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想】新年第二天的恐怖攻擊,開啟印巴關係第70個年頭

友善列印版本

814日這一週,是印度(8/15)與巴基斯坦(8/14)各自歡慶獨立紀念日的日子;但是南亞大陸距離真正的祥和與繁榮仍相距甚遠。

201612日凌晨,六至八名身著印度軍服、全副武裝的人士劫持一輛高階警官的座車,試圖潛入旁遮普邦(Punjab State)帕坦科特市(Pathankot)的印度空軍基地未果,與基地守衛人員發生槍戰。在持續17小時的槍戰後,有五名槍手遭擊斃,三名守衛人員死亡。這是位於印度與巴基斯坦邊界的旁遮普邦半年來的第二場恐怖襲擊。巴基斯坦外交部在此次事件之後發出聲明,譴責這起恐怖攻擊活動,並向印度政府與印度人民表達慰問之意。然而,當地媒體普遍認為此次襲擊,如同以往,和伊斯蘭教激進組織、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有關,並且和巴基斯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英國人統治印度以前,南亞次大陸是由數十個大小不一的王國分治著,這些王國彼此之間有不同的種族、語言、文化、習俗和宗教。英國征服者來了,統一了全境,並根據貿易利益,而非既有疆界來區分地區,這也埋下了日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之間與之內衝突的導火線。

在將近70年後的今天,印度國內仍有分離主義或基本教義派組織的反抗軍和游擊隊,汽車炸彈、火車劫持、綁架暗殺等等時有所聞。印度境內恐怖活動最頻繁的地區為查謨-克什米爾邦(Jammu & Kashmir, 印度、巴基斯坦、中國之間因為政治、歷史、宗教因素而主權、疆界未定的區域)、印度東南半部(印度共產黨活躍地區)和東北部的七姐妹邦(The Seven Sisters, 七個夾在中國、不丹、緬甸、孟加拉之間的邦)。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報告,自2012年以來印度在恐怖攻擊中喪生的人數達231人,名列世界第八;同在榜上的有位列第三的巴基斯坦,1848人。近期內印度國內比較嚴重的攻擊為2013年造成16人死亡、百餘人受傷的海德拉巴(Hyderabad)爆炸案和2012年造成26人死亡與百餘人受傷的孟買(Mumbai)掃射與爆炸案。此外,南亞大陸的衝突除了非軍事級的恐怖行動之外,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衝突也時有所聞,其中已兩個最大的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最為嚴重。

二次大戰結束後,英國國力嚴重受損,不得不正視英屬印度獨立的趨勢,而主動提出分治計畫。英屬印度依宗教組成可分為以伊斯蘭為主的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現在的孟加拉)與印度教為主的印度斯坦(現在的印度)三塊區域。原本由英國提議的三重聯邦政府(由此三大區域各自組成聯邦選區,共享單一政府結構下的權力)因無法達成共識,使得獨立後的英屬印度分裂成巴基斯坦(含與巴基斯坦國土不相連的東巴基斯坦)與統領印度斯坦的現代印度。分治計劃公佈到實行相隔只有幾個月,引發大規模的恐慌。1200萬名逃往巴基斯坦的穆斯林以及逃往印度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的人口遷徙,造成了難以計數的衝突、暴動、屠殺、報復和貧民窟問題,造成的不信任感和互相憎惡,即使到了今日仍是印巴雙方不睦的主因。

往後克什米爾主權爭議、194619651971年三次印巴戰爭、孟加拉獨立戰爭等等事件在南亞地區風起雲湧,不得安寧。直到1998年印巴雙方核子試爆成功,自此雙方發現軍事競爭不可能會有好下場,印巴軍備競賽才告一個段落。印度近十年的崛起,更讓巴基斯坦開始了不對稱戰略的做法:或明或暗地支持印度境內的激進組織或分離組織,以製造與印度談判的籌碼。

儘管仍稱不上和平安定,但印巴之間關係已相對大有緩和;印度首都德里與巴基斯坦首都巴德早已實現直航;雙方人民的搖旗吶喊的對象也從印巴邊境的坦克大砲轉移到在板球賽場裡的肌肉與汗水,在賽場而非戰場一較高下;印巴邊界瓦加(Wagah)也從原本南北韓板門店一般戒備森嚴的地位變成以鮮明的服飾及具有挑釁意味的誇張動作博取圍觀民眾歡呼的嘉年華會。但是數十年間累積的宿怨仍然存在在許多角落,克什米爾地區主權問題也一直沒有獲得解答,印度境內普遍境遇悲慘的穆斯林(以及在巴基斯坦境內普遍境遇悲慘的印度教徒)所構成的宗教、階級與社會衝突仍然天天上演;每年的血腥恐怖襲擊只是這些結構沉痾浮上表面的慘劇罷了。

目前而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70年後,最值得期待的是各自代表印度人民黨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挾充沛民意當選,新上任的印度總理穆迪(Narendra Modi)和巴基斯坦總理夏利夫(Nawaz Sharif)能否放下成見致力攜手合作,以共創南亞大陸地區的和平與興盛繁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