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三姊弟事件的反思:階級翻轉的高牆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布丁三姊弟的事情在網路上罵聲連連,兩年多前跟現在的輿論風向形成強烈對比。網友憤怒的主因之一,是三姊弟依靠愛心脫貧之後,一面用奢侈品,一面仍然靠民眾愛心賺錢,於是說謊、濫用愛心成了理所當然的道德罪名。我想先排除個人道德爭議的部份,討論這件事情背後的階級翻轉問題。

讓我們思考兩個問題:

1. 這種輿論壓力會不會讓更多弱勢者只敢縮在「可憐」的形象中?

我和幾位夥伴曾經訪談過一些弱勢街賣人,這次事件就讓我想到其中一位受訪者的談話。這位大哥坐著輪椅,幾乎每天在外工作8.5小時,以販賣零食或簡單日用品維生。他說:

「……三點出門做生意,就等到差不多11點半回到家才吃,因為一來啊,台北市的一來又貴,二來我在購買東西的時候,曾經有幫忙過我的客人會怎麼想?我幫你吃那麼好的東西……?一個便當100塊,忠孝東路差不多這個數目阿,你曾經幫忙過我,給你湊巧看到你會怎麼想?100塊便當你吃得下?……那我們就選擇出門就寧可餓肚子。」

這是弱勢街賣人的普遍現象。當他們短暫的因社會愛心脫離貧困狀態之後,很多人還是不敢過你我般的生活,因為經濟弱勢的形象是他們目前唯一的謀生工具。

2. 社會照顧弱勢的道德義務,只是讓他們賺足夠的錢嗎?

過去很多社會調查都顯示:低社會階層的人不容易適應主流社會的體制,即使給予他們機會,他們很容易就退回原本的生活方式。這不是弱勢階級不願意努力,而是中上階層主宰了主流社會的價值觀、規則或潛規則,甚至定義了何謂現代人的「生活必需品」,這些都不是弱勢階級熟悉的事物。所以,階級翻轉並不是只有財富重分配那麼簡單。

你或許會說:如果不熟悉主流社會這一套,難道不能學嗎?都已經幫助你了,為什麼不好好讀書?為什麼拿錢去買像iPhone這種奢侈品?事實上,高等教育環境就是主流社會的縮影,美國西北大學教授Nicole M. Stephens與其同僚曾經在著名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發表一系列的研究,證明低社經背景大學生的學習狀況之所以普遍低落,就是因為他們成長背景養成的社會觀念與大學環境格格不入,這會造成焦慮而阻礙學習表現。大學環境總是瀰漫著個人主義甚至資本社會的價值觀,例如強調獨力思考重於人際協調、挑戰社會規範重於尊重規範、競爭多於合作……等等。試想:如果你的成長背景是一種經濟極不穩定、重視人際相互依存的環境,那麼突然活在這種「另類高等人」的評價標準中,能沒有壓力嗎?能有多少信心去相信堅持讀完大學就可以有不同的生活?

不管是用誇大不實的同情訴求去脫貧,或脫貧之後繼續利用同情心、享受物慾,都有道德上的爭議,但我想強調的是:弱勢者想「往上爬」的時候,必須承受主流社會難以理解的焦慮感,逼得他們退回去死守可憐的形象。另外,由於他們無法自在地與中上階層互動,所以就算有多餘的錢也不太願意深入體制教育,反而可能去買上流階級用的奢侈品──因為希望自己的「樣子」盡量貼近上流階級。

所以,買iPhone、用主流社會崇尚的東西,不就是弱勢者適應主流社會的一種方式嗎?如果你覺得不好,那麼不然就是主流社會的價值觀有毛病,不然,就是我們應該在經濟援助的同時,更深地去體會他們的世界觀,思考該怎麼幫助他們順利適應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

所謂弱勢,不能單用當時所擁有的財富來定義。在布丁三姊弟個人行為的道德爭議背後,存在一道阻擋階級翻轉的高牆,使弱勢者無法靠個人財富就能脫離原本的身份。只要中上階級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制定主流社會的秩序,布丁三姊弟的故事就不會停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