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影人間】球來就打:台灣人近20年的野球記憶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職棒的例行季賽才剛結束,不過美國與日本的職棒都已經進入季後賽階段了。每一個球季的總冠軍產生後,就是球迷棒球記憶累積的開始。只是,台灣的季後賽還沒開打,總冠軍也尚未出爐,台灣球迷的記憶似乎已經開始堆疊。

2016年10月14日,台灣的中華職棒大聯盟最後一場季賽中信兄弟vs. Lamigo結束,也象徵著陳金鋒的球季已經正式落幕。這個球季,雖然是砲聲隆隆但外界質疑用球聲浪不斷的球季,固然如此,陳金鋒本季紀錄所劃上的句點,也留給台灣球迷回味無窮的世代記憶。

台灣的Baseball,從1906年日本統治時期成立第一支野球隊的野球時代開始,再到1945年國民黨政府來台改稱為棒球時代之後,一直都是台灣人最熱衷的體育賽事。棒球給予台灣太多的歷史記憶,特別是台灣在國際上風雨飄搖的年代,回憶中,棒球大概是唯一凝聚台灣人共識,不分你我的國族認同。

國民黨來台以後的台灣,早期有著外省人打籃球,本省人打棒球的說法。隨著棒球逐漸成為台灣能夠揚威國際的體育項目之際,巧逢台灣國際空間在1970年代遭到急遽壓縮之時,棒球就在紅葉傳奇與三級棒球揚威美國的世界少棒狀況下,躍昇為台灣或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族記憶。

1970年代至1990年代,鄉間剛收成的田野空地,時常是小孩子以撿來的長木頭,以及利用水泥袋或報紙自製的手套,裸著赤腳打棒球的樂園。即使不打棒球,但在那個有線電視與網路不發達的年代,守在電視機前收看老三台的棒球比賽轉播,或是一邊工作一邊收聽中廣的棒球比賽廣播,也都是許多人的世代記憶。

隨著1980年代,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重返國際體育賽事,棒球在中華台北的旗幟下,打下了世界業餘前五強的榮譽。1990年,台灣的職業棒球終於在眾聲期盼下誕生了,並在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與敦化北路的台北市立棒球場舉行了第一場職棒大賽(兄弟象vs.統一獅),此後,台北市立棒球場成為球迷朝聖的地點。雖然台北市立棒球場在2000年熄燈走入歷史,但台北市立棒球場的記憶,一直留在資深棒球迷的心中。

就在台北市立棒球場於2000年走入歷史的前幾年,台灣棒球早已風波不斷。在業餘的國際賽事,雖然台灣在1992年奪得巴塞隆納奧運的棒球銀牌,隨後的台灣成棒代表隊卻進入了黑暗期,1994年與1998年亞運賽事都不敵日韓屈居第三,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的亞洲盃錦標賽,同樣不敵日韓位居第三。同時,爭取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棒球參賽資格失利,爭取2000年雪梨奧運棒球參賽資格也失利。在職棒方面,職棒賭博事件拖累了台灣職棒,1998年時報鷹解散,1999年職棒元老球隊味全龍與三商虎也解散。

2000年,也是台北市立棒球場服役的最後一年,這卻是台灣棒球最慘澹的時刻,不僅無法進軍雪梨奧運,職棒比賽的平均進場人數僅有1676人。棒球聖地台北市立棒球場,竟然就在這棒球黯淡無光的日子退役。然則,隔年,2001年,大家熟悉的陳金鋒率領台灣在世界杯成棒賽奪得第三名的佳績,陳金鋒不僅喚醒台灣棒球迷的熱情,也為台灣棒球黑暗年代點亮了曙光,同時,陳金鋒也開啟新一代球迷從2001年開始總計15年的棒球記憶。

1997年亞洲盃錦標賽,陳金鋒首次穿上成棒代表隊制服,雖然台灣不敵日韓,但卻是總教練林華韋口中擊敗中國隊的大英雄。這場位於台北市立棒球場的比賽,中國在第一局就以滿貫砲取得4分領先。台灣在一路落後的情況下,陳金鋒在第6局上擊出三壘安打率先搶回2分;第8局上又以全壘打取得2分,戰成兩隊4:4平手局面,讓台灣取得逆轉勝的基礎。第9局上,隊友曾揚岳、吳昭輝連續安打攻下致勝分。最終,台灣順利以5:4險勝中國。這場比賽,正是陳金鋒註定成為台灣英雄的處女秀。

1999年,陳金鋒在曼谷亞運從在大聯盟擁有124勝的南韓名投朴贊浩手中擊出全壘打。1999年開始進軍美國職棒,2002年成為首位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場比賽的台灣球員。不過,除了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記憶外,台灣人對於陳金鋒的記憶,大多都是從2001年世界杯成棒賽,陳金鋒帶領台灣贏得第三名的榮耀開始。

陳金鋒,從1997年首次成為台灣英雄開始,就已經奠定為台灣棒球代名詞的基礎。1980年代以後的棒球記憶,我們曾經有微笑喬治趙士強,也有旅日的二郭一莊,還有亞洲巨砲呂明賜。不過,這些記憶似乎都不如長達20年的陳金鋒記憶。

曾經講過「球來就打」的陳金鋒,隨後,「球來就打」也成為陳金鋒的名言與代名詞。陳金鋒這20年「球來就打」的輝煌記錄,其實,也就是台灣人這20年間最初衷的野球記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