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野果:183種果實踏查,梭羅用最後十年光陰獻給野果的小情歌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野果:183種果實踏查,梭羅用最後十年光陰獻給野果的小情歌(Wild Fruits)

作者:亨利.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譯者:石定樂

繪者:黃南禎

出版社:自由之丘

出版日期:2016/10/13

 

有一個人,他傾注十年生命在野地上只為一些小果,而且自己哈佛畢業卻想不透「為何有人竟想從漿果地抽身,趕著要擠進哈佛校園?」

他是梭羅。

前一陣子很夯的土地正義、田野調查,其實梭羅在一百多年前就加入討論──以一種老派卻饒富興味的方式。他住在四季分明、充滿生機的北美新英格蘭鄉間,划著小船徐徐穿越美洲獨特的生態地景。他也許摘下帽子,取出他剛摘下的草莓果,品嘗,接著掏出羊皮紙來,記下這漿果的滋味。

「什麼樣的清香和甘甜能和這精緻的草莓果相比?我趕緊採摘這今年野外結成的第一批果實,即便有一些靠近地面的部分還泛著綠、還漫著酸青氣,也不管了。有的是挨著地皮結的果,所以吃起來還有泥土香撲鼻而來呢。」最後他說道:「我吃了好多,連手指和嘴唇都被染紅。」

雖然梭羅的研究細膩而嚴謹,但以現代科學的眼光審視,也許會認為《野果》的研究結果並不深入。這一方面,除了一百五十年前的科學較不發達外,更是因為《野果》重視的不僅僅是果實在植物學上的意義,更注重植物、動物與人的關係,因此也從人文、社會的角度來寫作。如此一來,能夠讓今日的讀者跨越時空,看見果實們不同的面相。

李偉文﹝自然作家﹞老師於《野果》的推薦序寫道:「從梭羅身上我們知道,對一個真正熱愛自然生命,關心環境的人而言,知識的追尋與靈性體驗的經驗,兩者並不是互相對立,而是一體的兩面。」序中也提到,如梭羅班知識的追尋,能夠帶來不同的教育意涵:「若回到環境教育來說,梭羅的「野果」與一般的自然課老師不同,梭羅的文筆帶有深厚的個人色彩,是一個人滿懷欣喜與感動之餘的分享。課堂上的講解,有一定的內容與範圍,是制式化的,而個人的分享就很生活化,除了自然知識,還可以有人文歷史,是將個人的生命經驗透過這些野果來分享給大家。」

不過,出版《野果》的計畫還未真正完成,梭羅卻因病驟逝。

這些紀錄、手稿,輾轉被後人集結成《野果》,於梭羅死後的137年才首度問世,出版十分難得可貴。當然,它不只是饕客日記而已。梭羅堅持研究精神,十年如一日,觀察從花開一直到結果,並整理成自然散文的形式,文字優美而內容豐富,共紀錄183種果實。

現代人,尤其是都市人身處鋼筋叢林,皆難以發現任何野果的蹤跡──甚至說,也不常留心於這塊土地。號稱「水果王國」的台灣,在盛產時期,水果是放到發爛也賣不完。身在如此富足的社會,卻鮮少人受大自然的這份禮物而感動、滿足。然而,百年前的梭羅獨自往返荒野,在《野果》的字裡行間卻流露了充實、豐沛的情感。從這本書不難看出,梭羅對於植物與土地的認知、實踐,是十分值得現代人深思、學習的課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