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經濟戰略的另一面

友善列印版本

自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後,評論者多將此等同於中國對外經濟總戰略,但事實上中國對外經濟戰略包括利用(exploitation)與探索(exploration),一帶一路強調前者,目的在利用現有技術將過剩的產能推進歐亞非市場,利用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提升區域影響力;但其對外戰略還有較少為人提及探索這一面,旨在提升技術與促進國內經濟轉型,透過國際併購進入國際市場。

中國近三十年來的高速經濟成長,連印度也望塵莫及,雖然經濟成長與人均所得均超越印度,但是研究顯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技術水平始終低於印度企業,遑論先進國家,經過三十多年的追趕,才勉強與印度並駕齊驅。中國的經濟成長主要得利於大量資本積累與人力投資,但是技術進步速度始遠終低於經濟成長速度,總理李克強因此訂下未來十年製造業成長有六成來自技術進步的目標。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對外經濟戰略要同時利用已知與探索新知,國營企業與對外投資正是其中的兩大利器。中國改革開放始自鄉鎮企業轉型而日益壯大的私部門,但是要進一步發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就非得改革佔國家GDP半壁江山的國營企業不可,國企的規模龐大,但效率不彰,許多國企的豐厚利潤來自國有銀行提供的低利資金補貼與政府特許,而非競爭優勢,不過私有化國企與大規模裁員的計畫牽涉利益太廣,自二十年前啟動迄今幾無進展,只得一方面利用國企的生產優勢,在一帶一路以基礎建設為優先項目,以性價比提供電力、交通運輸與電信等資本密集的產品與服務;另一方面國企也大舉對外投資、併購以提升技術與取得品牌與通路,進軍國際市場。從聯想併購IBM個人電腦經痛苦的磨合後超越宏碁、華碩而領先國際,到最近中國化工以422億美元天價併購瑞士Syngenta,國際併購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主要手段。

檢視中國對外投資,與很多人自媒體獲得的印象相反,在非洲的投資佔比極低,主要仍集中在亞洲,稱霸亞洲仍是最主要戰略目標;其次是加勒比海等地區,但目的在透過避稅天堂轉為「外資」以享有優惠;最後才是歐洲、北美。歐洲略高於美國乃是因為歐洲對中國技術型併購的戒心不若美國之高,因而相繼自歐洲併購汽車、機械、國防、零組件等製造業乃至酒店、通路等服務業。雖然一帶一路與對亞非國家的直接投資,大多在制度不健全、基礎設施匱乏等傳統上認為不具吸引力的國家,加上中國企業的技術不若先進國家企業,因此面臨艱鉅的挑戰,但是中國企業恰巧認為在這些國家他們有歐美日企業所無的競爭優勢:他們更擅長在貪腐等制度不健全的環境中工作。

中國的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s,指自建廠房企業)大多在技術層次較低東南亞及南亞,而技術型併購多在技術較進步的歐美澳等國,目的在確保能源與資源、獲取技術與品牌,但也有部分來自國企經理人的私心,因為社會主義下國企的薪資極低,透過國際併購能夠增加能見度與提升報酬。儘管國企資金充裕,但是管理能力、技術能力與對他國文化理解均相當有限,初步資料顯示,國企往往要付出較高的併購溢酬、困難的併購後整合技術、與較冗長的技術學習過程,同時國企快速增長的債務問題更成為威脅經濟著陸的未爆彈。雖然目前斷言其對外經濟戰略成敗仍言之過早,但是對台灣而言,不僅作為中西轉接口的地位不復,也將面臨更多的直接競爭,因此更須全面地理解中國對外經濟戰略與國際併購所帶來的機會與威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