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改了名,卻無法改運

友善列印版本

若把政治作為一場多回合的競技,今年創黨滿30年的民進黨,從來就是一位善打逆境賽的選手。至少,相對於裝備好、器材佳、富貫滿盈的國民黨而言,是如此的。

從創黨至今,「富裕」從來就不曾和民進黨整體掛上等號。

還記得90年代時,當時尚未有「選舉補助款」制度,窮到苦哈哈、只能窩在建國北路一棟小辦公樓的民進黨中央只能靠著小企業和民眾的小額捐款、銀行貸款,有一頓沒一頓的過每一天;同時,也要和擁有上千億龐大黨產資金的大怪獸國民黨對戰。

當時,民進黨一方面要和國民黨進行政治談判,另方面還要跑「三點半」,和銀行經理進行紓困談判。當時的民進黨中央甚至窮到某一個部門只有一個主任和一個黨工。但民進黨從來沒因此向逆境低頭過。

1996年7月,黨主席許信良上演一齣「夜奔敵營」,前往「大安官邸」,與時任總統的李登輝密談。密談內容主要是,民進黨的國大代表支持李登輝以「凍省」、「雙首長制」為重點的「修憲」,換來李登輝答允制定《政黨選舉補助金條例》。爾後不久,立法院很快通過該條例。

至此,民進黨終於可以稍解資金困窘的燃眉之急,搬進辦公環境條件更好的華山商務大樓(時至今日),並提高黨工的待遇,讓他們可全心全力投入黨務和選戰工作。

幾年後,這個窮政黨依靠著民眾捐助、政府補助的微薄資金,打贏了第一場不可能的戰爭:2000年的首度執政。

從創黨以來,相對於財大氣粗的國民黨,民進黨一直被認為是台灣本土力量的最大政黨。其「本土性」不單僅止於理念貼近台灣土地。更重要地,還有更關鍵的資金來源:來自基層庶民的100、200、500的小額捐款。

不可諱言,在扁政府時代,民進黨走偏了。走偏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就是拿了大財團不該拿的錢,辜負了最不該辜負的人民。因此2008年,這個由台灣人民創立的政黨,被台灣人民親手趕下台,以作懲罰。

這也是2008年蔡英文接任黨主席後,力主民進黨的資金來源(除了選舉補助款、小企業捐款、銀行貸款)必須依靠普羅大眾的小額捐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貼近人民。即便拿的錢,只是100、200元,都是民眾辛苦賺得、對這個政黨充滿期待的血汗錢。

唯有這樣的辛勞錢,才能告誡民進黨人:找回從政初衷,重擔起使命感。

今年2月1日,民進黨首度過半的新國會,勢必將優先推動《政黨法》與《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要求國民黨儘速處分黨產,讓未來台灣的民主遊戲制度更為公平。

但2月還沒來之前,國民黨內部卻開始爭吵「中國」國民黨是否應該要改名的「務虛」問題。彷彿只要一改名,就可像改運般神奇,自此國民黨就浴火鳳凰再起。

這種爭辯完全搞錯了方向。

要讓「中國」國民黨變成「台灣」國民黨不是改名,而是改「黨庫」。

俗語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當《政黨法》與《不當黨產處理條例》法案通過後,對國民黨最大的衝擊,將會是這個老態龍鍾的沒落員外的政黨屬性。

為了尋找黨務和選務運作的資金來源,國民黨可能會從幾方面找錢:

第一、來自中國。但如此一來,等於昭告台灣人民,「我就是『中國國民黨+新黨』」。

第二、來自大財團。這種模式可從美國共和黨身上看見端倪,卻等同放棄廣大人民的支持。

第三、小額捐款。依循民進黨路線,實踐完全的本土化。

資金來源等同代言對象。就台灣民主的長遠健康發展而言,國民黨應當選擇第三種模式,面對逆境、從「零」出發。如此一來,才可和臺灣這片土地更貼近,和人民的真實生活產生共鳴;從人民的高度再次躍起,和民進黨激盪出一般正常民主國家裡才看得到的政黨互動。當然,一旦國民黨走到這一步,不只卸下了「中國」的包袱。最火大的,將會是中國共產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