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問想想】10年後,你的大學母校還在嗎?

友善列印版本

如果沒有意外,2026年至少將有50所大學消失在台灣的大學名冊上,教育部預估那年大一新生入學人數約在17.5萬至18萬人之間,跟今年(2016年)相比,大學新生人數少了將近8萬人。此時,不禁要問:「10年後,你的大學母校還在嗎?」

眾所皆知,過去20年高教擴張和少子化,是促成未來10年台灣的大學退場兩大關鍵因素。若按照「市場自由競爭」機制,辦學績效好的大學理應沒有影響,然而早期台灣的大學發展,實質上並非完全依循市場機制來經營,而是由國家統一制定教育政策,並且挹注經費辦學,「學雜費」和「政府補助」是大學經費的兩大來源,兩者總和超過五成,私立技職科大占比甚至高於八成。(表1)

長期以來,公立學校整體而言能得到政府較多的經費補助,公立大學收取的學雜費,平均僅有私校的一半,基於學費成本考量,學生多半傾向優先選填公立學校。過去大學招生名額僧多粥少時,大學不需要為學生生員煩惱,即便私立學費較高,但是好的私校仍有充足的學生來源和學雜費收入,來支撐辦學品質。

大學退場不該反淘汰

少子化之後,整體學生人數下降,即使高中生願意以較高學費,選填績效好的私大,仍保持一定比例,但可預期的是私校的學費,相對於公校顯得沒有競爭力,10年後,是否會因學生總量不足,而造成「反淘汰」,屆時退場的大學都是私校,而「倖存的」都是公立學校,進而造成國家教育預算的負擔,以及降低大學辦學的競爭力和多樣性?將是未來10年,台灣高等教育發展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然,學雜費高低不是學生選擇大學的唯一考量,以美國的大學為例,許多頂尖大學諸如長春藤聯盟校(Ivy League)當中的哈佛、耶魯、康乃爾,還有其他包括史丹佛、華頓商學院都是學費昂貴的私立大學,但仍吸引全球頂尖學子申請。為了社會正義和平等的價值,這些收費高的大學,同時提供高額獎學金給社經地位較低的學子申請,其中像是史丹佛大學,提供將近八成的學生獎學金,但是其學校經費來源僅有18%來自學雜費收入,政府補助金額也不及兩成,絕大多數經費來自產學合作、捐款及其他各項收入。

反觀台灣,受限於法規和社會風氣,私校募款和產學合作的收入來源,遠遠不及公立大學。像是企業指定捐款給私立大學,僅能扣抵10%~50%稅額,可是捐款給公立大學卻能100%抵稅,對企業而言,捐款給公私立學校的條件落差極大,同樣捐贈興學,多數情況當然率先選擇公立大學。

大學辦學在於教育學生

面對大學退場的議題,教育部已在2015年推出「高等教育創新方案」,其中提出包括「高階人才躍升」、「退場學校輔導」、「學校典範重塑」及「大學合作合併」等四大策略,其中著眼於減少對大學經營的衝擊。

可是卻忽略了,高等教育的任務在於為國家培育人才,如同今年5月台大校長楊泮池在接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評鑑》雙月刊專訪時指出,「把學生人數大量減少當成高教生死攸關的『大限』,是從學校角度看問題,這是倒果為因,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好學生,而不是為了辦學校。」他同時也點出,這波衝擊是危機,也是轉機。各界可以靜下心來思考,面對全球化產業轉型的浪潮,大學該為國家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學生必須在大學學會哪些事?才能面對未來世界競爭的挑戰。

想像10年後的台灣

從1994年教育改革啟動以來,台灣總共增加29所大學院校,同時超過70所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20年前為了呼應社會各界對於大學入學機會的需求,因而廣設大學,而今少子化驅使之下,台灣的高等教育發展從精英化教育,發展成普及化教育,其中更要思考的是「適性發展」,必須讓不同特質取向的學生,選擇適合的大學就讀;此時,大學也應該重新思考自身的特色和角色定位,究竟要往研究型或教學型方向發展,以強化「市場化競爭力」。

國家則要思考每年新台幣860億左右的高等教育經費,該如何分配,到底該齊頭式平等,讓各公私立大學雨露均霑,得到同樣的經費?還是要追求國際競爭力,以培養世界級的頂尖大學,而將經費挹注給重點學校?這波大學轉型趨勢,將左右台灣未來10年、20年後的面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