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不承認過去的人,不會擁有未來

友善列印版本

所有時間彷彿都凝結了。車輛凝結、人員凝結、空氣凝結。任何一切事物都凍結了。

每年5月5日上午10點,警笛聲響徹了以色列。原本行駛在公路上的所有車輛,全停在中間,所有人下車,佇足在路上;整個國家全停止運轉,為二戰期間在大屠殺中慘遭納粹殺害的600萬名猶太人默哀2分鐘。

根據猶太曆法,大屠殺紀念日從5月4日的日落開始,至5日的日落結束。

特拉維夫是一座不夜城。整個近東地區,特拉維夫的自由、開放的氣息,位居首冠。但4日晚上,這座城市卻沉眠了一夜。

4日晚間,全國餐館、電影院及其他娛樂場所均關閉,包括特拉維夫也是;電視節目也少了娛樂氣息。即便過了70多年,每年的此時,所有人無不遙想著當年的悲劇。5日上午眾人默哀過後,各地開始舉辦紀念活動和追悼儀式,敬獻花圈、演唱紀念歌曲、點燃火炬。

每年的這場紀念活動,就像是烙印在每個以色列人心中的刻痕,告訴他們:永遠銘記歷史,沒齒不忘。畢竟用600多萬人鮮血換來的教訓,太深、太沉重,以至於全世界猶太人沒一個人敢忘記那抹歷史傷痕。

過去10年來,因工作和旅行因素,筆者曾在中國和以色列駐點一段時日。這兩個國家雖然相距了7、8000公里之遙,卻巧合地擁有相似之處:

近代史中,兩國的人民皆在同一時間,遭遇過極為慘痛的苦難,整個國家民族被劃下十分深刻的歷史刀痕;刻痕被鑿得很深,而讓這兩個國家的人民,對擁有一個強大、能保護人民的國家,寄予深切的厚望;故此,從上到下,面對外來侵略,乃至挑釁其領土的反應,格外敏感和激烈。

這項充滿歷史傷痕的特質,作為歷史感極待強化的台灣人,需深切理解和警惕。

對於中國民族主義的反應,凡事身為台灣人,每天都在感受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偏執和狂熱,諸多賢人志士已論述多時,無須筆者贅言。

就以色列為例,盡管這個面積只有台灣三分之二、人口也只有台灣三分之一的國家,在1948年5月才成立,但猶太人所承受的苦難、所受的歧視,卻綿延了2000多年,和戰亂頻傳的中國歷史相比,可謂不遑多讓。

只要漫步在以色列,隨處可感受到歷史的洗禮,乘載著數千年時光的重量。而過去百年來的建國運動史和生死教訓,更讓以色列人民從小到大,被灌輸了「決不能發生第二次」的莫大體悟。

以色列總統里夫林曾於2015年的大屠殺紀念日悼念儀式上說,大屠殺是猶太人歷史上「最可怕的一頁」;總理納坦雅胡也在講話中表示:「將不惜一切保護以色列安全」。

這是以色列政府對人民的承諾,卻也顯露出,以色列對安全感的極度匱乏,而引發出對「安全」的高度偏執。用血與淚打造的國度,以色列人沒有退路。

面對過往的侵略者和加暴者,以色列和德國的關係又如何?

筆者舉一個先前在KIBBUTZ工作時的故事為例。在整個社區中,我總納悶著,為何來自德國的志工如此之多?且絕大多數,都是高中剛畢業的年輕孩子。

一問後得知,德國一些民間教育機構長年和以色列合作,每年都會派遣成千上萬名德國青年,到以色列擔任國際志工,和以色列人民一同在社區生活與勞動,體驗以色列人民的生活態度和人生哲理,時間從半年到一年不等。

此外,德國科學機構每年和以色列高等研究機構的機制化交流和合作,更是從以色列建國後不久即開始的計畫。

為承接70多年前,納粹德國犯下歷史罪責,歷屆的德國政府對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多奠基在一項重要方針上:義務保證以色列的生存權。

德國總理梅克爾曾公開表示,以色列人民擁有生存權及在一個以安全為前提、與鄰國和平共處的環境下生活的權利。她誓言,德國將致力於打擊境內反猶太運動(anti-Semitism)、種族主義和仇外行為。

為此,德國在軍事上對以色列進行諸多技術援助,向以色列出售各種軍事裝備,並為以色列培養許多傑出的軍官,尤其是海軍潛艇軍官;同樣地,德國政府和軍事人員也在以色列接受反恐訓練,學習應對日益猖獗的極端主義攻擊。

希特勒造成的恐怖回憶,交織了當今的德以關係。當然,這讓德國在「以巴問題」的角色上不時陷入尷尬的境遇。德國因此提供獎學金、交流和人道協助給予巴勒斯坦人民,進行研究、訪問、救助…等等。筆者的一位巴勒斯坦友人,就是以研究人員身分在德國深造,並發光發熱。

以色列和猶太人的歷史告訴世人,惟有經歷過真正苦難的人民,血液裡永遠流淌著歷史傷痕的DNA。一旦遺忘歷史的血淚,災難之神必將再次降臨。

至少,梅克爾對苦難的歷史深有體悟。2006年,梅克爾在參觀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後,即在留言簿上寫道:「不承認過去的人,不會擁有未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