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選絕非意外──川普如何靠抓對經濟論述擊潰民主黨和希拉蕊

友善列印版本

川普勝選是意外嗎?或許希拉蕊仍對自己的敗選存在很多疑問?無論如何,希拉蕊可能未曾好好想過老公比爾柯林頓在1990年代的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

歷經2008年的經濟蕭條後,美國經濟過去幾年一直在緩慢復甦之中,今年失業率也已降到過去八年來的最低點,使歐巴馬的民意支持度得以超過五成。照理說美國選民是所謂的經濟取向,經濟都好轉了,選民怎麼會想選擇政黨輪替?在這八年的經濟復甦過程中,希拉蕊擔任了四年的國務卿,對於美國至少有相當貢獻,經濟問題理應不是這場選戰的主軸,也不應該是她敗選的原因。

幾乎所有民調、主流媒體甚至國外媒體都相信,代表民主黨的希拉蕊會是下一任美國總統,代表共和黨的川普勝選時,第一時間讓各界感到驚嚇。

美國總統選舉採行選舉人票制度,並以各州為基礎,全美總共538張選舉人票。絕大多數州採取依多數選民選擇的贏者全拿制度,因此,只要能拿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就可勝選就任總統。在投票前,許多民調預測希拉蕊已經穩拿262張票,川普則只被看好126張票,還有150張分佈在11個搖擺州,希拉蕊只要再取得八張就可獲勝。但選舉結果,川普獲得290張,希拉蕊卻只獲得232張。川普在幾個原本都沒把握的地方,例如:賓州、俄亥俄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與北卡州都獲勝,而這幾個州都是美國傳統製造業的大本營。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經濟問題是否扮演著重要角色?首先,圖一是美國自1980年至今的製造業就業人數,由圖中可以清楚看出,1980-2000年間,美國的製造業大概平均維持在1,700萬人,自2001年起製造業人口就開始下降,到了2009年下降至1,100萬人,約減少600萬人,幾乎是原來的1/3。是什麼因素造成這段期間製造業就業人口的大幅減少?近年來經濟學者對這個議題開始研究,其中以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系David Autor教授為主要作者的系列研究最受推崇。

Autor教授等人於2013年在美國頂尖經濟學術期刊之一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發表一篇名為「中國症候群:進口競爭對美國地區勞動市場的影響」的論文,具體指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導致美國在2001年後製造業人口大量減少,造成失業大幅增加、勞動參與率降低、並拉低了工資水準。更重要的是,不僅製造業受到影響,同時也衝擊到服務業部門,造成家戶所得水準的降低。另一方面,因為失業或所得降低因素,導致美國政府部門在失業給付、退休金、與健康照護等移轉性福利支出大幅度上升,影響到美國整體經濟發展。

隨後,Autor教授等人於2014年在另一頂尖學術期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發表論文,利用1992至2007年間資料指出,那些與中國競爭產業的勞工在1991年開始就業後,由於美中貿易而使得逐年累計的薪水慢慢降低,年所得收入明確地減少。這促使許多勞工離開了原來的雇主,或轉移到其他行業,但是他們卻很難在不同地區之間進行移動。這樣的影響不只是資淺或技術層次比較低的勞工,高工資或高技術性勞工也出現離開製造業而轉移至其他部門的情況。這種工作轉移都造成工作所得損失,只是高技術者損失較少而已。換言之,中國產品的競爭對美國勞工造成全面性衝擊,特別是在非都會地區的中產階級最為明顯。

川普顯然看到了這個問題,在川普的經濟政策說帖中,也引用Autor的研究為其論證的基礎。事實上,許多美國小鎮因為工廠的關閉,城鎮開始衰零凋敝。許多人形容川普在這次大選是從「鄉村包圍城市」,可見其選舉策略的成功。

這樣的現象,歐巴馬政府或希拉蕊沒有看到嗎?或許也未必。早在2013年歐巴馬的年度「總統經濟報告書」中,就以圖表指出全世界12個主要國家(日、韓、英、法、德、義、瑞典、加、中、新、台、美)在2003-2011年間,單位勞動成本呈現下降幅度的國家只有兩個,分別是美國與台灣,而台灣下降幅度又高於美國。歐巴馬的說法是在強調美國勞工工資已經相對便宜,用來鼓勵美國業者「製造業回流美國」。事實上,歐巴馬政府確實也推動鼓勵製造業發展的政策,例如美國先進製造業夥伴計畫(AMP)和美國製造業創新網路計畫(NNMI)。

另外,歐巴馬政府致力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也就是想藉由TPP的高標準,包括: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勞工、環保標準以及排除國營企業補貼等規定,來減少中國的貿易威脅。對歐巴馬推動TPP來降低中國負面衝擊,Autor教授也也曾於2015年在華盛頓郵報發表專文公開支持,他認為TPP的重點是在逼迫中國去提高環保與勞工標準,並重視智慧財產權,這對美國製造業以及服務業的發展將有所助益。

