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踩到這塊絆腳石的時候,請你停下腳步

友善列印版本

它,面積只有10x10公分,卻負載著歷史中被遺忘的淚痕,那麼的安靜,卻能夠淹沒你的情緒。

剛認識我先生時,他剛從法律系研究所畢業沒幾年,一個在奧地利二戰補償基金會(Restitutionsfonds)工作的熱血青年。我們當時的約會內容很簡單,就是他會帶著我,在維也納市區中挨著大街小巷,尋找著他工作時候檔案上出現的地址。我們會站在一棟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公寓前,聽著身後呼嘯而過的車聲,嘗試想像四分之三世紀前的維也納、嘗試想像當初門牌上面的名字,嘗試想像被納粹架走的人們,離開時滴下的眼淚。他會緩慢的開口敘述,住在其中一層的屋主,是位被迫放棄一切的猶太人,他的女兒或是兒子從以色列打電話來,子女哽咽提及,被迫離家數十年的爸爸問,景色是否依舊?

當時的我,隱約感到他在做的事情,是負有意義以及歷史責任的。直到很多年後,看到「轉型正義」這個名詞,才恍然大悟,原來當時他們低調做著的,就是在落實所謂的轉型正義。

他也帶著我,在路上尋找著被取名為「絆腳石」(Stolpersteine)的紀念碑。聽到紀念碑,你我心中浮上的場景應該大同小異:大大的柱子、前面可能擺著花圈、或是在偌大的廣場正中央。

但,這個小的幾乎看不到的紀念碑,絕對打破你對紀念碑的刻板印象。

從十多年起,在德國的路上,有了第一塊絆腳石。它是一塊黃銅磚,面積只有10乘10公分。紀念在納粹時代的犧牲者,通常就在普通公寓或學校前的人行道上,像個小墓碑一樣刻寫著一個人名及 Hier wohnte (「曾住在這裡」)或是Hier lehrte (「曾在這裡教書」),下面是用阿拉伯數字寫著哪一年出生、哪一年被逮捕或是被迫離開住處,或是在哪個集中營被謀殺。到了集中營後,被剝奪了名字,成為了一個又一個的「號碼」。這個小小的紀念碑,就是為了把受難者的名字,還給他們。那麼小的紀念碑,為了閱讀上面的文字,你一定得停下來,並且彎腰低頭看著。這就是一種對於受難者的象徵性鞠躬。

我覺得這些絆腳石的心意真的很細膩,它不是強迫中獎式的一個大紀念碑,開幕剪綵鬧哄哄,或許之後就被遺忘。絆腳石小小的,不知道的話,日子也是一樣過,但是你不小心踩到時,真的會被絆一下,停下來一看,再看看眼前的房子,你再也不會覺得這不過是一棟普通的建築物。這些事件,不再只是歷史課本上抽象的幾行字,而是那麼貨真價實的發生在你我身邊。

「絆腳石計劃」,漸漸沿伸到其他歐洲各個國家,各大小城市給予鋪設許可。越來越多的慈善機構、文化團體紛紛響應這個計劃。也有受害者家屬以及後代,藉由捐款訂製絆腳石來紀念親人。這幾年也有政府機構,出了一系列的「有聲絆腳石」app,可以「聆聽」還有尋找離你最近的絆腳石。

到歐洲旅遊時,欣賞美麗的城市同時,當你看到小小的絆腳石時,也請你停下腳步。或許你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但可以閱讀用阿拉伯數字刻劃上去的日期:第一個年代是出生年月日,第二個就是被帶走的日期,有的絆腳石甚至追朔到處決的日期,就會刻上第三個日期。三個日期並列著,你很快可以描繪出大致的輪廓來。有時候會看到好幾個絆腳石安靜的並列著,看著年代,很清楚的可以推算出這是一家人,我看過最教人怵目驚心的,是一塊絆腳時上整齊的疊了三個日期,加起來沒有超過十年。我腦中算著,這小男孩,被帶走離開時,不到七歲,第三個日期是兩年後,他是如何怎麼度過生命最後兩年的?然後想起「絆腳石計劃」發起人在一個訪問裡面說:「如果集中營是終點,那麼,起點就是他們自己原來的家。我想要做的,就是至少把他們的名字帶回家。」

雖然當初你被帶走的時候,除了你的家人,沒有人知道你的存在。但是,七十多年後,有一個來自台灣的女孩,站在你的家門口,為你滴著眼淚。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