不一定敢說,跟網路上判若兩人。在職場上,面對面的溝通能力是很重要的社交技巧,如果有所欠缺,那麼要跟同事、主管或客戶互動,都會困難重重。溝通不足,造成誤解或受了委屈,只好在網路上「取暖」,只是第二天上班還是得面對現實世界。甚至有些人倚賴心太重,大人大種了,還要爸媽出面幫忙跟上級溝通。這是七、八年級生常見的問題。

以上這些特質,看在企業主眼中,就會形成這樣的印象—七年級生抗壓性不足、敬業精神不夠、消極被動、責任感薄弱,而老闆們給他們的形容詞,往往是「且戰且走的游牧民族」、「自由享樂的凱飛族(carefree、無憂無慮)」或「熱情白目的海綿寶寶」(《職場七年級生企業評鑑大調查》,2011);企業主對八年級生的最大要求則是責任感、抗壓性與學習能力(《八年級職場菜鳥調查》,2013)。

然而七、八年級生在職場上也有他們的的強項。網路社群的出現,與民主的深化,讓他們成長在一個不容易盲目服從權威的環境,於是來到職場以後,對於傳統上靠著職等、職位、年紀、年資建立起來的那套職場倫理,不再傻傻信服—「要我聽你的?拿出你的真本事!」而這樣的態度,有助於形塑更平等開放的職場文化,讓公司更加充滿活力。

七、八年級生也能藉由網路,迅速散播與吸收新資訊與新觀念,而且因為平等溝通有助於腦力激盪、截長補短,使得他們的創意與創新潛能,都不是年長世代可以比擬。

七、八年級生的公民意識也更加早熟,他們關注社會議題、擁護進步價值,而這對於提升公司形象與吸引消費者認同,當然也有幫助。

總結來說,有人認為七、八年級生是職場上的草莓族,也有人擔心他們上起班來七零八落,其實這類前輩對於後生的皺眉與嘆息,在每一個時代都曾出現,然而那些老人家對年輕人的悲觀預期、那些「我怎麼敢把棒子交給你們?」的憂慮,最終大都不會實現。七、八年級生就跟四、五、六年級生一樣,有人渾渾噩噩,也有人兢兢業業;每一個世代都有自己的強項與弱點,而不管是哪一個世代,永遠保持成長、持續更新自己,才能應付新時代的挑戰與機會,也才不會淪為職場上的草莓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