但是川普仍認為這種推動「自由貿易」而不是「公平貿易」的做法,並不能消除中國貿易對美國經濟與社會的危害。6月底,川普在賓州匹茲堡附近以鋼鐵生產為主的小鎮Monessen發表「美國經濟獨立宣言」演說。大家都知道川普競選主軸是「讓美國再度偉大」,而他在這裡就率先喊出要「讓美國再度富有」。川普說「賓州很多小鎮過去都非常繁華,但現在變得蕭條」、「我們的政治人物因為過於雄心勃勃的追求全球化,讓我們的工作、財富與工廠移到海外去」、「國外受補貼的鋼鐵傾銷美國時,政治人物卻不當一回事」、「這波全球化熱潮誅滅了我們的中產階級」。

在這次演說中,川普甚至將美國國父華盛頓、開國元勳與憲法起草人經濟學家漢彌頓,以及歷史上備受推崇的第一位共和黨籍總統林肯這三個人搬出來,引用他們的話強調發展美國製造業的重要性,甚至提出「美國憲法的最初設計並沒有『所得稅』,相對的,只有課徵『關稅』,而且是對外國進口商品來課徵,而不是對本國生產來課徵」,現在的情形卻是「我們對國內企業課徵高額稅收並採取法令管制,讓國內企業難以生存,卻又讓國外騙子出口產品到美國而且又享有免稅優惠」。

川普同時在這次演說中宣佈貿易政策的七點方案,分別是:撤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重新進行貿易協商;商務部調查國外違反公平貿易案例;重新討論北美貿易協定(NAFTA);將中國公告為匯率操控國;將中國違反貿易作為送交世貿組織處理;以及中國必須停止其非法行動,包括偷竊美國商業秘密,否則將以美國貿易法律論處。

當時,外界並不看好川普,對於他所提出的激烈主張,多半當做政治語言,或是右翼保守派的思考,不值得討論。但是,川普的激進主張以及競選策略確實經得起學術上的驗證。前面提到的Autor教授,9月於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提出了最新研究論文,探討自由貿易衝擊在不同選區對國會議員選舉的影響。論文係利用美國國會2002年至2010年的選舉資料,分析美中大量貿易之後,各選區面對產業競爭對國會議員選舉的影響。

這篇研究發現,在受貿易影響區域,原先共和黨議員選區,會選出更保守的共和黨議員,但在原先民主黨議員選區,則會選出自由派的民主黨員或被更換成保守派的共和黨員。另外,在白人地區則會選出更保守的共和黨議員,但在有色人種選區則選出較溫和自由派的民主黨議員。這篇文章在結論中就明確指出,來自中國產品的進口競爭,導致經濟衰退的地區採溫和態度的國會議員逐漸消失,選民會選出較極端型的政治人物,而且讓保守派的共和黨籍的議員在數量上獲得優勢。

Autor的研究初稿最早在今年4月披露,當時美國紐約時報就做了專題報導並訪問他,同時並以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家造紙工廠關廠裁員做為報導題材,也報導了阿拉巴馬州共和黨籍國會議員更為保守的態度,包括在非法移民與對中國貿易的議題上。

Autor教授當時受訪時就表示:「與中國貿易所帶來的衝擊,是我們欠缺瞭解的」。另一位作者Hanson教授受訪時也表示「政治趨向兩極化現象與所得不均等互為關聯,但由與中國貿易所所帶來的經濟衝擊,讓我們瞭解到這個機制」。這也說明作者們所提出,在一項2016年民意調查中,「自由貿易協定是件壞事(bad things)」在傾向共和黨支持者獲得53%同意,而在傾向民主黨支持者則只有34%同意。

這次選舉,共和黨在貿易議題上的態度,特別是與中國貿易的問題,採取保護主義立場不難理解。在民主黨總統初選與希拉蕊對壘的桑德斯參議員也公開反對TPP與自由貿易,選後並表示民主黨應走回鄉下與選民溝通。

另一方面,反對全球化或自由貿易的思潮也在歐洲國家蔓延,最近英國決定脫離歐盟,英國獨立黨(UKIP)就是推動者,而荷蘭自由黨、奧地利自由黨、法國國家陣線,這些屬於右翼保守派政黨也都是反對自由貿易。這次,川普高舉反對「不公平」的自由貿易或反對「傷害中產階級」的全球化,正好趕上這一波浪潮。這回美國總統及國會選舉,共和黨能全面勝利,事實上並不是意外。

參考資料:

Autor, David H., David Dorn and Gordon H. Hanson (2013) "The China Syndrome: Local Labor Market Effects of Import Compet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NBER Working Paper No. 18054, May 2012, 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3(6), 2121–68.

Autor, David H., David Dorn, Gordon H. Hanson and Jae Song (2014) “Trade Adjustment: Worker-level Evid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9(4), 1799–1860.

Autor, David H., David Dorn and Gordon H. Hanson (2015) “Why Obama’s key trade deal with Asia would actually be good for American workers,” The Washington Post, March 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steverything/wp/2015/03/12/why-obamas-k...

Autor, David H., David Dorn, Gordon H. Hanson and Kaveh Majlesi (2016) “Importing Political Polarization? The Electoral Consequences of Rising Trade Exposure,” NBER Working Paper No. 22637.

“Where Jobs Are Squeezed by Chinese Trade, Voters Seek Extremes,” By NELSON D. SCHWARTZ and QUOCTRUNG BUI, APRIL 25, 2016

http://www.nytimes.com/2016/04/26/business/economy/where-jobs-are-squeezed-by-chinese-trade-voters-seek-extremes.html?_r=0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