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分離課稅沒配套,將刺傷人民的心

友善列印版本

報載,金管會於本月21日表示,為了救股市成交量,已有兩大腹案,一是降低當沖的交易稅到千分之一;二是改採當日「淨額」課交易稅,稅率維持現行千分之三。其次,股利所得稅由累進稅率,改為「分級、分離課稅」,自然人所得級距低於15%者,不課股利所得稅;所得級距25%-35%,課15%;所得級距最高者,課20%。而且建議股利扣抵額恢復「全額扣抵」,避免大量的棄權息賣壓。預計11月底前,兩案併陳送財政部。〔註1〕

暫且不論股市成交量不振,主要原因是國際經濟低度成長、資金轉至期權交易、以及交易週轉率減少是全球共同趨勢,〔註2〕也不論大量的棄權息賣壓反而可以提高交易量,筆者認為,金管會的提案是頭痛醫頭,而且潛藏不公不義。

有哪些問題呢?第一個是濟富與鄉愿。股利所得改採分離課稅(稅率15%-20%),若沒有任何配套,將產生鉅額稅損。資本家將是最大受益者,原適用股利所得稅率45%者,稅率將降為20%,減了25%,並可能連帶降低其他所得的累進稅率。由於自然人所得稅率低於15%者不課股利所得稅,故股利所得越高者,稅率減得越多,這顯然是為了減少改革阻力,討好所有投資人的鄉愿設計。

其次是,稅損無從彌補。筆者同意降低現股當沖交易稅來活絡股市,甚至支持適當期間內降低交易稅,也支持股利所得與國際接軌,採分離課稅。然而,依財政部報稅資料,現行股利扣抵額減半與分離課稅的稅收差距、以及綜所稅累進稅率降低所造成的稅損,筆者粗估每年約600億。在交易稅千分之三不變的前提下,每天證券交易量要增加800億才能彌補稅損。104年度集中及櫃買市場的日平均交易量約為1000億,顯而易見,這個目標不可能達成。

其三是,讓貧富差距持續惡化。就算加計社會保險附加捐,台灣的租稅負擔率還是世界後段班。這種沒有任何配套的改革,不僅濟富,還會讓貧富差距持續惡化。全球富豪華倫.巴菲特在美國大選後接受CNN專訪提到,川普獲勝的原因是過度的貧富差距造成。他說,富比世美國400大富豪,1982年的財富是930億美元,如今是2.4兆美元,成長了25倍!〔註3〕

稅改ABC告訴我們,調整稅制必須通盤考量,本案攸關稅制議題至少包括:營所稅是否恢復25%?遺贈稅應如何調整?證所稅要不要恢復?還有,外資的股利所得分離稅率要不要提高?以台積電為例,營所稅只有12%(含保留盈餘稅),遠低於名目稅率17%,加上台灣股利所得僅佔稅前盈餘的一半,故外資的總投資稅負(含營所稅、保留盈餘稅、分離課稅)只佔稅前盈餘的22%,而內資最高也只有27%〔註4〕。與國際相較,這是偏低的。

然而,最關鍵的還是營所稅與遺贈稅。馬政府在2010年施行「德政」,將營所稅率從25%降到17%,導致每年少徵1600億稅收;另外,因為租稅優惠,營所稅有效稅率只有12%之譜,這部分每年又少徵1500億,這還不包括政府給予的水電租金補貼。〔註5〕馬政府的另一「德政」是調降遺贈稅,粗估潛在稅損達八千多億。〔註6〕從營所稅與遺贈稅得到最大好處的,當然是資本家。

金管會提這個案子,根本是加碼好處給資本家。我們不禁懷疑,這是不顧國家財政瀕臨懸崖,毫無租稅信仰呢?〔註7〕還是政府將經濟轉型正義丟到一邊,只想延續國民黨靠攏資本家的路線?若是如此,將刺傷多數台灣人民的心,還可能加速政黨再輪替。

每次提到稅改,筆者總要提醒:國內專家不要以為自創新規就比較厲害,要知道先進國家的相關制度歷史悠久,肯定比台灣先進。我們可以透過公正的專業人士組成委員會,圈選出可比較國家,然後採中位數或平均數的方式,再依特殊國情,進行必要的專業調整來設計稅制,並定期公開檢討,如此將可減少爭議,稅改也就容易推動了。

 

備註:

〔1〕陳慧菱,「救台股 金管會擬定2大稅制改革腹案」,鉅亨網。

〔2〕童振東,「廢除證所稅是謊言,也是陰謀」,想想論壇。

〔3〕賀桂芬,「還不懂川普為什麼贏?巴菲特告訴你答案:25倍」,天下雜誌。

〔4〕童振東,台灣股東稅負低得很─請提高外資的股利分離稅率,風傳媒。

〔5〕童振東,向「兩稅合一」的利害關係人說幾句話,想想論壇。

〔6〕童振東,「遺贈稅稅損8,876億,財政部別再鬧了」,天下獨立評論。

〔7〕童振東,證所稅改革需要租稅準則及價值信仰,想想論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