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的矛盾心情!

友善列印版本

教育部宣布服裝儀容解禁,學校不得將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時,不少學生拍手叫好。有老師問我,學生如果大喇喇穿著便服,甚至在服儀上極度搞怪,我會如何處理?我回答,我會肯定這位學生挑戰傳統的勇氣,並詢問這樣穿著有比較舒服嗎?

制服帶來的矛盾心情,全世界皆然!英國有規定學生穿校服的傳統,但是2002年9月,英國魯頓市的穆斯林女學生莎賓娜‧貝根(Shabina Begum),因穿著伊斯蘭教傳統長袍上學,被學校請回家,之後她就沒有上學了。莎賓娜‧貝根向法院提出告訴,爭取穿伊斯蘭教長袍上學的權利。雖然爾後法院判決支持英國穿校服的傳統,但是宗教信仰與校服之間的兩難,引發爭議,莫衷一是。

德國則是沒有穿校服的規定,因為校服總會被聯想到納粹份子與希特勒青年軍。2006年9月4日,德國波昂有兩名穆斯林女學生戴面紗進入學校,遭到校方退學。時任司法部長的布列吉蒂‧曲培莉思(Brigitte Zypries)卻提出學生穿制服的建議,她認為全國學生穿校服可以避免日後發生類似的問題,論點完全違背英國宗教信仰衝突的案件。

此外,有人擁護穿校服,認為一致的校服可以掩蓋貧富之間的差異。只不過,非洲若干實施免費小學教育的國家,穿校服卻成了貧窮家庭的夢魘。這些國家規定學生穿校服,目的在於縮減貧富差距,但事實上,家長常付不起制服費。貧窮家庭的小孩只有一套校服,時間一久,制服變的破舊不堪,招來同學的嘲笑與欺凌。

那校服到底真的一文不值嗎?筆者也未必認同。在日本,中學男生穿著模仿十九世紀普魯士陸軍軍服的校服,前排釦深色直領外套加上長褲,稱為「中山裝」;女學生則穿著模仿歐洲海軍軍服的水手服。來到日本旅遊,看見日本學生穿著齊一式的制服、鞋子,戴著帽子,反而讓人回味起台灣早期年代學生的純真模樣。日本的敎育在形式上嚴守傳統,嚴守學生該有的本份角色,學生穿校服是一種禮貌,更能增強對於學校的認同感,自然成了擁護校服派的強力主張。

但是,教育真要如此守舊、事事規範嗎?正確的服儀穿著帶給人們舒服感,可以透過教育來溝通完成,讓學生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對於學校班級的認同感也絕非那一套形式的制服就能完備,認同感更深層的意義是誠心信仰,而非表面服從。倘若如此,學校老師更應該以身作則,帶頭穿校服,軍隊化、齊一式的校服穿著,就能帶來高度認同感嗎?結果你我心知肚明,老師們更無法接受自身穿校服的規定。

制服的矛盾心情,筆者深深感受!就讀師大時,大一上下學期各有三次的週會升旗活動,學校規定要穿著大學服出席,那時候總覺得學校迂腐、不近人情;大二、大三時,由於不用出席學校週會活動,大學服束之高閣,望著大學服總有點奇妙的感覺,制服好像也沒那麼令人生厭;直到大四,為期一個月的教學實習活動,師大規定所有實習老師在實習學校上課時一定要穿著大學服,那時候覺得身上的制服代表著當老師的無比驕傲;大四畢業後,大學服整齊地被擺在筆者衣櫥中,偶爾瞥見,心中那份對於師大的認同、對老師職業的尊敬油然而生。

教育部開放服儀,肯定學生們懂得適當穿著,展現個人的禮儀休養;肯定學生們能在自我意識與學校認同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學生們不必急於脫掉身上那套制服,理性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找尋當學生的驕傲,也展現自我尊重的價值。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