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想】 跟流行賞櫻花?自拍之餘你可以更懂得日本文化

友善列印版本

春日到來,花飄落、櫻吹雪的場景在日本的各個角落夢幻展開,日本人抓緊每個假日、每次空檔,鋪開野餐墊,和家人、好友、同事們坐在櫻花樹下賞花、吃喝、談笑,一同融進這片粉色景致中,那是日本春季最自然的假日風情。而透賞櫻花這件事其實濃縮了許多日本文化──比如自然崇拜、對季節變換的敏感、享樂主義,也透露出一些職場文化。

日本人有一顆萬物崇拜之心,無論自然界中的山石、林木、花草、甚至是製造出來的物品,都抱持著敬意與感謝之情,懷有萬物皆有靈的「八百萬神」信仰,而在這其中,存在這一位山與田之神「サ」(念法為sa),而「クラ」(念法為ku、ra)則有神明的座椅之意,サ神經常棲息的數目則被稱為「サクラ」,也就是我們熟悉的SAKURA,櫻花樹了。信仰著サ神的古代農民們,以櫻花木為供奉物,為了豐收而祈福、舉辦宴會祭典與神同樂,這樣的習俗也延續至今,讓日本人不僅沉迷於櫻花的美麗中,視線也也因它的神聖性而帶著一份敬意與福分。

四季分明的日本,春、夏、秋、冬各有獨特的風景,也因此日本人對季節的感知與體悟格外強烈,比如特殊文體俳句中常會添增「季語」來描繪不同時節的美麗與情緒,這份敏感度,讓櫻花成為常被歌詠的對象,比如《萬葉集》、《古今和歌集》都收錄了許多和櫻花有關的作品,《源氏物語》中更有描繪宮中賞花飲宴的場景。

1200多年前,從奈良時代開始,日本貴族階級就有植櫻、賞櫻活動的記載,相聚把酒言歡共賞花的儀式,在進入鎌倉時代後,更深入武士階層,江戶時代時,更完全成為鄉里庶民的春季娛樂。江戶後期,為了提高觀賞水準,染井村更提高配種技術,發明出人工種「染井吉野櫻」,明治時代以降更大量在街道、公園、學校栽種櫻花樹,隨著時代進步,又有更多的花種被發明、栽種,歷史的長久積留和日本人愛與季節同歡的心情,讓現今的日本每到春天就呈現四處皆櫻的壯闊景緻。

在世人眼中嚴肅拘謹的日本人,遇到可以放鬆、慶祝的機會,從來不會放過,酒更是不會缺席的重要角色。1979年,一個日本樂團「バラクーダー」的作品《日本全国酒飲み音頭》一度超級熱門,歌詞把一年中的12個月分都細數一遍,比如一月是新春,所以要喝酒,四月賞花時,當然也要喝酒。歌曲這樣唱著,人們也覺得挺自然而然,吃著便當、賞花配酒多自在,鋪一塊野餐墊,就是一座酒席,公共場合集體飲酒固然有些飲酒鬧事的可能性(有些公園也會張貼告示柔性勸阻),但相對而言,多是彈性容忍。況且在サクラ(SAKURA,櫻花)底下喝サケ(SAKE,酒),似乎也可以溯源於供奉サ神時也會用サケ這件事,理由挺充分。盛開的櫻花很美,吸引著旅人駐足拍照,但與其透過鏡頭觀賞,日本人更傾向於把手拿來捧便當、握啤酒,坐著、躺著,不假借任何媒介,單純享受著和櫻花相處的時光。

但賞櫻花不光只有美事,夢幻風景被旅客拍照留念,流竄到世界各地,吸引了各國旅人慕名而來,發生越來越多起折斷櫻花樹枝來拍照,甚至想帶回去作紀念的失格行為。而回歸到日本人本身,最近也做出許多違反規則的行為。

賞花是年復一年的儀式,哪些景點、那個角落景致最佳,不算秘密。而在眾多賞花名所中,開始鋪天蓋地出現了「搶地盤」熱潮,許多人鋪上藍色的野餐墊「據地為王」,明明是公共場合,卻出現很多圈地私用的狀況,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苦做實幹,起大清早去佔位置,卻輸給一堆只鋪了野餐墊就走人的無人佔位行為,甚至還有知名公司行號圈起公園超過一半的面積,還在野餐墊上貼告示指出哪些時間歸他們使用,其他時間再分給其他民眾,歡迎「共同」使用,公園為了公平起見撤掉這種明明沒人在現場卻私自用野餐墊佔位的「偷吃步」行為,但這樣的情況在櫻花凋謝之前,恐怕都無法杜絕。

日本媒體亦訪問了幾位超早起呆坐在野餐墊上佔位的人,很多人都西裝筆挺,儼然就是年輕的上班族,戴著口罩的他們平淡地說,為了讓公司的同事們可以在最佳的地點賞花,多早多早就先來佔位子云云。3月是日本的畢業季,4月則是就職季,對日本公司而言,「花見會」也成為新舊社員最開始交流的契機,用飄落的美景、好吃的料理、應景的啤酒來打破平時的矜持與藩籬,新人們可以準備有趣的宴會康樂活動來獲得掌聲與青睞,當然,有一個好的賞花地點是一切的前提。隱藏的文化觀察,還有一群新人上班族的苦澀作戰。

但無論如何,日本人是真心愛著櫻花、享受賞花的。雖說菊花才是日本貴族的象徵,但櫻花卻深化到國民的精神骨髓。戰爭期間櫻花與視死如歸的神風特攻隊形象結合,他們認為以犧牲精神綻放生命,用最優雅的方式凋零,得以再轉生為神社中的櫻花,長留人心。而戰後,歷經過一整段高壓而低微的去軍國主義「教育」,櫻花卻未曾消失在日本人的生命中,削減掉戰爭時的意涵,它的形象帶著「美麗」與「哀愁」這兩種雙重矛盾的情感,依舊沒有違和感地融合,是脆弱青春的美好瞬間、是新舊交替的餞別祝福、是絢爛一回的生命證據,然後在311時,又成為另一種勇氣與力量。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因地震引發海嘯,產生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人們一點一滴整理家園、修復建築,但腳步緩慢讓復興遙遙無期,眼前的一片殘破,無力、絕望感不言而喻,硬體設施可以有政府投注經費協助,但受傷的心靈如何獲得救贖?就有一群有志之士發起了名為「櫻花line311」的團體,他們在重災區岩手縣陸前高田市内,海嘯到達的海嘯線上種植櫻花樹,不是用告示牌或粉筆線,而是用櫻花樹來標誌當年漫淹的位置,提醒人們記住當年的失落,想起來固然痛心,但眼前卻也能有一片粉色的櫻花樹治癒、撫慰,這是他們能想出最溫柔的記憶方式。如果當年沒發生震災,大家大概又和往年一般坐在樹下賞花了吧?那一年的失落,他們用植樹,來用下個10年、20年的花開來彌補。

不折花、不佔位,我和櫻花的記憶,都還很美麗。我剛開始踏上日本土地時是幾年前的3月31日,內心交雜新生活的不安與期待,點開櫻花情報的app,正好是那年滿開的日子,想到有著燦爛的風景等著我,心裡好像也踏實了許多。我大概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走過的街道都低垂著白色、粉色的花朵,風一吹,它們輕輕搖曳、飄散、降落,易逝卻璀璨,脆弱但無悔,對我展現出最好的自己,突然覺得自己有點貼近這片土地,讓我踏實地邁出下一步,然後期待著下一次的花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