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有誠信嗎?──由基本薪資與美豬議題談起

友善列印版本

選戰前夕,基本薪資與瘦肉精美豬成為中國國民黨打擊民主進步黨候選人蔡英文的議題,並且在選前黃金周造勢遊行中,中國國民黨帶著豬隻加入,並在遊行後演講中攻擊民進黨反對其提高基本工資的立場,以及刊登報紙廣告,質疑若蔡英文當選總統後,人民無法安心吃滷肉飯。選民在思考這些議題時,除了表面上,基本薪資與經濟發展的關連,以及瘦肉精美豬對於食品安全的衝擊外,更需要思考的是:政黨與候選人在這些議題上的誠信問題。

事實上,2014年美國對於基本工資的爭論,是在2014年1月時,包含該7位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共600多位經濟學家聯署,希望將基本工資由每小時7.25美金,逐年提高至10.10美金。在聯署書的主旨段很清楚提到,這樣的政策可以提供1,700萬低薪勞工薪資非常必要的提升(such a minimum-wage increase would provide a much-needed boost to the earnings of low-wage workers),而該聯署書末段提到基本工資調整對於就業市場沒有太大影響,並且能夠小幅提升經濟的敘述,以全文來看,就業市場的負面影響有限,仍是該等經濟學家背書並且說服國會通過法案的主要依據,這些經濟學家的論點並沒有脫離傳統提升基本工資與失業率間的權衡,並非「新的學界觀念」,而經濟小幅提升只是在額外支持應該提升基本薪資的論點。

而以美國現狀層面來看,基本薪資的提升並不是為了經濟發展,而是單純為底層勞工的生活。以筆者居住的紐約市來看,紐約州目前最低工資為每小時8.75美金,高於聯邦規定基本工資,如以每周40小時工時以及每月22日工作天計算,勞工最低年薪約為18,500美金,而該收入級距每月預扣30%稅金後約剩13,000美金。然而,紐約曼哈頓即便是雅房,月租金也超過1,000美金,薪資並無法支應最低生活要求,而美國多數餐飲業確實僅支付最低薪資,與企業高層和資本家收入以及公司獲利不成比例,也因此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統計,美國最高收入的20%人士掌握全國50%的收入,而最低收入的20%僅掌握3.3%,產生嚴重的收入不均以及衍生的社會與教育問題,因此美國人民對於基本薪資的議題,普遍認知那是收入不均衡的可能解決方案之一,而非促進經濟成長的新學界觀念。

在國民黨1月3日的新聞稿中,「李正皓指出,2014年確實有7名諾貝爾獎得主會面美國總統歐巴馬,希望政府以加薪帶動成長;美國在去年也有超過六百位經濟學者呼籲調整基本工資,帶動經濟成長,「這是新的學界觀念」,「美國都在做了,為什麼台灣不做?」他強調,蔡英文身為法律人,卻說國外沒看到案例,顯示蔡英文若不是對經濟一竅不通,就是睜眼說瞎話,蔡英文應該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另外,「李正皓表示,這些學者提到,如果提高最低工資,將可帶動溢出效益,也會刺激經濟成長,讓工作機會越來越多;歐巴馬在簽署提高最低工資法案後,美國已有700萬勞工因而受惠。」該新聞稿除了扭曲美國經濟學家訴求外,美國聯邦基本工資提升法案迄今也未通過,目前聯邦最低薪資仍為每小時7.25美金。根據美國白宮網站的對於基本工資的說明,歐巴馬利用其行政命令權簽署的是提高聯邦契約工的基本工資,不是全國性基本工資提升。歐巴馬所做的是呼籲各州提升基本工資,在2013年歐巴馬的Union演講後,共有13州自主提升州定基本工資,幫助了700萬勞工,而並非聯邦基本工資的提升影響了那700萬名勞工。國民黨與朱立倫競選團隊不但扭曲該等經濟學家的見解、美國的現狀甚至捏造法案的通過事實,並利用操弄後的主張為自己政見背書,以利用基本工資提升以及捏造的經濟效益方式,來進行政見買票,這是選民必須注意的選前政見誠信問題。

在美豬的政見誠信上,筆者在其他媒體已提出根據台灣與美國共同受規範的WTO法規分析,瘦肉精美豬的貿易,並非完全政治的議題,而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貿易法制化問題。在WTO對於有安全疑慮的食品進口上,如經由進口國自主且積極的客觀科學證據下,證明國際標準並無法確實保障進口國人民的食品安全下,進口國得採取較為嚴格的標準。然而自從瘦肉精美牛進口爭議起,馬英九政府所進行的科學證據,皆建基於國際標準所採用的實驗數據,而非自主的科學驗證。且台灣允許瘦肉精美牛的進口,而禁止國際接受度更高的瘦肉精美豬,也不符合該法規要求的一致性原則。不論是目前的馬政府或是未來的執政黨,加入TPP都是主要的貿易自由化方向之一,然而,對於主導的TPP美國來說,瘦肉精美豬的開放是台灣貿易法制化的表徵。亦即未來任何政黨的執政,在與美國進行TPP甚至台美貿易協定的談判協商,都極有可能面臨需要開放的瘦肉精美豬的處境。而一個有誠信的領導人,在這種情況下必定不能給予選民承諾絕對不開放;而承諾會保障豬農的候選人,也有極大的可能性在未來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下毀棄承諾,這是選民必須思考,非常有可能發生的選後政策執行的誠信問題。

候選人的政見應當建築於目前國家所有現狀,在當選後可執行的前提下進行政策的擬定以及對選民的承諾。因此,不輕易承諾、並且承諾後必須執行,為檢驗政治家的基本原則。而在候選人的選戰中,對於爭議議題也不應為討好選民爭取選票,而不顧可行與否去釋放政見牛肉,甚至成為攻訐對手的手段。否則,若政治家隨意承諾選民,例如2008年的六三三,以及朱立倫的三環三線以及做好做滿,做不到不僅對選民福祉沒有任何幫助,也嚴重傷害民主政治與政府的公信力。

作者